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我们的奥运·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女垒主帅王丽红:背上父亲遗愿 唱响奥运“绝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2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女垒主帅王丽红:背上父亲遗愿 唱响奥运“绝唱”
  王丽红,对熟悉中国女垒的人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队在决赛中惜败于东道主美国队,然而作为中国队头号投手的王丽红却始终没有登场,这是她作为运动员时距离奥运会冠军最近的一次,也是王丽红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如今,昔日的头号球星已经成为中国女垒的主教练,为了让运动员时期的遗憾不再继续,王丽红正在和她的队员们一起努力,向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发起冲击,即便中国女垒的实力已经不如1996年的巅峰时期,但是王丽红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辉煌 曾是世界三大投手之一

  1米69的王丽红,一眼看上去就是个练体育的好材料,因此在她很小的时候,王丽红就和体育结下了缘分,不过这个吉林姑娘最初练得并不是垒球。“其实,我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速滑,这项运动在我们东北比较普及,平时接触得也比较多,”王丽红说,“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吉林垒球队的教练看到我,觉得我各方面条件都挺适合练垒球的,就想让我改练垒球。”

  那个时候的王丽红根本不知道垒球是项什么运动,但她觉得既然教练认为自己可以,也就决定去试一试,就这样,14岁的王丽红成为了吉林垒球队的一员。到了1988年,吉林垒球队解散,王丽红便来到了北京,也正是在这里,王丽红迈出了她成为一名世界级球星的第一步——在多次帮助北京队获得全国冠军,并且连续获得最佳投手的荣誉之后,王丽红在19岁时进入了国家队。

  “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最大的荣耀就是穿着印有五星红旗的球衣站在球场上。”在王丽红看来,成为国家队一员是对她莫大的鼓励,而在经过国家队的锤炼之后,王丽红的能力也越发显得突出,作为队中的头号投手,王丽红和队友合作,先后多次拿到亚运会和亚锦赛的冠军,并且在连续两届世锦赛中进入前三名。到了1996年,王丽红的竞技状态达到了巅峰,被誉为世界三大投手之一,也正是有了她的存在,中国女垒也成为世界顶级强队。

  遗憾 两次与奥运决赛擦肩

  俗话说,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国女垒一路高歌猛进,在给她们自己不断积累自信的同时,也使得她们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我们那一批队员的能力很强,而且在奥运会之前一段时间的状态很好,所以美国队就把我们视为她们夺冠的最大障碍,因此在设置赛程的时候故意给我们制造麻烦,尽可能地消耗我们的体力。”王丽红回忆着当时的情形。

  然而,那一届的中国女垒确实已具备了世界顶级球队的实力,因此,尽管赛程不利,但她们还是轻松地闯入了半决赛。然而对王丽红来说,此前的每一场比赛都不轻松,“比赛中每到我们需要拿下比赛的时候,我就必须要上场投球,所以在半决赛之前,我的体力已经出现了问题,比赛之前我站在投手区里的时候,拿着球的手都在发抖。”

  后来曾经有人统计,在那场半决赛之前,王丽红在那届奥运会赛场上的投球次数已经接近1000次,而且每次的投球时速都在110公里左右。

  虽然她已经筋疲力尽,但在队友们鼓励下,王丽红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帮助中国队闯入了决赛,对手正是东道主美国队。

  “决赛和半决赛的间隔时间很短,我当时真的已经做好了再拼一场的准备,但是在决赛开始之前,主教练考虑上场球员的时候,我发现主教练根本就没有考虑我。”就这样,身为队内头号投手的王丽红因为体能原因,只得坐在板凳上看完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奥运会决赛,“比赛结束之后,队友们因为输了球都显得很失落,而我则将这份遗憾刻在了心中。”

  四年之后的悉尼奥运会,30岁的王丽红已经过了状态的巅峰期,但她依然带领球队再次向奥运会冠军发起冲击,然而这一次,她们连决赛的大门都没有进去,王丽红再一次没能出现在奥运会的决赛场上。

  迷茫 首度执教遭队员排斥

  悉尼奥运会结束之后,王丽红选择了退役,“那时候我真的是不想再打了,所以在退役后的前三年里,我做的事情和垒球没有丝毫关系。”

