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庆佳节
· 赏花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2 月 2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庆佳节
小朋友吃得真香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元宵吃汤圆

  心甜梦圆

  ■节日提醒

  包装袋里有冰屑

  这种汤圆别买

  快报讯(见习记者 张淑娟 通讯员 张驰)昨日,南京市质监局通报了节前速冻元宵、汤圆食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检验结果表明,南京地产速冻元宵汤圆产品总体质量状况良好。

  不过,南京市质检院的专家根据多年的检验检测经验,对市民选购元宵、汤圆类产品给出提示。相比较而言,有包装的汤圆产品更加符合食品卫生等要求。但市民在选购时,要选择那些包装密封完好、包装袋产品无黏结、无破损和变形的产品,还要留意包装袋内有没有冰屑,如袋内有较多冰屑的话,可能是产品解冻后又冻结造成的,这种冷冻食品质量已经受到影响,最好不要购买。

  据民俗专家陶思炎介绍,元宵佳节这一天南京人除了吃元宵外,还有做灯、赏灯、玩灯的传统,在全国最为突出,气氛较浓。

  早在汉代,人们就有正月十五点灯的民俗,因为灯像是天上的星星,所以点灯是祈求风调雨顺,预示着天人同乐。而元宵也因为很像天上的星星,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也准要吃元宵。

  据了解,唐朝规定前后放灯三天;南宋后又改为十三日“上灯”,十八日“落灯”,共六天;明朝则改为初八“上灯”,十三“试灯”,十五正式点灯,直至十八“落灯”。陶思炎说,正月十五这天是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南京人做灯、赏灯、玩灯,在全国都很突出,气氛浓厚。人们除了吃元宵外,小孩子还要打火把、点灯笼,上街看表演,普天同庆闹元宵。大街上载歌载舞、舞龙舞狮,人们通常彻夜狂欢。

  元宵节 南京人最会“闹”

  [话元宵]

  “老太元宵”摊前长队200米

  [抢元宵]

  “老太元宵”出摊喽!“大火滚一分钟,小火焖一刻钟”,昨天,南京夫子庙的品牌“老太元宵”一出摊,就引起了市民抢购。和一般元宵不同的是,“老太元宵”只在春节期间有卖,过了正月十八就买不到了。

  元宵每天卖出1000多斤

  “排好队,不要插队,你们自己一个看一个哦。”夫子庙西牌坊内一个卖元宵的小摊,它既不起眼,又很抢眼。不起眼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摊,摊子上方写着“夫子庙老太品牌元宵,正宗香糯米五仁元宵”,摊子没有别的东西,只有白色的糯米汤圆。说它起眼,是因为,只要你跨进夫子庙西牌坊,就能看到一条大长龙,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看摊子里的糯米汤圆。

  “我们老太元宵50多年了,从来没有间断过。现在很多顾客直接打电话到我们店里去预订,北京、上海、宁波的外地客人,一买就是100多袋。”老太的儿媳王女士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的“老太元宵”生意越做越红火,今年春节,每天都能卖出1000多袋,平均每天要卖1000多斤元宵。

  “老太”荣升总指挥了

  “老太元宵”也可以算是夫子庙的“老字号”了。至于这个“老太”,她的名字叫陈淑桦,溧水人,今年已经80多岁了。和一般元宵不同的是,老太元宵有6种馅,分别是:桂花、黑芝麻、白糖、瓜子仁、松子、红绿梅,而且在烧法上也大有讲究,“要先把水烧开了,才能放进锅里,用大火滚一分钟;然后,换小火,用小火焖十五分钟,这期间不要加冷水,不要捞。除了煮外,还可以蒸、炒,甚至可以油炸。不过,油炸需要一定技巧。”

  快报记者 胡玉梅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古城南京处处呈现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为了让孤寡独居老人、外来务工的“新市民”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快报出资,社区出力,热心市民献手艺,搓了几百斤裹着浓浓爱心的元宵,请他们一起品尝。

