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郴州十天孤城记忆:寒冷 黑暗 坚强 勇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2 月 1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郴州十天孤城记忆:寒冷 黑暗 坚强 勇敢……
  困境

  冰雪围困下的“孤城”生活

  脆弱

  危机

  光明

  截至2月13日,全国抗击冰雪灾害工作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下一阶段,将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

  历史罕见的雪灾之下,重灾区湖南郴州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如今,在这个伤痕累累的城市中,在断头的树木和垮塌的线塔之下,人们已开始重建家园。

  谁能想到,向来以美丽姿态现身的冰雪,竟然也会变得如此狰狞可怖。从1月26日到2月6日除夕,是郴州最艰难的阶段:城区停电,对外交通受阻,饭店、银行、加油站、公交系统大面积瘫痪,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渠道中断。郴州一度成为一座冰雪围困的“孤城”。

  其间,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与郴州人民一起体验了寒冷、黑暗、焦虑和期待,也见证了郴州人民的坚强、勇敢、热忱和关爱。回顾这次特殊经历,我们记下了几个郴州人的心路历程,以此纪念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1月26日,尽管郴州的雪已经断断续续下了13天,尽管雪灾的警报已在南方各地拉响,但是没有多少人预见到这个湘粤交界处的小城会成为灾情最重的地方。然而,这一天西南部城区的断电,使人们赏雪的笑容逐渐凝固起来。27日,湖南省两会提前结束,郴州市委书记葛洪元、市长戴道晋火速返回郴州。

  从长沙到郴州的京珠高速公路已发生大拥堵,原本只需3个小时的路,葛洪元迂回绕道走了14个小时。在路上,车队不时要停下来,搬开倒在路面的树木,架起低垂的电线。深夜回到郴州时,他看到的是一个黑暗之城。

  事实上,14日进入郴州东部资兴山区观冰哨的两名电力职工,几天前就高度紧张了。他们每两小时上山采集一次数据,电线覆冰的情形越来越令人心惊。2005年2月,一场持续的大强度冰冻也曾使湖南电网遭受严峻考验,但那次全省线塔倒塌变形只有50多座,而这一次,仅郴州倒塌、变形和存在隐患无法使用的线塔就达到443座。

  郴州南街的任荣丽家是28日白天停电的,当时她没当回事,以前也停过电,很快就会恢复。她上街买菜,发现白菜、萝卜、葱、猪肉都在涨价。

  “最好笑的是蜡烛。”她说,“我爸去小卖部,看见有人买蜡烛。开始是1元4根,他都觉得贵。后来眼看着涨到了1元2根、1元1根,又涨到2元1根,最贵涨到3元1根。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没买呢,赶紧去买,但已经没有了。”

  28岁的任荣丽原来是烟草公司的合同工,前不久合同到期,丈夫是交警,她一直在家里带孩子。电磁炉、电热毯都不能用了,晚上室温降至零下二三摄氏度,盖两床被子都不管用。3岁的女儿“七七”紧紧地依偎在她的怀里,睁大眼睛说:“妈妈好冷!”

  自来水也停了,在很多城区,每个消防栓旁边,提桶接水的人都排成了长龙。看着消防栓的水流,任荣丽很担心:如果这里的水也停了,该怎么办呢?

  任荣丽家的窘境也正是戴道晋担心的问题。28日全天,他的神经一直紧绷着。电线杆塔倒塌的消息接连传来,看形势,全城停电已经可以倒计时了。一旦停了电,50万城区百姓生活如何保障?电网抢修、电煤供应、物资保障、物价平抑、舆论引导,一样一样都要紧急协调部署。他脑子里翻腾的问题还包括:医院里的手术怎么进行?监狱里还有几千名犯人……

  戴道晋来郴州任职7年间,郴州经历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远的不说,前年,台风“碧利斯”造成500年一遇的暴雨;去年,先是旱灾造成24万人饮水困难,紧接着台风“圣帕”又带来洪水灾害。而此次冰雪灾害与以往截然不同,很多应急预案都用不上了。

  2月1日,市民在中国银行郴州市北湖支行兑换现金。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2月1日,湖南郴州市民在用蜡烛照明的罗家井农贸市场购买年货。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2月2日,湖南省郴州市涌泉小区居民排队取水。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2月8日,郴州市民在银行自动柜员机前排着整齐的队伍取钱。

  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下雪前,郴州市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叶健刚搬了新房子。他把父母从农村接过来住,本想让老人享几天清福,谁料想一场灾害,使老人和他一起陷入了困境。

  煤气灶、电炉都不能用了,他先是买盒饭给家人吃,后来他和妻子都参加抗灾。实在顾不过来,就去买了个煤炉。蜂窝煤却难找,市场价涨了五六倍,还是买不到。最后听说一个同事家还有点存煤,刘叶健半夜跑回家,带着父亲去向人家借。那一家住七楼,69岁的老父亲跟着他爬上爬下,搬了100块,用板车拉回家,累得满头大汗。

  不久,他的手机又欠费,去银行交钱却交不上,银行的电脑都瘫痪了。焦急之余,他想:我们的城市建设太脆弱了,一遇到风险,各种漏洞都暴露出来。相比之下,农村反倒好一些,烧的是柴,喝的是井水,家家存着粮食,大雪封路也不担心。此时此地,现代文明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

  任荣丽也目睹了公共设施瘫痪后的种种景观。29日,她和几家亲戚决定住到宾馆去。有的宾馆自备发电机,能供应热水,还能看电视。可是各大宾馆已然爆满,最后她舅舅塞了一包“芙蓉王”香烟给总台服务员,才订到一个房间。十二三平方米的房间,挤了20来口人,又有更多的亲友和邻居来“蹭”热水澡。任荣丽留心算了一下,最多的一天,来洗澡的有40多人,浴室里的水声全天都没停过。

