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父母还在世,好好行孝在跟前。老人活着端碗饭,死了再哭也枉然……”曲剧唱腔,现编的唱词,边唱边哭边咏边叹边劝世,死者家人和围观者或垂泪或肃然……这是2008年春节前上蔡县农村“哭灵专业户”的一个哭灵场面。
哭灵的女子是当地一名农妇,以“泪水”挣钱养家,在当地还有三四个这样的专业户。然而,在她们以这种状态谋生的背后,却始终存在着道德争论——有人认为,这种昭显了生存艰辛的讨生手段值得同情,但作为一种职业,表明社会风气需要进一步走向健康和文明;有人认为,当“哭”成为一种职业,哭灵还能含有多少感情?表达孝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在生前尽孝心比什么都强,人死了,还有必要花钱铺张浪费吗?对长者的祭奠用商业手段来代理感情,是不是道德伦理出了问题?有的人却认为,这是一种民俗,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怀念方式。民俗学家则认为,这是一种民俗现象,既是活人对死人的祭奠,也能满足活人的心理需求,无可厚非,不便干涉……
边哭边唱哭哑嗓子……
“仰望老人把泪搌(拭抹),乡亲们您在两边看,小女子我有嘱托言:趁着父母还在世,好好行孝在跟前。老人活着端碗饭,死了再哭也枉然……”2008年春节前一周,河南省上蔡县一户村民为故去的老人举行送葬仪式。伴着响器班子(即乐队)的笛、笙等吹奏的曲剧调子,一个30多岁、头戴白布挽成的大花(当地一种孝饰)的女子,眼望灵堂上摆放的老人遗像,一会儿跪一会儿站,用曲剧唱腔,呜呜咽咽,咿咿呀呀,边唱边哭边咏边叹边劝世。之前,她还用曲剧唱腔唱了老人艰苦的一生,死者家人和围观者或垂泪或肃然……
可是,这个女子和举办葬礼的这家人却没有任何亲朋关系,女子是这家人花钱请来哭灵的。女子叫贾让,上蔡县东岸乡人,是当地有名的“哭灵专业户”。当记者在春节前踏雪到当地寻访她的时候,随便问了一位老乡就找到了她的家。这位老乡还说,当地办丧事有请人哭灵的风俗,当然,也不是每家都必须请,这也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等。
当贾让领了自己的300元“出场费”后,老乡中有人嘀咕:“挣钱真麻利。”随即有人白了他一眼:“你以为人家容易啊?短的要哭三四十分钟,长的要哭一个多小时……”
最近,故去的老人比较多,贾让忙坏了,有时一天要哭两三场,连嗓子都哑了。谈话中,又有人打她的手机,只听她回道:“不中呀,嗓子累坏啦,想歇一天,对不住了……”
她为谋生去卖哭……
贾让是1972年出生,上小学五年级时,附近一个村子成立了一个戏班,贾让便逃学和戏班里的孩子一起踢腿、练嗓子或者是帮他们抄写戏词。戏班的负责人闲暇时就教她几段唱腔。得知女儿逃学去唱戏,父亲一怒之下,把贾让一顿痛打后关在家里。乘家人不备,半个月后,她连夜出门找到了那个已到几公里以外演出的戏班,父母后来也只好勉强答应。
在师傅的指点下,贾让很快就已经能像模像样地操纵自己的真假嗓音了,高难度唱腔,贾让竟然没费多少功夫就能收放自如。最让师傅满意的是贾让惊人的记忆力,凡是教过的戏词,其他孩子还记不住一半的时候,贾让已经可以背诵了。
到了1987年的时候,贾让的表演已经相当成熟,在当地小有名气。1988年,由于戏班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解散了,贾让回到了家里。两年后,贾让与邻村的一个叫白兴功的小伙子组成了家庭。
几间简陋的草房、年岁已高的婆婆、常年体弱多病的公公,外加1万元的外债,这就是贾让婚后家庭的状况。贾让动员丈夫外出打工,自己忙家里、家外,田间、地头……
丈夫外出打工半年左右,婆婆突然被确诊为癌症。半年下来,外债又增加了许多,婆婆的病却丝毫不见好转。
1991年年初,师姐邀她加入重建的专门为农村红白喜事助兴的小戏班。复出的第一次演出是在一户办喜事的人家,甜美的嗓音、精彩风趣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人,原准备只给100元的事主,破例又增加了100元,戏班每人得了40元。看到自己可以挣钱了,还能继续给婆婆看病,所以,一旦别人请她,贾让就格外卖力。之后,贾让一唱成名,成了方圆数十里妇孺皆知的“腕儿”。
可此时婆婆的病也到了晚期,家里外债也近3万元。无疑,她挣的那点钱根本填不满这个窟窿。
1993年年底的一天,当地一户人家要办丧事,去世的是个老太太,不巧的是,老太太去世前她女儿因病重住院。事主想在附近的几个戏班里找一个替老太太哭灵的人,出价从100元升到了300元,仍没人愿意。
300元!足够婆婆七八天的药费了。贾让却动心了:“我哭!”
