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8版:IT培训就业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从电脑盲变成IT工程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3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从电脑盲变成IT工程师
仅仅一年,30岁的电脑盲转身成为软件测试工程师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求职潮仍将在3月底、4月初达到顶峰。表面上是个人求职的激烈厮杀,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各大专院校、培训机构的教学实力。尤其是对专注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机构而言,就业率是这个时期无法逃避的话题,无论怎样美妙的招生宣传也比不上一个真实简单的数据更有力。

  本期的人物专访将就业分解为两层含义:对培训机构来说,提升就业率不是一两天的功夫,也不是照本宣科的清闲活儿;对亟待培训的个人来说,关键在于你是否抓住了某些东西,而这些,恰恰是找到一份好工作所必须的。

  主张:

  转行,30岁也来得及

  岁月流转,让我们感觉到年轮像皱纹一样越积越多,如果恰巧又生活在一个压力大节奏快的城市里,比年龄老得更快的恐怕就是心态。行走的脚步越来越慢,心也在日复一日的疲倦中失去了寻找新方向的动力。

  然而,唐建东,一个生活在南京的33岁男人告诉我们,只要你愿意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你的生活就会有另一种可能。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作为一个过了30岁还对电脑一无所知的电脑盲,通过一年的学习,转成了一名IT从业人士,是托了软件测试工程师这个稀缺职业的福,但唐建东与过去生活的断然决绝、为未来生活所付出的勤奋努力不可忽视。

  因此,唐建东总结自己转行成功的经验时说得很全面,一要抓住行业的需求点,二要上一所实至名归的学校,三要靠自身的勤奋努力。相信对南京所有想要接受培训改变职业现状的人都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信息爆炸的时代,对行业需求和学校资质的了解认定并不难,但还是要提醒大家,选择行业时尽量先认清自己的性格特质是否与行业工作特点相吻合,如唐建东听到测试时感觉“心动了一下”,直觉自己耐心细心的特点适合这一行,事实上软件测试也确实需要此类特质,算他运气好;对大多数人来说,慎重比较仍是上上之选。

  像演电影一样 在33岁成功转行

  一个33岁男人的成功转行

  唐建东是电脑盲,经过半年的专业培训,从发行人员摇身一变为IT人士,进入华为的外包公司做了软件测试工程师;柯倩是毕业不久的本科生,学了半年的系统测试,被新公司外派到菲利浦,薪资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果说柯倩的经历尚属于培训提高的正常案例,唐建东的经历则着实有些传奇色彩,值得我们去探究。

  连电脑的开机关机都搞不清

  今年33岁的唐建东最高学历是大专,1996年会计专业毕业后来到南京,先是在江宁的一家贸易公司做红酒销售,2000年进入当时的南京晨报发行有限公司做发行员,2005年成为负责城西区域的发行站站长,总体看来,发展轨迹还是一路上扬的。“但由于自己学历的限制,能够从基层干到站长已算是极限,转行的念头由此而生。”

  2006年6月份从报业集团离职时,唐建东对自己究竟再选择什么行业还没有明确的判断。在把人事档案从原单位迁出挂到劳动局时,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作为下岗人员,可以参加劳动局提供的一些免费培训,例如室内设计或电脑知识相关培训。

  最初唐建东被室内设计这个行业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但看到室内设计也需要3Dmax之类的电脑知识时,他才想起自己是个电脑盲,甚至连电脑的开机关机都搞不清。权衡之下,他决定去扫电脑盲。

  两个多月,在南京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电脑能力实用班里,唐建东接触到了windows、word等一些基础软件知识。但对他来说,纵然是基础的,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唐建东的学习方法也很简单,每堂课都去反复地听。电脑班的卢老师对他很欣赏,鼓励他:“你学得很快,听不懂的就再来听。

  课程快结束时,卢老师告诉他,如果想在计算机方面继续深造的话,北大青鸟的软件测试培训学校比较适合他。但这并没有引起唐建东的重视。

  听到“测试”两个字时心动了一下

  电脑扫盲后,唐建东开始到处咨询室内设计的培训事宜,随着了解的深入,他发现室内设计除了需要电脑知识外,还要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创意。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再去学美术、去和年轻人拼创意,信心开始动摇。

  在一次对室内设计培训进行咨询时,唐建东恰巧看到北大青鸟的招生宣传,联想到以前卢老师的介绍,他把自己的情况向北大青鸟的工作人员作了简单介绍,对方告诉他,对一个电脑基础一般的人来说,北大青鸟刚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课程适合唐建东的情况。

  “听到‘测试’这两个字时我的心动了一下”,唐建东回忆,自己属于慢性子、细心、做事有条理的那类人,“测试”似乎与这些特质有着天然的契合。没有犹豫,唐建东来到南京北大青鸟Btest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校区咨询报名入读事宜。

