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天。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的一个午后。一身运动装扮的陈晓兰带着记者来到位于闸北区的某茶吧。落座后,她很自然地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之前在电话里,她说今天事特别多,要去检察院谈话,要去邮局发写给国家药监局的快递,然后要赶到朋友那里,整理受害人的证据,完善给卫生职能部门的举报信。这位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暗示记者要抓紧时间。和她的打假节奏一样,陈晓兰的语速也很快。“没想过要感动中国,我只想感动药监局。”这句在记者听来分量很重的话,在她那里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
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央视《感动中国》组委会颁奖词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晓兰
1
被陈晓兰打掉的
部分假劣医疗器械
ZWB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
所谓的“激光”就是“紫外线”,经陈晓兰举报后,这种治疗仪被上海市有关部门于1999年4月取缔。
一次性石英玻璃输液器
“光量子治疗仪”的附属产品。陈晓兰发现,其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登记号等都是假的。该“输液器”同“治疗仪”一起被依法取缔。
假冒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
它对改善微循环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但是医院夸大其疗效,号称可治疗各种疾病。陈晓兰举报后,于2003年10月被取缔。
一次性使用口鼻腔内照射光纤头
陈晓兰发现,这种仪器只是普通的无菌光纤头,没有明显治疗作用。经举报,2002年4月,被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缔。
静舒氧
“静舒氧”标榜可治数十种疾病。陈晓兰发现通过进气针输出的只是一般的空气。2004年12月,“静舒氧”在上海被取缔,2005年底,国家药监局发文对“静舒氧”进行查处。
伤骨愈膜
一种用于治疗骨折、骨质增生等多种疾患的医疗器械。事实上,它也是不法分子骗取医保的“武器”。陈晓兰举报后,于2004年11月被取缔。
网络是精神加油站
“虽千万人,吾往矣!”通过央视,成千上万的人认识了陈晓兰。那个夜晚,她被敬一丹、白岩松等央视名嘴簇拥,被音乐、掌声、聚光灯包围,但是这10年间,更多的夜晚,与陈晓兰相伴的,更多的是幽暗的台灯下那冷冷的无助。
2003年6月的陈晓兰是无助的。她举报的假冒伪劣医疗仪器——光量子透射治疗仪,早在1999年就被上海卫生系统禁用了,可是在2003年,“光量子”却在上海以外的全国范围内使用着。禁而不绝的局面,让陈晓兰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她的邻居、一位毕业于上海师大的小伙子对她说,“阿姨,你别发愁,我帮你把材料发到网上去。”小伙子的ID叫“洞烛”,热心的他替陈晓兰在天涯社区注了册,ID为“一个有良心的医生”。“洞烛”以“一个有良心的医生”的名义,于6月25日在“天涯”发了第一个帖子——《为了赚钱,大量医院在蓄意害人》。帖子发出后,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一时间跟帖无数。大多数网友对陈晓兰的打假表示支持,对她的境遇表示同情。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每一个网名的后面,都有一张真实的脸。这让倍感孤单的陈晓兰,一下子感到了温暖。
很长一段时间,陈晓兰把大量时间交给了网络。发帖、跟帖、交流、论战,网络让陈晓兰不再觉得孤单。“网友们的支持,让我度过了父母去世、失去工作的艰难日子。”陈晓兰表示网络就是她的精神加油站。短短两三年时间,陈晓兰在天涯发了数十个主帖,而跟帖达到了上千次。
这些年,因为陈晓兰又把“主战场”放到了现实中,她渐渐淡出了网络。但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段充满激情的网上生活,“我很感激他们,真的,我一直都记得他们的ID。”
一个弱女子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
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担起了维护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依然坚持,无怨无悔,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她所做的对得起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
2
面对面:为什么“只想感动药监局”
3
更希望感动药监局
对自己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晓兰表示不敢当的同时,坦言她对此并不很在意。“我更希望感动的是药监局。”这个与药监局打了10年交道,这个10年来奔波于上海与北京之间的弱女子,更希望药监局今后能够更切实地对待和解决她所反映的医疗腐败问题,“我是怀着希望去的,我这人基本上是个乐观主义者,遇到困难,我会告诉自己不要悲观、不要悲观。”
“现在举报程序越来越完善,但是举报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难了,为什么呢?”陈晓兰解释说,程序完善意味着举报时,特别是向地方管理部门举报时,你得把出现问题的医院的具体部门、出现的问题、举报的具体对象(人)作详细登记,这看上去很完善很科学,可是实际上,带来的后果就是管理部门执法前,“问题医院”就得到了风声,“我们赶过去,人家已经自己整改得漂漂亮亮的了。这还打什么假?”