既是哭灵,就得披麻戴孝。当她按照风俗穿戴好衣服跪在老太太灵前时,忽然想到了自己家,越想越伤感,越想越自责,贾让再也止不住泪水,放声痛哭了起来。哭到伤心处,贾让甚至捶胸顿足,感同身受。一个小时后,双眼红肿的贾让发现,老人的亲友无不泪水盈盈。颇受感动的事主又额外增加了100元哭灵费。
那是她第一次哭灵。
名声大震办“哭灵班”……
村民们告诉记者,消息传开后,各种闲言碎语也接踵而来。有人说她不知廉耻,连给死人披麻戴孝当女儿也愿意;有人说,自己的父母都活着却去给人家哭灵,真是穷疯了……
婆婆心疼了:“我这病反正是治不好了,就别再连累你叫人家说三道四了。”贾让哭了:“名声重要还是您的病重要我心里有数。妈,您放心治病吧,我知道该咋做!”
在那之后的两个多月里,贾让又顶着压力接连为9位去世的老人哭灵,收入了近2000元。
1996年,就在家里条件逐渐改善时,婆婆公公先后去世。
后来,周边村子又出现了几个哭灵户。贾让就想出哭唱结合的方式,唱出逝者的苦难经历,应该比其他人更有竞争力。于是,她在哭灵前向事主了解逝者的生平,自己编好唱词,用曲剧唱腔边哭边唱,果然名声大震,南阳、周口也有人邀请。赶上活多的时候,一个月最多竟哭了将近40场。到1999年,她还清了全部外债,配上了传呼、手机,家里安上了电话,配置了摩托车。
2003年11月,有4辆摩托车、3部联系手机的7个人的“贾让哭灵班”成立,丈夫也在班子里吹唢呐。“但作为职业,一般人根本受不了,嘲笑、委屈……”讲到自己的遭遇,贾让流泪了。
“经常哭,哪有那么多泪?现在提倡火葬,对哭灵有影响没?”记者问。
“自己和家庭经历的苦难多啊,再受当时的气氛感染,能不流泪?所以也不需要先酝酿感情。火葬也不影响,也会搭灵堂。”
寓教于哭感动人……
“其实就是一种祭奠仪式,表达孝心的民俗。”贾让说,她也听到有人说这是搞封建迷信,她不赞同,“何况我把孝敬父母编进了唱词呢?我带着孝子们哭,领着不孝的人反思,我哭得让没时间孝敬老人的人惭愧。”
村民曾告诉记者,贾让还曾经把邻村不和睦的兄弟哭和睦了。记者走访了这家兄弟,他们不好意思地说:“也不知道贾让临时哪来的词,反正打动了俺,事后俺弟兄就互相道了歉。”贾让说,这户人家兄弟多,不和睦,她就现编了一段唱词,“编词也不难,过去的戏文里有相似的,稍微一改就成了。”说着,贾让唱起了那段唱词:
开言我把哥哥喊,妹妹有话您记心间:没娘了您要和睦相处,有啥事兄弟好商谈。人在尘世上有长有短,为人没有十美十全,有啥事您兄弟讲到当面,谁的对谁的错一说就算完。从小吃的是一个锅的饭,咱不叫外人说闲言。
您兄弟过得幸福美满,
您娘在九泉下才把心安……
众人纷说哭灵人……
【职业哭灵都市也有】
无独有偶,即便在大都市,也有职业哭灵人,在武汉,就有一位下岗女工以哭谋生,声名远播。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哭灵人的假情真泪,代亲友告慰死者,给生者营造一个悲伤的氛围,这是一个让人惊愕、震撼的职业,虽然感觉职业哭灵不值得提倡,但靠自己的辛酸和辛苦挣钱,总比饿着肚子喊‘穷得有志气’强吧!我确实能理解他们的人生滋味。”“这种昭显了生存艰辛的讨生手段值得同情,但作为一种职业,表明社会风气需要进一步走向健康和文明。”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职业哭灵人,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东岸乡乡政府所在地一位年轻人告诉记者:“你说是民俗,可民俗还有好的和赖的之分!国家几十年前就提倡红白事儿要简办,人都死了,花这个钱干啥?哪胜在老人生前让他吃好点儿穿好点儿?”随后,在上蔡县县城和郑州市,记者和30岁以下的年轻人交流时,他们多持这一观点。
而和贾让同村的一位老汉却说:“说哭灵不好,那为啥还有恁多人家请哭灵的?这是一种民俗,是活着的人对死了的人的一种怀念,更别说哭灵人的唱词中还能教育人啦!大操大办更说不上,花几百块钱,何况花的是自己的钱,轮到别人说闲话吗?”郑州也有很多老人同意这一观点。
【职业哭灵古已有之】
还有人说:“当‘哭’成为一种职业,哭灵还能含有多少感情?对长者的祭奠用商业手段来代理感情,是不是道德伦理出了问题?”
“职业哭灵是一种民俗现象。”孟宪明,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民俗学家,他说,职业哭灵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职业,“从文字的记载看,北宋时期已有成熟的哭灵队伍……”
孟宪明举例说,挽歌,是挽灵人送葬时的丧歌,边走边唱,哀婉动人,现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丧葬习俗。还有,中原一带常在丧葬之家门楣上书“吊者大悦”……其实这一切,都是在为亡人祈福。“吊者大悦”是对孝子们的行为合于“祈福之礼”的赞扬和赏识。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职业哭灵人的职业行为,它和闹丧戏,和挽歌有着相同的功用。
“无可厚非,不便干涉。”这位民俗学家认为。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