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3版:人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老爸逼幼女破世界纪录后恍然大悟
· 让希特勒至死傻等的一次暗杀行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3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让希特勒至死傻等的一次暗杀行动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陷入苏联战场泥潭无法自拔。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希特勒绞尽脑汁地想出了企图以特工暗杀的方式来除掉苏联领袖斯大林。于是,一个代号为“迷雾”的行动就这样在柏林与莫斯科之间悄然展开了。而行动的绝密程度竟只有希特勒本人、纳粹情报机关“齐帕林”头子格雷弗·甘茨和党卫军负责人希姆莱三人知晓。

  装备有爆破筒、毒子弹、假老婆

  早在1940年入侵苏联以前,纳粹情报机关就曾向莫斯科派出过两名间谍,他们配备了先进的遥控炸弹,并准备将这种遥控炸弹伺机放入斯大林乘坐的汽车。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德国人自认为,他们派遣的一名间谍与斯大林专用车队的一名司机是旧相识,可以利用这层关系达到暗杀的目的。但这次暗杀企图并未得逞,究其原因不得而知,就连暗杀分子的下落,德国当局也一无所知。

  暗杀计划的失败,更是让纳粹分子心有不甘。第二次暗杀计划,就这样落到了一名叫彼得·塔夫林的身上。此人曾是一名惯犯,真名叫希洛。他曾两次从苏联监狱卫兵的眼皮底下逃跑,后来多次改名换姓,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居然在偏僻的沃罗涅州混上了检察院审查员的职务。1941年,希洛被召入苏联红军。而后,当德国入侵苏联后,此人见势不妙主动向德军投降,并立即投入德军情报机关的怀抱。

  1943年12月,希洛被介绍给了纳粹情报机关“齐帕林”的负责人格雷弗·甘茨。按照“迷雾”行动的方案,希洛被送到德军占领下的苏联城市普斯科夫,在那里的“齐帕林”情报学院接受短期培训。为确保行动的成功,德军特意请来了著名的恐怖战专家奥托·斯科尔兹内。在这座被占领的城市中,希洛认识了德国人精心安排给他的“老婆”——利吉亚·希洛娃。两人表面上是夫妻,实为搭档,要共同远赴莫斯科完成暗杀斯大林的大计。

  “齐帕林”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些特殊武器,例如可以发射9枚火箭弹的发射筒,虽然听上去很火爆,可实际上它的体积并不算大,可用皮带固定在希洛的右肩上,隐藏在比较宽大的大衣或雨衣的袖子里。这种武器的威力巨大,可在300米距离外击穿30毫米厚的钢板。希洛和利吉亚还带了数把手枪,里面填装的也都是些涂过毒药的子弹。

  临出发前,“齐帕林”为他们精心伪造了足以乱真的身份证件。希洛摇身一变成了“苏联英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第39集团军的反谍处少校副处长,而利吉亚则冒充成反谍处的少尉女军官。

  专机迫降未达目的地就被逮

  1944年9月5日,午夜时分,希洛和利吉亚正式出发。为将他们送过前沿封锁线,“齐帕林”不惜巨资特意订造了一架阿拉度-232型运输机。要知道,该机在德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其机身下安装有12对带橡胶涂层的可滚动履带,使其能够在沼泽地着陆。它能实现夜间飞行,可将两名特工运送到苏联战场的后方纵深,并具有在任意一块场地上强行着陆的优势。

  后来在实际飞行中,可能由于飞行员的经验少,在黑暗中辨别不清方位,飞机强行迫降在了苏联斯摩棱斯克州的卡尔马诺沃地区,由于降落地点选择不当,使飞机严重受损,再也无法飞回德国了。

  好在做了准备,希洛和利吉亚从机舱里推出了一辆摩托车,一溜烟地迅速驶离着陆点。至于机上那些倒霉的德国飞行员,因一时担心过早地暴露目标,他们没有按照事先规定炸毁飞机,而是只顾向附近树林逃窜,但很快还是被苏军逮住了。不仅如此,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供认了运送两名特工的情况。接下来,希洛和利吉亚在行动还未展开前,就落入了苏军手里。在对其进行审讯后,苏军反谍处决定将计就计,与敌人展开一场空中无线电智斗。

