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股金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救市”必须针对 暴跌的三大主因
· 导读
· 短期利空 长期利好
· 创业板IPO管理办法 公开征求意见
· 管理办法看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3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救市”必须针对 暴跌的三大主因
  近期媒体关于“救市”的呼吁不断,有关方面表示“正密切关注”,也在按部就班地批准发行新基金。但市场还是不断创新低,5个月暴跌了42.6%,近两个月暴跌了36.5%。从暴跌的速率和市值的流失看,均创了A股历史之最。在笔者看来,现在要想谈“救市”,必须从导致暴跌的主因入手。

  一是再融资。谁都知道,这两个月罕见的暴跌是由平安、浦发再融资引起的。有关方面若真想防止恶意圈钱,关键在于采用股改那样的“分类股东表决法”,要谁交钱,就由谁来投票,修订再融资细则,严控再融资,倡导配股和债券再融资。

  二是“扩容大跃进”。2005年6月,沪深股市市值仅2.3万亿,2005年年底为3.2万亿;2006年年底为8万亿,一年扩大了150%;但2007年年底骤升到32万亿,又扩大了300%,市值与GDP之比即证券化率达到150%的极限,超过美国的130%(美国把房市、债市市值也包含在内)和日本的110%。这是十分危险的数据。照理,2008年股市在扩容上应该是休养生息,但实际的情况却是:有3.2万亿大小非解禁,红筹股要回归,创业板要推出,还有大批上市公司狮子大开口式的再融资。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压力下,终于将去年7月6日以后的上升行情一举消灭,使这一年入市的投资者亏损累累。

  问题的症结在于对“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的错误认识上。在美国的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比例是6:1,而中国则是1:4。因此,当前之急是减少股票融资和再融资,扩大债券融资比例。

  三是市场不良预期蔓延。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信心经济、预期经济。近两个月来,面对股市的巨大跌幅,面对令投资者极度恐慌的“牛市已结束,熊市已来临”的论点,大多数投资者丧失信心,陷于恐慌中。要想恢复市场信心,必须通过舆论,就牛是否转熊问题、什么是合理估值标准问题、降印花税问题、融资和再融资问题给广大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本周四341点的震荡大逆转,便是市场对有关方面“救市”预期的反应。

  在笔者看来,“救市”的可能性相当大,市场连续暴跌后的反弹也可期。至于反弹的性质、高度、持续时间取决于“救市”举措的针对性强弱和力度的大小。至于反弹的热点,已经在周三、周四、周五三天中暴露无遗了。

  李志林(忠言)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