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一交易日封死跌停板后,因巨额再融资消息倍受市场关注的浦发银行昨日再跌5.98%,同时,日前公布拟公开增发不超过80亿元的招商地产也大跌7.38%,大盘也笼罩在巨额再融资的阴影下,继续走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计划被质疑后,投资者对这类大规模融资计划心有余悸,因此权重指标股再融资预期可能使投资者做多意愿大大降低。
■后市影响
供求失衡难题亟待破解
■市场表现
非理性融资引发市场恐慌
中国平安、江西铜业、浦发银行等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在公布再融资后纷纷遭遇市场的“用脚投票”。
1月21日,平安拟再融资消息公布之后,其股价在1月21日、1月22日连续跌停,之后一周内又出现第三次跌停,1月30日跌至阶段最低价68.98元,短短几个交易日股价下跌超过30%。A股市场受此影响也产生了剧烈波动。
1月23日,江西铜业因拟发行不超过人民币68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再度被机构无情抛弃,至2月1日8个交易日内,江西铜业A股股价下跌幅度达40%,且其中有四个交易日触及跌停。
2月20日,市场有传闻称浦发银行3月8日公布2007年报时将公布增发10亿股融资400亿元的方案,受此影响浦发银行当日开盘即一路下泻,早盘即封跌停,后跌停虽被打开,但是午后再度封死在跌停板上,直至收盘都未再打开。昨日,浦发银行公告称,该行正就公开增发进行研究,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当日收盘继续下跌5.98%。
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月20日,2007年至今增发的上市公司总计181家,其中最新收盘价(上一交易日复权后的收盘价)低于增发价格的公司有13家,观察可以发现,这13家公司中有10家为2007年10月以后增发的,而2008年“破发”的家数达到4家,显示市场近期对于增发的个股坚决屏弃。
世基投资的分析师王利敏表示,近日浦发银行因传言而快速跌停的现象虽然反应有点过激,但近段时间市场供需趋于严重失衡的问题已经明白无误地浮出水面,并向市场各方提出严峻挑战。
他认为,从市场需求看,由于大盘出现持续调整,人气涣散,市场买盘正逐渐萎缩。虽然近期在年线保卫战中管理层及时为基金申购重新开闸,被市场视为积极的政策信号,但基金开闸放水更多的只能作为一种信号,例如已经获准的4个股票型基金,只能为市场提供约400亿元的资金,而浦发一家的增发额度就达到400亿元。至于平安的1600亿元,将吞掉16个尚未获批的新基金规模。2008年A股市场本来已经是限售股的解禁高峰,如今又陡增巨量再融资的变数,市场的承受力将遭遇严重挑战。
太平洋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郭士英表示,随着流动性开始趋紧,限售股解禁也正处高潮,目前市场的压力比较大,此时应适当控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规模和节奏。
综合
■专家评论
不能忽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方案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现象并不意外。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上市公司在再融资中忽视了中小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以中国平安为例,其再融资计划遭受广大投资者反对的原因,主要在于该公司的再融资计划披露完全不符合正常程序。按照常理,公司实施再融资之前,必须要向股东汇报投资项目和未来项目的获利回报预期。但是,中国平安却对融资资金的用途一直讳莫如深,即便是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仍然拒绝进一步透露和评论与本次融资有关的事项。
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一方面公司动辄要拿走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真金白银;另一方面投资者居然无法获知投资资金的用途,更遑论基本的融资项目盈利分析和评估了。如此模糊的融资信息加上天价融资规模,无怪乎市场要判定其是“恶意圈钱”了。正是有了中国平安“恶意融资”的行为在先,才导致市场投资者对于其他上市公司的巨额融资行为产生了惯性的反感情绪,浦发银行股票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被抛售,实属正常。当然,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被市场拒绝,除了其自身问题外,也暴露出证券市场目前严重的资金供求不对称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对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形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A股市场近期持续低迷,与股权分置改革进入下半场直接相关。当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渐次获得流通权后,其高位抛售获利的愿望改变了A股市场的资金供求结构。总体看,2008年全年将有近3万亿元市值的“大小非”解冻,这对于目前总体流通规模不过9万亿元的A股市场而言,意味着资金与筹码间的平衡将被打破。马红漫
记者日前获悉,包括董事长马明哲在内的中国平安高层团队日前兵分京沪两路,集中拜访当地各大基金公司,意在向后者初步解释备受市场质疑的“天量”再融资用途等,称所筹资金将投资与中国平安主营业务相关、具有良好成长性和能带来协同效应的项目。
中国平安在与基金公司沟通时表示,最终的再融资额可能包含约800亿元的增发和约400亿元的分离交易可转债,与之前所说的1600亿元有出入。中国平安高层称,再融资计划的出台正好碰上股市回调,出现如此大的负面影响出乎意料。据悉,中国平安曾考虑过多种融资方式。
中国平安在和基金公司的沟通中透露,所筹资金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收购境内外优良资产,虽未透露具体目标,但表示将选择与中国平安主营业务相关、具有良好成长性和能带来协同效应的项目。中国平安将目前被低估的境外金融服务企业分为两类:一是受次贷冲击很大的企业,二是受次贷牵连但本身并无太大问题的公司。据悉,中国平安未透露收购项目的净资产收益率,但表示收购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15%。
对于所筹资金用于充实资金本,中国平安解释称,在净资产规模方面,其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平安旗下养老金公司在全国铺设网点需要相当大规模的资本金支持,并且着重提升企业年金业务是中国平安未来的增长亮点。
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将在3月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审议。
据《第一财经日报》
马明哲释疑
平安再融资用途
最终融资额或为1200亿
2008年开局不到2个月,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冲动已经显露无遗。统计显示,年初以来已经有3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包括定向增发)预案,而去年同期仅有14家。太平洋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郭士英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形势一直比较好,很多上市公司也有内在的项目融资需求,同时,股价也正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会更有融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分离交易可转债再融资方式,成为近期市场的再融资主流。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可以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必须达到上证所和深交所规定的有关资格,而能同时符合这些规定的公司都是大市值的上市公司。该种再融资方式被推崇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认购权证交易比较活跃,定价比较高,通过这种方式容易得到投资者认可;其次,权证到行权期是否行权的参考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公司的操作空间比较大;再者,债券利率比较低,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较轻,而且因为有行权环节,公司可以二次融资,股本扩张会比较温和。
上市公司再融资冲动缘何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