因为是药监局的常客,陈晓兰和机关的很多人都很熟悉。“他们在马路上见到我,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可是在单位一见我,立即就低下了头,装作没看到我。”陈晓兰对此很寒心,医疗、卫生监管部门,首先应该关注、关心的是病人、消费者的利益,可是一到事情真的来了,他们有时候似乎对监管对象更有感情。
陈晓兰先后40余次往返上海与北京之间。10年间,她先后举报了20多种假冒伪劣医疗器械,其中8种被查处。
陈晓兰坦言媒体是她说真话的平台。也许很久没有与记者面对面了,那个午后,陈晓兰说得很多,原本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一直进行了近四个小时。当我们起身离开时,外面的天已经暗了。
柒周刊:为什么说只想感动药监局?
陈晓兰:因为他们是我举报对象的监管者。我所有的举报,我希望看到的改变都必须通过他们采取的措施来实现。我一直以来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动药监局,让他们认真负责一点地工作。
柒周刊:你似乎对他们并不满意?
陈晓兰:是的,因为他们至今都没有对我所举报并已查处的问题,制定出防范补救措施或制度。
柒周刊:不是有很多假冒伪劣医疗器械被禁用了吗?
陈晓兰:可你不知道达到这个结果有多难。
柒周刊:他们不配合吗?
陈晓兰:至少没有真正配合。比如:国家药监局设立了每月一次的局长接待日,但是执行得并不规范。去年连续好几个月的局长接待日都被取消了,今年3次,也都因故取消。从去年6月至今我一次都遇不到局长,很多问题就因此拖着至今得不到解决。
柒周刊:地方药监局呢?
陈晓兰:他们给我的失望更多。他们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对打假并不很关注。他们不得不接待我,但是更多时候,他们是在搪塞和应付我。
柒周刊:那你觉得你能感动他们吗?
陈晓兰:很难!当他们把职责看成是一种权力时,我确实很难感动他们,所以我只能说我希望能感动他们。
柒周刊:从1997年举报“光量子”开始,到今天,你打假超过了10年。是什么原因让你这么坚持?
陈晓兰:一个是医院存在的涉嫌刑事犯罪的问题不少,却一直被公众所忽视,我不能眼看着就诊安全出了问题而不管。医院的问题永远都不会是小问题,人命关天啊!还有就是社会责任感。
柒周刊:是不是跟你的性格也有关系?
陈晓兰:别人,包括我姐姐都说我脾气倔。我自己倒没觉得。我只是觉得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最好,要有始有终。
柒周刊:你觉得你走的这条路,有命运的成分吗?
陈晓兰:不是命运,是选择。我是可以回避的,不是吗?但我没有。
柒周刊:说说最难的时候。
陈晓兰: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妈妈刚刚去世。我到了新医院,感到特别无助。医院院长到区卫生局与我见面,在双方都介绍完情况后,市政法委的一个干部突然对我说,“一定要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啊。”刚听完他的话,我就实在忍不住委屈失声痛哭起来。不珍惜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我怎可能撇下自己病重的妈妈,南下广东,多次北上去奋力呼吁?
柒周刊:你打假付出很多代价,你认为值得吗?