  然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使得王丽红和垒球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到了2004年,这位昔日世界级投手的手又开始痒了,“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时候我就是觉得自己又想投球了。”那之后,垒球再次成为王丽红生活的重点。

  雅典奥运会之后,中国女垒教练组进行重组,领导们想到了在运动员时期表现非常出色的王丽红,“那时候我就觉得我能够做好,我有20年的运动员经历,我认为有了这些经历,我就可以当好教练员,当时就是这种感觉,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吧。”

  虽然王丽红对自己当教练充满了信心,但是很快,王丽红就感觉到当教练和自己想象中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情,“在我当教练之前,我对中国女垒的认识还停留在我们那一批队员的层面,我觉得我们队员的实力应该是很强的,但带队之后我才发现,2005年时候的国家队在实力上比我们那个时候差多了,我一下子觉得无法接受,所以在训练中就总是对队员的表现看不过去,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和队员沟通,结果我和队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僵。”

  作为一支队伍的主教练,如果不能得到自己队员的支持和信任,显然无法带好这支队伍,因此在上任不到一年之后,受到队员排斥的王丽红选择了辞职。“做出这个决定很艰难,但那段时间我觉得特别迷茫。”

  成熟 重回国家队学会沟通

  离开国家队之后,王丽红回到北京队担任主教练,这也成为她教练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当初刚开始当教练的时候,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还都比较自我,但是通过执教地方队,我开始学会了思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丽红想到要再回国家队,“我当时觉得,我的这些沉淀可以帮助我带好国家队,但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是否会有这样的机会。”

  幸运的是,在王丽红离开之后,接任中国女垒主教练的美国人迈克尔并没有表现出令人信服的能力,因此在2007年3月,王丽红再次成为中国女垒的主教练,“由于有了第一次不成功的国家队经历,我刚回到国家队的时候,和队员的关系依然不是特别亲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就让队员们每天给我写一张纸条,要求写这一天中我做得好的一点和做得不好的三点,什么都可以写,而且可以不写名字。刚开始的时候队员们还有些顾忌,写得比较含蓄,到了后来,发现她们写的一些东西,教练确实接受了,而且在改变,队员们也就什么都写了,而在了解了她们的想法之后,我也可以更好地和队员进行沟通。可以说,是我的队员们帮助我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练。”

  对于变成熟的王丽红,队员们更加信服了,而王丽红也开始懂得了张弛有度的训练效果更好,就在今年春节前,结束了几十天的集训之后,王丽红带着队员到大凉山放松了几天,和彝族同胞同吃同住,很好地调节了队员的情绪。

  坚毅

  父亲遗愿

  推动她前行

  然而,距离北京奥运会只剩100多天的时间了,因此放松只能是短暂的,在结束了放松之后,中国女垒又回到了攀枝花训练基地进行集训,“投手对一支女垒队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队中目前的四个投手,都不具备决定比赛胜负的能力,因此现在的这支中国女垒更加倚重集体的力量,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中下更多的功夫培养默契。”

  在王丽红看来,现在这支中国女垒的实力不如自己那时候,而且一年多的时间也不够她更好地进行备战,但是对于北京奥运会,王丽红并不愿认输,“既然参加了奥运会,我们就要拼尽全力,争取最好的成绩,不能找任何借口,更何况这次奥运会还是在家门口进行。”

  其实,王丽红对北京奥运会的坚持还因为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去年9月3日,一直支持王丽红的父亲离开了人世,而他的临终遗愿就是王丽红能够带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圆梦,而这也是王丽红和她的队员们的最后机会,因为2008年之后,垒球项目将会在奥运会上消失。

  父亲的遗愿,王丽红一直牢记心中,这也是她迎难而上的动力。今年2月1日,是王丽红已逝父亲的生日,那一天的深夜,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王丽红独自一个人走出公寓,在街边一边烧着写有“父亲生日快乐”的纸,一边痛哭流涕,向父亲讲述着自己所承受的压力,不过最后,王丽红没忘向父亲保证,一定会在北京的赛场上拼尽全力。

  本版撰文

  快报记者

  陶晶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