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下了“战场” 打完招呼人已睡着
· 战地元宵分外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2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元宵节,江苏电力勇士鏖战浙中高山之巅
下了“战场” 打完招呼人已睡着
  悬崖、峭壁、深渊、寒风,站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巅上,环顾四周,记者不由得倒吸几口凉气,酸胀的两腿颤抖个不停。

  从2月11日开始,上千名江苏电力人苦战在浙江金华、丽水一带的山区,抢修被称作“电力高速公路”的500千伏线路。

  由于从浙江金华至丽水、温州的500千伏线路的断裂,使得整个福建电网成了华东电网的“孤岛”。决战浙中高山之巅,关系到整个国家电网运行的安全。

  这注定是一场克难攻坚的鏖战。元宵佳节,记者翻山越岭,亲历一线,告诉您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

  要在巴掌大的山顶建起基塔,难度可想而知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走在这路上,简直是玩命”

  这几天把一年的路都走完了

  体验了粤北电力抢修的艰苦,再赴浙江,记者本以为很轻松,但随着车往崇山峻岭中越走越深,记者开始心惊肉跳起来。

  蜿蜒的山道狭窄而坎坷,一边是深壑,一边是陡壁,不时有碎石从上面滚下。越野车东歪西斜,颠簸着像一条青虫在山涧中蠕动,车上的人都默不作声,紧张地注视着窗外。来自南通供电公司的司机王福成感叹:“走在这路上,简直是玩命啊!”王福成曾在山西的大山里当过八年兵,有着丰富的山路驾驶经验。

  两小时后,路到了尽头,所有的人只能下车步行。上山的路十分泥泞,记者换上了防滑的胶鞋艰难前行,十几分钟,就开始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身边不时走过向山上运材料的电力职工,他们个个肩头是百斤重的塔材,漫长的山道曲曲折折,坡度有时高达60度,他们每攀登一步,都要手杵拐杖,脚板“啃”住石头,咬紧牙关,使足力气。

  项目部设在海拔700米的龚山村。这个古老的几乎能让人遗忘的村落出现了罕见的景观,400多江苏电力人聚集这里,打破了尘封久远的寂静。

  从龚山村到铁塔施工现场的羊肠小道上,不断有新鲜的被砍伐的枝叶堆积在脚下。同行的电力职工说,“这路,都是借老乡的砍刀、铁镐新开辟的。”一支运送设备的队伍正喊着号子艰难上行。一条1000多米长的牵引导线,重达1800斤,将牵引导线分段绕成18个环状,分别由18名员工扣在肩头,并牵着连线,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钢筋导线将18名勇士连在一起,抗冰抢险的重任将他们凝成一条心。在100多米长的距离中,必须步调一致,行止一致。山路像一条弯曲的蛇,拐弯处无法首尾相顾,后边的人不时被前边的人拉倒跌入泥泞,前边的人也时而被后边人吆喝着催赶。但是,那条向上的队伍迎着寒风,始终向前、向前!

  又爬了2个多小时的山,记者终于抵达一个海拔800多米的铁塔施工现场,此时已经浑身汗水,腰疼腿酸。

  昨天,记者下山路上,正好遇到徐州送变电公司的总经理祖勇,他正赶往另一个山头的铁塔工地。

  徐州送变电公司承担了4基铁塔的拆除和组立任务,虽然数量不多,可个个都是硬骨头。4基铁塔分别坐落在不同的山头上,海拔近千米,山势陡峭,从一基铁塔徒步走到另一基铁塔,最短要1个多小时,最长的连走带爬要四五个小时。路的一侧是悬崖峭壁,山上还有残余的积雪,稍不小心,便有可能跌落崖下,非常危险。

  祖勇每天都要到施工现场亲自指挥,在4基铁塔中走来走去,从勘察现场到协调施工,山上到处留下了他的脚印,他开玩笑地说:“这几天把一年的路都走完了。”

  前几天,祖勇到受损塔位勘察地形,要过一段“独木桥”。这个所谓的桥是三个木头简单横在河沟上,人走在上去还颤动,他脱了外套,刚走到中间,由于木头上有冰,一不小心滑至水中,爬上来后,他换下潮湿的内衣,单独穿上外套,坚持走到了抢修现场。

  为让工人们元宵节吃好,前晚,祖勇连夜驱车几十公里找到屠宰厂,买来2头刚杀的猪赶到山上,此时已是凌晨5点多了,他在车里只打了个盹,紧接着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高强度的来回奔走,使祖勇已感疲乏,他坦率地说:“昨夜真有些腰酸腿疼,起床时咬牙站起来的,但现在活动开了,只感到腿软气喘。”

  刚打完招呼,就倒地睡着了

  站在山巅上,头直发晕

  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内,没有床,一溜全是地铺,一个紧挨着一个,下面一张木板,上面两床棉被。这就是决战一线的江苏电力人的宿舍。

  昨天晚上8点多,记者赶到金华和丽水交界处的江苏送变电公司住地时,在山上苦战了整整13个小时的工人们才吃完团圆饭。记者刚和他们打了个招呼,转眼就有人倒在地上,睡着了。

  住,山村农居、祠堂,甚至是山顶帐篷,“哪儿都能睡,离战场越近越好。”江苏送变电公司负责人说。

  前几天,南通供电公司增援人员刚赶到时,由于天黑找不到住地,临时在一个废弃的祠堂过夜。没有床铺,他们就用两张坐椅拼成一张铺,虽然每人带了一条被子,但寒风不时敲打着无法封闭的门窗。他们都和衣躺在坐椅上度过了无法入眠的第一夜。