  爱心元宵送给孤寡老人

  昨天,快报出资,五老村社区出力,热心居民献技,搓了100多斤裹着浓浓爱心的元宵,给社区100多位孤寡、独居老人和孩子们一起品尝。

  买糯米粉、芋头粉,配芝麻馅、黄豆馅、花生馅、荠菜馅……一大早,五老村社区主任就带着干事们做起了准备工作。

  吃完午饭后,社区主任就请来社区包元宵“高手”李连英正式开工。“我们一家都会搓元宵。”李连英笑着告诉记者,她这“一手”还是跟外婆学来的呢。“她搓的元宵掉在地上不会蹦三蹦,但是煮出来非常好吃。”社区主任杨明说。

  这个说法得到了30多位孤寡、独居老人和小朋友们的赞同。下午4点,五颜六色,琳琅一锅的元宵浮出锅面时,社区主任赶紧6个一碗,盛起来分给老人和小朋友们品尝。令人欣慰的是,小朋友们接过碗后,首先传递给老人,请爷爷奶奶先品尝。

  “太好吃了。”住文昌巷19号的周春芳奶奶吃了6个,还嫌不够。“奶奶,我们不给你添,老年人一次吃太多黏食不好。”社区主任还打包了一份份元宵,给老人们带回去慢慢吃。

  元宵送给新市民

  一个个白花花、 圆溜溜的元宵,从大盘子里挨个落到了大锅里,顺着沸腾的水滚起来,香喷喷的味道就扑鼻而来了。昨天,除了请五老村社区孤寡、独居老人吃元宵,快报还联合七家湾社区,准备了200多斤元宵,请2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尝个新鲜,让他们在远离家乡的南京,感受元宵节的气氛。

  为了让大家吃上元宵,昨天一大早,七家湾社区的主任就买来了200斤的元宵,小区里一对卖馄饨的小夫妻主动当起了大厨。一字排开的桌子旁坐了30多名小区的“新市民”。72岁的黄光发师傅笑着说,“今年老伴正好回家过年了,这就剩我一个人,没老伴还没人给我下元宵,正发愁呢。”

  这边大家期待地等待着,那边元宵已经浮出水面。“元宵好了!”社区主任一声吆喝,拿起捞勺把一个个元宵捞出来,挨个盛满了大家的碗。30岁的王师傅一嘴咬下去,“哎呦,烫啊!”里面的芝麻流了出来,王师傅吹了吹,小心翼翼再咬一口,“好吃好吃。”吃完元宵,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把元宵分装打包,分头来到建筑工地、红土桥农贸市场,给近200名外来务工人员送去。

  通讯员 祝鲲鹏

  实习生 唐奕

  快报记者 赵丹丹 钟晓敏

  [送元宵]

  快报携社区 爱心元宵献孤寡

  四个芝麻汤圆热量

  相当于一碗饭

  快报讯(记者 张星)元宵节除了赏灯外,吃元宵或汤圆也是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主要是祈求全家团团圆圆。但医学专家介绍,元宵是高热量高糖食物,不宜多吃。

  专家介绍,元宵的主料是糯米,是高热量高糖食物,4个芝麻汤圆的热量就相当于一碗饭。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如果贪吃元宵就会导致症状加重,甚至会引发急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症;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急性胃肠炎患者的肠胃功能本来就弱,而元宵又不易消化,如果贪吃元宵也会加重肠胃负担;而慢性肾脏病患者如果吃了过多的花生、芝麻、豆沙等馅的元宵,就会加重肾脏病病情。

  高血压患者赏灯

  需提前服用降压药

  快报讯(通讯员 赵国梁 记者 刘峻)今天夫子庙将现赏灯热潮,负责此次灯会医疗安全保障任务的南京市中医院医疗专家对即将出行赏灯的市民提了一些建议。

  据了解,位于夫子庙景区中央的南京市中医院专门成立医疗应急保障专家队伍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类医疗事件,甚至空出20张床位专门应对孕妇的紧急情况。

  专家提醒,在人流特别大、特别拥挤、声音嘈杂的地方,那些患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出门前最好带一些服用的药品,如速效救心丸、降压药等等,以防万一。