  柏林五次来电深信一切顺利

  1944年9月27日,按照苏军反谍处的安排,利吉亚向柏林发出了第一封无线电报。电报中,她向“齐帕林”情报机关虚构了一些情节,声称自己已到达指定地点。10月21日,“齐帕林”给她发来确认电报。随后在10月25日,“齐帕林” 再次询问她有关行动的进展情况,并对他们来时的飞机和机组成员的下落十分关心。

  为了避免德军对此生疑,次日一早,利吉亚又回复了一份电报,电报中称:“飞机未到达指定地点坠毁,我们与机组成员失去联系,但我们两人已成功潜入莫斯科郊区,在列宁诺村红砖街26号。我请求,再派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员协助我们工作,请立即向上级转达。利吉亚。”“齐帕林”很快发来电报说:“你们的任务是在莫斯科站稳脚跟,为行动做最后的准备。此外,你们要汇报有关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宫的动向。”很显然,此时的“齐帕林”已经上钩了。

  为了彻底打消德军的后顾之忧,确保纳粹德国方面不会派出第二路人马行刺暗杀。苏军反谍处觉得应该让德国人尝到点甜头,好让他们感到希洛和利吉亚夫妇的行动已见成效。最好能诱使德国人做出错误的决策,争取把潜伏在苏联后方的德国特务一个个揪出来,来个一网打尽。不久,利吉亚电告柏林方面:“我们已经买通了一名在克里姆林宫工作的女医生。”“齐帕林”得知此事,大为高兴,立即回电:“很好。有朋友在你们周围活动,是否需要相互支援,互通情报?”

  面对这封电报中的问题,倒是让苏军反谍处的官员有些犹豫了。一方面,他们认为柏林方面已经上钩了,再走一步可能就会多揪出几个潜伏的特务分子。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这会是敌人有意的试探,或是接上头后希洛夫妇被苏军控制的事实会不胫而走。左右思量后,苏军反谍处的官员决定放弃原定计划,让利吉亚拒绝了柏林方面的好意。

  这样一来,柏林方面反而更加坚定了希洛夫妇的处境是安全的。在“齐帕林”的后续回电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们的安全,对‘第三帝国’是至关重要的。”

  希特勒到死还被蒙在鼓里

  就这样接连几个月,苏军反谍处与纳粹的“齐帕林”情报机关玩起了“猫捉老鼠”的电报游戏。

  俗话说:“欲使之灭亡,先使其疯狂。”纳粹德国越是临近崩溃瓦解,就越不放弃任何希望,“齐帕林”的电报更是越催越紧。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拖延时间,利吉亚就耐心地告诉“齐帕林”:“这边的任务仍在有序地进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1945年1月,希洛报告说:“在对我们进行考验的重要关头,我们将证明对元首的忠诚。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将完成任务,并充满胜利希望地活着回来。请敬候我们胜利的消息。”一周后,苏军反谍处收到“齐帕林”的回电:“希洛和利吉亚……最后的胜利将属于我们。也许,胜利来得比我们想像的更快。请不要忘记你们发出的誓言。格雷弗。”

  这场“迷雾”行动持续到德国投降前,电报就这样在两个情报机构间来来往往。

  纳粹德国投降后,被俘的德国“齐帕林”人员在接受苏联军事法庭审判时交代:在希特勒最后的日子里,他谈论得最多的当属“塔夫林小组”,他希望靠这两个特工干掉斯大林。殊不知,希洛一伙早已成为苏联情报机构的“遥控电报机”。“迷雾”行动还未真正展开,就已经失去了意义。也许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迷雾,只不过这次不知遮住了谁的眼睛。

  陈然 李晓明/文 据《环球军事》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