  “后来才知道,附近山里还经常有野猪出没。要是那晚真的来了野猪,我们还不知该怎么办呢?”员工樊建生回想着那天的情景,仍感到后怕。

  在海拔700多米的南通供电公司山顶食堂里,厨师王师傅正在不停地搓揉双腿,“工作几十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苦。每天从早上4点半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两条腿跑得都肿了。”在他身边,一个年轻的厨师和衣倒在木板上酣睡,不时发出呼噜声。

  山巅上十分狭小,大概只有50多个平方米,四周是悬崖峭壁。37米高的铁塔就建立在这上面,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记者一爬上去,就感到头直发晕,几名工人立即围上来,紧紧抓住记者的身体。就在前半个多小时,江苏送变电公司队长薛昌福一脚踩滑,向山下摔去,下跌过程中,幸亏死死抓住一棵树,才侥幸逃脱危险。

  几名职工正拆除倒塌的铁塔和导线,使用中的那台重达300多斤的绞磨,就是几名职工花了11个小时的时间,轮番从山下一步一步抬到山顶的。

  依靠人的四肢,这种最原始的运送方式,在现代化的今天成了唯一的选择。“你们真辛苦!”记者不由地感叹。

  “不是辛苦,是太苦了!”面对冒险而来的记者,工人们掏出了心里话,他们在山顶已连续奋战3天,“白天,山上风最大超过8级,温度在摄氏零下5度以下。大家常被冻得四肢麻木,有时连舌头都冻僵了,连续好几个小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队长薛昌福边给伤口贴药膏边对记者说:“春节前,我带队刚从奋战了7个多月的青海拉西瓦回来,本来打算好好休息,又被领导急派到浙江。”他告诉记者,青海雪山缺氧但山不高,而这里的山不但高达800米海拔,而且要修复的铁塔全都在峭壁山尖,施工难度非常大:一是上去难,沿途基本是无人区,许多地方连羊肠小道都没有,只能边砍树边开路,有的地方几乎是直上直下,他们还得带着重型设备上;二是作业空间狭小,山顶那巴掌大一点地方,却要架起几十米高的庞然大物。

  为了解决材料运输问题,施工队们想出了搭建索道、用缆绳运输铁塔材料的办法。但前期架设电线的设备,搭索道的绞磨机、缆绳等还得靠人工往山上运。薛昌福说,每天为了多背点设备上去,队员们只带着面包和水上山。“面包轻啊,水果牛奶好吃,可占分量。”

  收发手机短信的唯一山坡

  山村的夜晚来得早,下午不到6点,已影影绰绰辨不清面容。断电以来,高高低低的山村碎石路上,残雪与泥水使得路面又滑又硬,入夜稍有不慎,就有跌倒或滚落山下的危险。然而,每晚7点后,总有十几人不约而同地冒着风险来到村口的一个山坡上。这里是唯一能收发短信和打通手机的地方。昨晚,更多的人聚集到这里,向家人报平安互祝节日。

  徐州送变电公司28岁的小钱是第一次站在这个山坡上。抗冰保电的员工,每天早6时准时起床,饭后即上山施工,并随身携带中午的简餐,直至暮色浓重才返回宿营地。崇山峻岭之间,手机打不出去,短信收不进来。这已经是小钱与恋人小刘中断消息的第三天了。经过无数次实验,有人终于发现在这里可以通讯。

  小钱打开手机,20多个短信和未接电话的信息接连不断地蹦出来。惊喜加之激动的他来不及一一翻看短信,立即拨打小刘的手机。通了,通了!未及言,泪先流。小刘更是哽咽着埋怨:“三天了没有你的信息,从电视里看到受灾抢险的场面,我总往坏处想……”

  小钱是今年元旦经人介绍与小刘恋爱的。初恋的2个多月里,两人每天必打几个电话、发几条短信,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启程那天,恋人将他送至车前,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天报个平安。昨晚,小钱站在山坡上,顶着刺骨寒风,与恋人互发了半个多小时的短信。

  一路行来,一路采访,记者一路被感动。在500千伏大通道抢修线上,一个又一个电力人用他们的坚守、坚毅和奉献,夜以继日,使得重新贯通电力大动脉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节日电话:一个都不能少

  昨晚,元宵节之夜,一个意外的节日祝福从浙江省武义县费朗德宾馆传出来,继而传遍了江苏省赴浙抗冰抢险前线的所有突击队员们:江苏电力公司祝全省电力抗冰抢险员工节日快乐!祝福的同时,并要求每个抗冰抢险的突击队员,人人都要打个电话,向家里报声平安,一个都不能少!

  昨天晚上,江苏电力公司指挥部及所属的抗冰抢险的徐州供电公司、省送变电公司、南通供电公司的将士们正欢聚一堂,举杯共庆传统元宵节日之时,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抗冰抢险副总指挥甄玉林逐桌转达浙江省电力公司及省公司抗冰抢险指挥部的领导,对全省抗冰抢险员工的节日问候;祝福的同时并一再要求,各单位迅速传达到每一个前线的抗冰抢险队员,要求他们人人都要打个电话回家,向抗冰抢险的家属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和感谢!

  徐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温瑞华还向抗冰抢险员工通报了又一个惊喜:21日上午,公司已经决定,向所有参加赴浙的突击队员,每人充值500元的电话费,让他们在节日良宵,尽情地与亲人说说心里话。

  快报特派记者 刘向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