  排队买元宵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庆元宵]

  [包元宵]

  做一桌好菜 四世同堂庆元宵

  包元宵大赛:媳妇大胜婆婆

  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昨天上午,在南京滨湖街道明园社区举办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婆媳包元宵大赛”。

  “婆婆队”和粉尽显功底

  婆婆们在“和糯米粉环节”显得经验老到,有的婆婆把热水瓶的瓶盖打开,等到水瓶里的水降温后才开始和粉。一位王婆婆告诉记者,和糯米粉一定要用温水,用沸水烫过的糯米粉就难以和成团了。另外,和粉时加水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加水要循序渐进。与媳妇队加水过多或过少相比,婆婆队的粉团则显得很筋道。

  “媳妇队”多包了28个元宵

  和糯米粉完毕,为时5分钟的婆媳包元宵PK大战正式拉开战幕。

  掐皮子、放包馅、合口搓圆,在和糯米粉阶段显得逊色的媳妇们,此时个个都像是熟练工,几乎20秒就能包一个元宵。婆婆们则显得力不从心,手有些不听使唤,“毕竟我们年纪大了,没有手劲了,比不了媳妇们年轻的巧手了。”一位婆婆感叹说。

  比赛结束后,经过清点,社区姚主任当场宣布媳妇队共包元宵201个,婆婆队共包元宵173个,媳妇队比婆婆队多包了28个元宵,媳妇队因此获得了这次比赛的“巧手奖”。见习记者 王敬群

  今天是元宵佳节,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也许有人正在张罗着全家老小一起吃顿团圆饭,也许有人已经和家人说好要吃完元宵去赏灯。不管采取什么形式,有家的地方就有团圆。

  巧媳妇特制元宵馅

  家住红花地社区的韩春兰拥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有一个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就是不管多忙,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大伙都要聚在一起过小年。         昨天,记者来到了这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说起过正月十五,这四世同堂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心愿。韩春兰告诉记者她的心愿就是一展厨艺,做出一桌好菜。韩春兰是红花地社区出了名的巧媳妇,尤其是她做的元宵,吃过的人都说又滑又糯,甜而不腻。

  “瞧瞧,这就是我拌好的馅”,说话间,巧媳妇韩春兰就端出一个盘子,里面是一方黑亮亮的小长块,韩春兰告诉记者,别看这小方块不起眼,为了做好,她在春节头几天就开始忙活,首先要选择上好的荤油、黑亮亮的芝麻,还有新鲜的桂花及蜂蜜,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配好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成馅, 再制成见方的小块,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花灯,童年的美好回忆

  “娃娃哎,出来玩灯喽,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一根洋蜡烛。”

  记者看到,光是客厅里就挂了两个漂亮的花灯,一个是颜色艳丽的荷花灯,还有一个是今年特别流行的老鼠灯。说起花灯,韩春兰特别有感触,她称,她小时候过正月十五,最盼望的就是爸爸给自己能扎个花灯,虽然没有现在的漂亮,但那时候,有一个自己的花灯就是件很神气的事情,一到天黑的时候,各家的小孩都聚到院子门口,就听到有孩子开始唱童谣:“娃娃哎,出来玩灯喽,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一根洋蜡烛”,随即,有花灯的孩子都举着自己的花灯,点亮蜡烛,顿时原本黑乎乎的院子就成了花灯的海洋。通讯员 祝鲲鹏 实习生 唐奕 快报记者 赵丹丹 钟晓敏

  元宵团圆饭

  小幅涨价

  快报讯(实习生 林月 记者 张波)很多家庭习惯在元宵节举家到饭店吃顿团圆饭,南京不少知名饭店的上座率在八成左右。

  绿柳居、楼外楼酒店、金鹰大酒楼、公馆菜食府等各家饭店均表示,今年的元宵团圆饭会有小幅上涨,幅度从1%~10%不等,一家饭店的负责人表示,涨价的只限于部分菜品,并非所有的菜都涨价。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