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艳照门:道德归道德 法律归法律
· “融雪剂污染”源于不理性救灾
· 全民监督才是最好的“审查”
· “烈士”的死因还有多少调查空间?
· 百套限价房为何遭遇弃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2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融雪剂污染”源于不理性救灾
  ■热点纵论

  春运期间,撒落高速公路的千吨融雪剂,让广东韶关水源变得苦咸发涩,村民饮用后出现了发烧、喉咙痛等症状。

  (2月17日《北京晨报》)

  五十年不遇的雪灾恰逢春运,保障道路通畅自然是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要完成“保路”任务并非只有使用融雪剂一个办法,人工除雪、撒稻草、撒煤灰等等都是可选的办法。与之相比,撒融雪剂虽然效率更高,但却污染最大,理当排在选择序列的末位,作为万不得已时的备选方案,而不是主要抗灾措施。然而,融雪剂在各地动辄千吨、万吨的大量使用,恰恰证明一些官员的救灾理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只是一味注重于任务的完成。

  自然灾害固然不可避免,人为的灾害却必须杜绝。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抗击雪灾而抗击雪灾,甚至在并非“穷尽一切手段”的情况下,不惜以制造灾害的方式来抗灾。某种意义上,大量使用融雪剂来抗灾,导致灾后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检验着官员们在大灾面前的“科学救灾观”,事实上也从另一个角度变相检验着政府官员所真实领悟到的科学发展观。所以,融雪剂污染应该成为一个深痛的教训和深刻的反思,而且并不只是在抗灾救灾的意义上。 (舒圣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