奥运圣火目前正在希腊境内传递,围绕这朵“祥云”,幕后有很多故事,且让捷报奥运联盟特派记者一一为你解密。
举起“祥云”,手感很棒
在希腊传递过程中,每到一站,沿途都会有不少希腊民众载歌载舞地欢迎“祥云”到来。人们都想亲眼一睹“祥云”的庐山真面目。记者也有幸举起火炬,率先和它来了次亲密接触。
拿到“祥云”,记者的第一感觉是手感非常舒适。火炬外壳采用的是炫亮的轻薄铝合金材料,而在“祥云”的下半部分,也就是火炬手握棒的位置,更在外面使用橡胶漆喷涂,给了我们更好的柔软感和温和感。不管外界的天气如何,这样的材质应用都会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不会因手中有汗而滑落。
此前公布的“祥云”数据是72厘米长,985克重,而从记者拿起“祥云”的感觉来看,这个长度和重量绝对是一个黄金数据,举在手里,既好看又不累,绝对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
而“祥云”炫目的外形更让它备受关注,“祥云”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每个火炬手在下来之后几乎都对“祥云”赞不绝口,认为举起它跑的过程非常美妙。“一个漂亮的东方工艺品”,围观民众几乎一眼就能看出“祥云”的中国元素。火炬上醒目的中国印、朵朵祥云让它区别于以往任何一届奥运火炬。这次圣火在希腊传递期间,不少火炬手此前都有多次参加圣火传递的经历,举起过多种火炬,但他们都说,“祥云”是最特别的一个。
一把钥匙掌控“祥云”
这次“祥云”环绕希腊大陆,其间经受了多种天气条件的影响。但不管是在雪中、在雨中、在风中,圣火始终熊熊燃烧。
“祥云”是怎样做到永不熄灭的呢?原来,除了炫目的外形之外,“祥云”更有一颗高科技的“芯”。据火炬设计者透露,“祥云”的燃烧系统包含燃烧器、稳压装置、燃气罐三部分。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这一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据悉,“祥云”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
拿起“祥云”,记者注意到,“祥云”的中部有一个孔,它是干什么用的?最后记者终于知道了答案——原来这个孔是用来插钥匙的,就像汽车一样,这是“祥云”的开关。
它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插入钥匙,然后左手握住火炬上半部,右手握住手柄,将手柄稍用力拔出,接着摊开右手对准露出的气瓶用力向上一推,即可从火炬顶部取出火炬全部内芯系统。这个时候,就能看到从内芯系统中旋出的气瓶。而在气瓶里装着的就是“祥云”的燃料:丙烷。丙烷燃烧后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外界造成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的需要,而且丙烷能够适应的温度范围非常宽,这样就能从容应付雨雪天气了。
在火炬手每跑一棒之前,都会有工作人员用钥匙把开关打开,给“祥云”装上一罐气。当他跑完之后,工作人员会把气罐卸下,这样火炬就会很安全了。记者见到,希腊传递期间,掌管这把钥匙的是一个希腊老人,他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曾经完成了多达29次的全程马拉松比赛。他手中的钥匙,同样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和“祥云”正好是一对。
六个天然气罐确保燃料
在此次希腊传递期间,护送圣火的是一个近20辆车的车队。此前我们报道过火炬车,它是由一辆大众途锐越野车改装。这辆圣火专用车背后,焊接了一个火炬台,上面就是熊熊燃烧的圣火火盆。祥云火炬是在沿途的城市传递,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地带,火种是储存在经过改造的火炬车上的。
这辆火炬车上面有6个天然气罐,能保证圣火一天的燃烧。在每晚的歇息城市,工作人员会补充新的天然气罐。万一在路上遇到突发情况时,在整个车队的前方还有一辆运载28个气罐的大型专车,随时可以给火炬车补充燃料。
火炬手们要经过培训之后才能上路,而工作人员严格控制着传递流程,确保火炬的安全。
据悉,“祥云”一共生产了26000把,其中23000用于火炬接力。记者看到,当地每一个火炬手在自己的一棒结束之后,这把火炬都作为最珍贵的礼物被其带走,让围观的人羡慕不已。
捷报奥运联盟特派记者 蒋敬诗(希腊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