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拥堵的长江大桥上桥口附近,一辆出租车内正展开激烈的“国际争论”。一方是地道的南京的哥,拿捏着嗓音,用读英语的腔调反复念叨:“二桥、二桥……”另一方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只要的哥一开口,就不停地说:“NO,NO……”
这场只有两个词的“争论”持续了近40分钟,老外愈发焦躁不安,的哥更是急得不停地抹汗……
载老外遭遇大桥堵车
前晚10点半左右,东方出租车公司的哥李师傅在汉中路金丝利喜来登酒店拉到一名外国乘客。
“大肠、大肠……”外国人上车前一直念叨,李师傅被弄得摸不着头脑。
“问了酒店门童,才弄明白原来他是要去大厂。”由于不懂英语,李师傅心里对这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有些“毛”,但这个车程还是让李师傅觉得“值”,于是立刻载着外国人上了城西干道,准备经过大桥前往大厂。
李师傅说,后来才知道,前晚大桥路面施工,车辆非常拥堵,“到了下关,我就后悔走这条路线了。”
李师傅的车一路走一路停地下了高架,随即就被堵在了大桥南路转盘附近,看到远处大桥方向密密麻麻几乎静止的排队车辆,李师傅说“头皮发麻”。
“我害怕这个外国乘客有急事,于是试图用汉语和他沟通。”李师傅说,由于面对的是外国人,本来地道的“南京话”到了嘴边,不自觉地就变成了“感觉怪怪”的普通话。然而,老外愣是半句也没听懂,先是“What(什么)”了半天——当然李师傅也是事后才弄明白“What”的意思。最后,两人都“筋疲力尽”地作罢。
的哥要改走二桥被误解
“这一堵就是半个小时,没想到老外看上去倒不着急,我比他急多了!”李师傅本来觉得“值”的生意,也变成了“误事的差事” 。
经过一番考虑,李师傅决定走二桥。“我都想好了,除了多个过桥费,路程差不多,我就收他个计价器费用,过桥费我自个掏。”可李师傅刚驾车打算掉头,外国人就察觉了出来。
“大桥,NO!二桥,OK!”李师傅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指着前面扎堆的车辆,又是摆手又是点头。“老外好像是怕我宰他,一下子戒备起来,指着其他还在缓慢向大桥方向扎堆的汽车,意思好像是‘别的车子能走,你怎么不走?’”
“这样耽误下去不是个事啊!”李师傅急了,语无伦次地不停地重复着“二桥,二桥……”
“老外也‘烦不了’了,我说什么他都‘NO,NO’。”眼看已经耽误了40分钟,焦头烂额的李师傅只好打电话向公司求助,公司让李师傅打电话回酒店,李师傅照办,一名酒店大堂经理在电话里和这名外国人解释了半天,也没奏效。
110民警用流利英语解围
“我也‘烦不了’了!”挂断电话,李师傅立刻掉头又上了城西干道。“这生意不做了,我把他送回酒店还不行吗?”哪知“请佛容易送佛难”,外国人也急了,不明白李师傅的意图,在车上哇哇叫。
当车行驶到草场门附近,外国人一把拿下副驾驶座前的出租车信息牌。“他摆明了要报警的架势。”李师傅见状,抢先拨打了110,将车停在路边。
“我也不想闹成这样,真是没办法。”李师傅无奈地说。
片刻,鼓楼区110民警赶到现场,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一位姓申的警官来到外国人面前,用流利的英语开始和外国人交流。“真没想到,110民警的英语这么棒!”大吃一惊的李师傅说,相比之下,真觉得自惭形秽。
据了解,这名看上去40多岁的外国男子来自澳大利亚,当晚准备去大厂办事。经过申警官耐心沟通,他总算消除了对李师傅的误会。
“我原本以为他想宰我,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外国男子用英语说,“非常感谢警察。”可能对李师傅之前的“独断态度”还存在一些不满,外国男子表示,想换乘一辆出租车。
申警官问清楚该外国人的详细去处后,为其重新拦了一辆出租车,交代好司机,随后,出租车前往二桥方向。为表示歉意,李师傅也免收了外国人的打车费。
“不会讲外语,万一碰上洋客人真的很难堪。”事后,李师傅说,奥运会即将举行,到时候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行。“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出租车司机真应该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李师傅说,这件事给他很大启发——回家后,赶快抽空“恶补”日常英语。
(张先生报料奖120元)
快报记者 王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