陈晓兰:值。人活着需要做事情,这算不上牺牲。
5
4
延伸阅读
两次南京打假 陈晓兰悲喜两重天
灰心过 无奈过
2005年7月21日,南方周末以《国家药监局批示查处静舒氧》为题,将陈晓兰揭露“静舒氧”骗局作了详细报道。见报第二天,陈晓兰接到南京一位医生的电话,称“静舒氧”在南京“用疯了”。她当夜坐火车前往南京调查。“第二天我联系了南京的媒体一块去了相关医院。”在医院,陈晓兰发现了正在使用中的“静舒氧”。在南京记者的帮助下,她还拿到了已经使用过的废弃的“静舒氧”。陈晓兰当即电告了国家药监局,南京市药监局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晓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像打了个胜仗一样开心。“回到上海以后,我鞋子都没脱,就开始检验。”一经检验,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静舒氧”便立即露了馅,这东西不过是一个骗人的道具而已。“当然也有遗憾,就是那天去的南京媒体,除了一家报纸,别的都没有报道这条消息。”陈晓兰坦言。
时隔半个月,同年8月4日,陈晓兰应那家作了报道的媒体邀请,再次来到南京,那家媒体希望陈晓兰第二天能当着厂家的面做一下现场演示。活动由那家媒体主持。按照与陈晓兰同行的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的说法,“这是一个由‘静舒氧’骗局主导者蓝孚公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这根本不是一个对话平台,在这个会上,话语权也不可能掌握在陈晓兰手中”。陈晓兰拒绝与会,但当得知柴会群在现场陷入被动后,她立即赶到现场,并与蓝孚公司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
之后,10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出了查处“静舒氧”的文件。在陈晓兰看来,虽然第二次南京之行并不很愉快,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她在南京取得的证据对“静舒氧”的最终被查处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6
长达10年、坚持不懈的打假,陈晓兰让一个个金玉其表的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现了原形,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弱女子,她也失去了很多。她失去了工作,被脱去了她视为生命的白大褂;她失去了同事的友谊,很长时间内背负着“医生的叛徒”的罪名。打假过程中,她受威胁,被跟踪,整天提心掉胆过日子。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但是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陈晓兰坦言,她曾灰心过,也曾无奈过。
2007年,屡受挫折的她曾经不想干了。那年,她假扮病人,在上海某医院看病,查获了某医院违规的证据。拿到证据后,她向当地三家管理部门举报,并要求他们第二天去该医院联合执法。结果折腾三天,不是这个部门没去,就是那个部门的领导不在单位。“这很让人伤心,那种气氛真的太令人失望了。”她想不通有关部门为什么有假不打,为什么总是搪塞、应付她,好像打假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与社会无关。
2006年初,经陈晓兰举报,上海协和医院受到了查处后,她家就经常接到辱骂和威胁电话。打电话的人声称知道陈晓兰的住址。为了不让和自己住在一起的女儿和小外孙受到伤害,她动员女儿搬出去在外面租房子住。女儿哭着说“问题医械是打不完的,妈妈只有一个”,不肯离开。陈晓兰亲自为女儿在外面看房子,然后让他们搬出去住。
“都过去了。”陈晓兰摇摇头,“做事情总要付出代价的。”
感动中国之后
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后,很多好心人,写信、打电话给陈晓兰,愿意资助她打假,有的说一两万,也有的说十几万。她都一概谢绝了,她在个人网站上发表声明,说自己有亲友资助,目前能够保证正常生活,请广大朋友放心。陈晓兰表示,好的影响是,更多的人会因此而关注医疗器械的问题。
3月2日,陈晓兰应央视邀请,参加录制了两会特别节目《我建议》。她在节目中呼吁有关部门保护举报人。“去北京我也没闲着,我去了有关单位进行了沟通。”陈晓兰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中央电视台,人家把我来去的交通费都报销了。
陈晓兰透露她目前正在整理检举上海东方医院的材料。检举材料称该医院“使用未经注册的国外医疗器械来实施各种非法的人体试验的做法,不仅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社会和谐,而且完全丧失了医务工作者最起码的伦理底线”。
对话结束前,记者问她打假会不会有结束的一天。陈晓兰回答:除非医院里没假可打了。
陈晓兰向媒体出示她取证时使用过的一次性石英玻璃输液器 资料图片
□本版撰稿 快报记者 倪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