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软肋补钙” 领跑高水平小康
· 任美琴代表:
让非师范生也能当老师
· 流通企业要为物价挤水分
· 张维庆委员:
“70后”找老婆将很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3 月 1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软肋补钙” 领跑高水平小康
  在江苏省13市的小康进程中,苏州位列领跑的第一梯队,达到了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尽管如此,我们也不敢放松。”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阎立在做客现代快报、江苏都市网的“市长访谈”视频节目时表示,按照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的要求,苏州还要继续“补课”,强化一些“软肋”。

  去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0475元,面对这样可喜的数据,阎立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弱项”,原因在于,“我们做过一个测算,统计数据和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在不同的区域显得还不太一样。”阎立说,昆山农民自身感受可能略好于统计数据,但在苏州城区,特别是一些下岗职工相对集中的地区,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收入达不到统计数据的水平。

  “经济发展的情况与老百姓的感受之间,还有一些差别,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是多创造就业创业的机会,让老百姓有更多增收的渠道,这样老百姓才能真正感受得到小康。”在阎立看来,社会保障或政府保障,只能让老百姓脱贫,不能致富,所以要通过创造创业的环境和创业的条件,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让他们感受到经济发展或小康建设带来的实惠。

  对苏州的小康,阎立没有谈成绩和经验,倒是讲起了不足和下一个目标,“在新时期,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巩固小康成果,提高小康水平,朝着基本实现现代化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寻找发展中的薄弱点,怎样更好地弥补发展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这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阎立认为,产业结构、创新能力、服务业发展等都是苏州小康社会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增强的短腿,“我们产业结构发展上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产业层次还不够高,尽管工业经济总量很大,去年达到了1.91万亿,但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来看,走高端化的能力还不够,盈利能力也不够。”其次,创新能力也是苏州的一个弱项,苏州外向型经济很发达,其中也有一些自主创新的产品,但从比例来说还很不够。另外,在服务业上,尽管总量也排在全省第一,但是占三产的比重同样还不够,“这说明苏州的工业总量优势还没转化为服务业的优势。”

  认清了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下一阶段就是“补课”了。阎立说,今后苏州发展就是要调整产业结构,“现在最大的瓶颈是土地资源的稀缺和环境问题,如果还要继续过去的发展方式,通过占有资源、占有土地、消耗资源来发展工业经济,是根本延续不下去的!”

  ■网友互动

  网友“开心一刻”:苏州和上海离得这么近,“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是我们也要跟他们竞争,问题是:怎么去跟上海这个老大哥拼呢?

  阎立: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点。苏州的区位优势很明显,处在长三角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东边挨着上海,南边是浙江。我们在发展服务业上,会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目前经济的情况,争取尽快地、更深入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但在具体发展模式上,不可能把苏州打造成一个上海,会跟上海有所错位,来实现苏州的更好发展。

  网友“清风明月”:在江苏,苏州经济发展算是“老大”了,又那么快进入小康,苏州的市长应该比其他市的市长要轻松一些吧?

  阎立:要说轻松,江苏13个市的市长一个都不可能轻松。苏州率先发展是因为有前期的一些基础,还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走得更好一点、更稳一点,我们还有新的目标。其他城市,在达小康进程上也都各有计划。发展比较快的地方,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其他城市团结起来,共同把区域发展好,相对发展比较慢的地区,也会更加努力,走得更快,来赶上江苏全面小康的步伐,大家都不会“掉队”。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陈英 张淑娟 江苏都市网记者 黄进 孙莉莉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阎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