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3版:睿思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作家一思考,顾彬就发笑
· 中国文学与宫女梳头
· 顾教授挠到了痒处
· 叨痛中国作家心头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3 月 21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国文学与宫女梳头
  德国汉学家顾彬前两天说中国作家就知道喝酒玩,联想到前年,他批驳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一事,觉得这厮非常有趣,咋跟中国文学较上劲了呢。

  昨晚我也喝高了,早上醒来,酒意却还没消,想效仿李白“醉草吓蛮书”,吓唬一下洋鬼子。抚摸着手机,立刻转念,从我的母语系统里吐纳一番,突然就冒出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据说杨柳、晓风、残月,是表达依恋、凄恻和诀别之情三个最牛逼的典型意象,不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也领悟不了这短短三个词的妙处。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肯定不是一个德国汉学家所研究的那样,字里行间要散发着海德堡农场的牛奶味。

  顾彬批驳的是当代文学,其实当代文学的血脉里,一直就不可能绕开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中国文学艺术家大多长寿,胡子一大把,鹤发童颜,而外国文学艺术家大多命短,痛苦一大堆,英年早逝。为啥?因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一直是以修身养性为主的艺术形式,一旦文学涉及到以命运起伏为背景,基本上都老早就翘了辫子,比如屈原,比如文天祥。这种文学主流形态,得感谢孔老二和老庄们的思想熏陶。

  高尔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几乎被所有国家的作家、艺术家信奉的圣典,但是在中国艺术里就不见得能行得通。打个比方,中国的书法艺术,它最重要的秘诀是来源于生活吗?不是,书法最重要的成就来源于临摹。再比如中国文学的瑰宝唐诗宋词,你内容写得再婉转低徊大气磅礴,如果不合韵,那也白搭。古典诗歌来源于框架和游戏,然后才承载着内容的悲欢离合。中国文学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临摹书法的大师,自得其乐修身养性,浑身透着股快活劲儿。中国文学以人为本,西方文学以生存与命运为己任,相互之间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自观点相左,所以顾彬的论调就不奇怪了。中国当代文学虽然跳不开五千年的传统血液,一直在临摹那些已成绝响的经典,却自有独出机杼之处,在顾盼之间自有俯仰有姿的惊天神韵。

  如此机锋,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领悟,你就是把洋鬼子的脑袋剖开了塞进去,他也决不会明白这种观机逗教的妙处。这些妙处,自然孕育着当代文学的生机。此间生机,很像一个梳头的宫女,独自美丽着,却需要独特的机遇。如你所知,王昭君是中国四大美女,虽有“落雁”之容,却一直“入宫数年,不得见御”,所以就每天以梳头来打发时光。中国当代文学也正独处深宫里,一遍遍地在梳头,独自美丽着,等待真正汉学家们的深入发现。

  都市放牛:现居南京。先后在数十家媒体开设专栏,独创菜刀门文学流派,倡导放牛体写作方法,文字俏皮犀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