  “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很大,且都是一些大中型公司需要人才;只要大专毕业,有一定电脑基础,都能学习软件测试工程师课程;高校目前没有专门的软件测试专业,北大青鸟的IT培训品牌值得信赖。”当天下午,他就交了定金。

  培训的路还很长

  “像我这样没成家也没女朋友的人,比较适合学习。”唐建东笑称从2007年3月入学后,自己未必是每天到校最早的人,但一定是最晚回家的。他说,从对得起学费的角度出发,也得拼命。

  电脑刚扫盲的唐建东,用五笔每分钟只能打30到40个字,学起软件测试课程来比扫盲那会儿还要辛苦,“软件测试校区有个好处,它的机房一直可以开到晚上9点半,我每天在机房练习实操到几点,学校的老师就陪到几点。”他还给自己的几个老师划分了特色:原老师教C语言编程时会“开小灶”,为班里基础差的学生特别开了一个小班,当天上午的课程没听明白,下午继续补课;杨老师资料多,北大青鸟的课程资料有版权,不能发给学生,但杨老师以前做过测试方面的研究,常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学生一起分享……此外,最让唐建东感慨的是,老师们都曾有过丰富的软件测试工作经验。

  毕业前两个月就有企业到校要人,很多同学的手上都握着两三个甚至三四个Offer,“而且都是大型或中型公司,小公司不会花成本在软件测试上。”

  唐建东最终选择了华为的一家外包公司,“薪水可能和以前差不多,但我在这个行业刚刚起步,发展前景不可同日而语。”

  柯倩,喜欢在外企工作的感觉

  老师恨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直接灌给我们

  柯倩是唐建东的软件测试同学,也是同班毕业学生中薪资较高的一个。作为通信专业的本科生,柯倩2005年来到南京从事的就是通信方面的工作。与唐建东不同,身处行业内的柯倩对软件测试人才的缺乏有着直观的认识,“从公司的HR那里了解到,软件测试人才很难招到。”柯倩对此留了心,上网了解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条件并不符合软件测试工作的要求,而在南京,就有两家培养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学校。

  柯倩在起初的几门课选择了业余上课的方式,“本身的工作压力就大,学习也需要投入精力”,到学习的后半阶段,2007年的6月,柯倩辞了职开始脱产学习,“当时感觉是有风险的,自己也蛮犹豫,但毕竟是一个转型的机会,决定着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即使对基础较好的柯倩来说,学习仍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复习、预习、做项目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老师为了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会补充一些项目给我们做,恨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直接灌给我们。”

  ■人物面对面

  没基础的人要更勤奋

  记者:结合目前的工作,你感觉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课程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唐建东:原来的BTest1.0课程里有一些非核心课程,像VB课程,现在很少有人用VB做界面。不过我学习的BTest2.0课程,除了这些非核心课程,学习时间缩短了,学费也降了,更适合企业的需要。学到的知识完全能够胜任企业的测试工作。

  记者:你在软件测试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

  唐建东:没基础的人要更勤奋,基础差的人采取脱产的形式更能保证学习质量;上机课是对老师所讲知识的消化过程,很重要,课后一定要把上机作业做完;要多问,不要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不好意思向老师同学请教;保持预习的习惯。

  记者:你目前工作的特点是怎样的?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

  唐建东:软件测试工作就是挑软件的毛病,把好产品的质量关;软件测试工作对经验的积累比较看重,像医生一样,干得久了,就会形成固定的软件评测思维,如总结出哪些错误是开发人员最容易犯的;软件测试工作需要与多个部门打交道,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上班基本都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呆着,工作强度比软件开发要小一点,但进入到实际测试阶段时,必要的加班还是有的。

  现在的工作满足了我的要求

  但柯倩在找工作时还是遇到了一点挫折。因为各方面的条件不错,柯倩的就业要求自然不低,“至少不能比之前的差”。一家软件公司的条件待遇非常符合柯倩的内心定位,第一轮的笔试顺利通过,第二轮的面试也没问题,但在第三轮面试后,她被刷了下来。此后的一段时间,柯倩被巨大的失落感所笼罩,人也变得沉闷起来。学校就业部的老师发现了柯倩的异常后,不断地做她的工作,并帮助分析原因:“你的条件太突出,那家软件公司对员工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可能担心你会跳槽。”

  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柯倩很快就与目前的公司签了约,并被公司外派到菲利浦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柯倩坦言:“现在的工作满足了我对工作环境、薪资的要求。”她喜欢在外企工作的感觉。

  最后,柯倩笑着说,软件测试课程已比较全面,但如果再多一些行业相关工具的介绍、增强英语方面的培训就更好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