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过往的市民进行了调查,222人中有100人有过乘错车的经历,认为站牌指示不明的有19人,看不懂站牌指示的有3人,不知道目的地该在哪站下车的有33人!”这话从10岁孩子的嘴里说出,让人感到惊讶。昨天下午,南京市公民教育现场会在力学小学召开。四(1)班的孩子走上讲台,讲述了对公交站牌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孩子们的调查引起了政协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的注意,他们也到现场当起了孩子们的听证员。
孩子眼里:站牌混乱不清
“在我们力学小学附近的草场门站,就有三个,分别位于北京西路、虎距南路和虎距北路上。每个草场门站都有不同的公交车经过,就算本地人,也常常要通过问路才能准确坐车和找到目的地,外地人就更摸不着头脑了。除了同名不同站,我们还遇到同站不同名的现象。例如:大桥南路站,66路和67路的站牌上标着‘盐仓桥’,56路的站牌上却标着‘大桥电影院’。”一名大方的小姑娘首先说出了他们发现的问题,正是这些身边的问题,让他们产生了对公交站牌的研究热情。这一研究,就是两年时间。
他们发现,城郊接合部的公交线路,经常是有站无牌。 例如:在宁六公路桃园站、四周站等站点就有不同程度的站牌缺失情况。一些环行公交线路中站牌标注不清。例如,往不同方向的3路车经过的站点不一样。开往山西路方向的北极会堂一站没有相应的返程站点,开往新街口方向的大行宫西站和总统府站也没有相应的返程站点。这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又说又做:孩子提出建议
孩子们可不是光说说而已,为了解决问题,他们想出了不少办法。比如绘制公交线路示意图,让乘客在上车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上哪路车在哪里下车。较好地解决同站不同名、同名不同站等一系列的问题。
高弘毅小朋友就画了一张3路车的线路示意图,虽然还不够清晰,但创意十足。还有的方案是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重要道路、在站点设置电子查询系统、在重要站点招募志愿者,设义务导乘员等。
孩子们还写信给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公交系统的行风管理员薛正毅,并在薛伯伯的帮助下,把信送到了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局一处处长朱明明专门和孩子们面对面地交流,表示感谢。
提了建议后,孩子们利用假期,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身边的人,请大家自觉保护现有的公交站牌。他们还在网上建立班级博客,呼吁人们关注公交站牌指示不清的问题,提出更为可行方案。
办成大事:两大建议成真
目前,力学小学门前的汉口西路,在上学放学的集中时段,机动车只能单向行驶。这就是孩子们提的建议,最后变成了现实。鼓楼区的垃圾车现在再也不会漏水了,因为有关部门根据孩子们的建议,进行了改进。目前,力学小学六(3)中队的孩子们正在进行关于行道树问题的调查,已经坚持了三年。
实习生 李蓓超 快报记者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