  还有人拎着烧得通红的蜂窝煤炉来宾馆住,因为宾馆的电也带不起空调。另一名中年妇女则提着6个巨大的暖瓶,耍杂技般走在楼道里,说是用宾馆的电烧了开水,正要送回家里去。面对此情此景,宾馆的保安精神已濒临崩溃。

  1月30日零点15分,全城停电。人们不知道,郴州正面临一场重大危机。

  停电在预料之中,紧急预案已经启动,按计划执行就可以了。2点多,戴道晋离开抗灾抢险指挥部,打算小睡一会儿。合眼还不到半个小时,突然来了电话,说华湘化工厂可能发生大爆炸。

  这家距城区20多公里的企业直属原核工业部,冷库里存放着30吨化学引发剂B,这种化学助剂安全保存温度在-15℃左右,当达到-8℃以上时,就会自然爆炸,方圆5公里内的设施将会遭到摧毁性打击。而在这个范围内,居住着1万多人。断电使制冷设备停止运作,库内温度正逐渐向临界点攀升。

  “距爆炸还有多长时间?”戴道晋问。“6个小时。”形势危急!戴道晋一面通知相关部门,准备疏散群众,一面协调电业局,用“黑启动”方式,尽快给华湘化工厂输电。同时动用一切可用渠道,连夜寻找大功率发电机。10名民警随时待命,如有需要,就撬开电机商家的门,立即征用发电机。

  5点左右,一台100千瓦的发电机运到了。6点装机完毕,7点多开始发电制冷,其时距爆炸临界点已不足1个小时。

  1月31日(农历十二月廿四),是南方的农历“小年”。早上,郴州电业局3名中层干部组成的抢险队进山寻线。山里浓雾弥漫,不久他们就迷了路。看他们天黑还不回来,郴州市出动了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的几十人上山去找。2月1日2点,救援队是循着歌声找到他们的。当时他们3人紧紧抱在一起,用颤抖的声音高声唱:“团结就是力量!”

  在郴州出租车司机吴军(应其要求,此为化名)看来,最难忍受的不是饥寒,而是孤独。夜晚走在街上,路旁一扇扇黑洞洞的窗户像无数只盲眼,无神地望着天空。整座城像一片死寂的废墟。

  2月1日,吴军出车回到郴州燕泉路附近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楼道里伸手不见五指。他扶着墙,用脚探着楼梯往五楼的家里走。走到三楼时,忽然脚下亮了起来。一抬头,看见有一家门口站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拿着一只手电筒,正给他照路。直到上了五楼,他掏出钥匙开了门,光亮才消失。整个过程大约有两分钟,两人谁也没说过话。但是吴军忽然觉得,这个夜晚并不算太黑。

  2月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郴州。吴军说:“我特别能体会长途坐车的辛苦。在这样的天气下,路上很难保证绝对安全。总理也是60多岁的人了,真是不容易。他一来,我心里就踏实了。”

  大灾之下,人们最需要的是精神鼓励。《郴州日报》“无电办报”的行动在当地流传着。编辑们恢复了纸上编稿的传统,然后拿到一家小印刷厂,用原始的机器印刷。雪灾期间,没有一天停报。

  无线通信部分恢复以后,郴州宣传部门群发了大量“温情短信”,给市民鼓劲。中宣部、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台则把近7000台收音机捐给郴州,无偿发到群众手中。

  决战

  鼓舞

  孤城中的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1日,郴州三位市级领导先后失去“战斗力”:一位女副市长在检查供水站时滑倒,脊椎前骨骨折;一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京珠高速督导工作时,加油站顶棚突然倒塌,被碰成轻微脑震荡;指挥高速公路救援的常务副市长嗓子失声,下命令要用笔写。

  停电的日子太长了,对人的意志是一种严峻考验。5日下午,葛洪元来到永兴县境内的黄竹岭电力抢修现场。他最关心的是,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能不能让郴州百姓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用上电?

  打通塘溪至耒阳龙潭200千伏线路,成了保证郴州百姓春节能用上电的唯一希望。要完成这项任务,仅靠郴州本地的电力工人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全国电力系统打响了一场支援郴州的大会战。国家电网请郴州电网提供所需设备清单,然后将这张单子分发到全国各省网公司,哪家有什么就提供什么,不得迟疑。

  近万名外地电力援军先后从四面八方赶赴郴州。山间作业艰苦异常,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在输电线铁塔上一干就是几个钟头。肚子饿了,要么啃干粮,要么把盒饭用绳子吊上去,背对着寒风吹来的方向,胡乱吃上几口。身系安全带悬在半空中,有时“内急”,万般无奈,只能将尿撒在裤裆里,打湿的裤子一会儿就变得冰凉……

  6日凌晨,郴州电网终于与湖南主网联通。郴州部分城区可望当日恢复供电。

  然而,天黑了,还没来电,看样子“春晚”是看不成了。任荣丽和丈夫、女儿点着蜡烛吃完了年夜饭。城里的鞭炮已经响起来了,一家人决定,坐上丈夫的警车,出去巡逻。他们驶过了一条街又一条街。这个除夕尽管比往年冷清一些,还是不时有红红绿绿的烟花在空中闪现,女儿很高兴。

  大约晚上7点40分,忽然眼前的路灯亮了起来。“来电了!”一家人大叫。回到自己的小区,抬头看看,几座楼还黑着,这里还没有电。但任荣丽仍然觉得很幸福,她相信,黑暗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

  吃完年夜饭,吴军和妻子像前些天一样,早早就上床睡觉了。妻子怕冷,尽管没电,还是每天把电热毯插上,盼着什么时候会突然来电。他们已经等了12天了。

  烫!开始吴军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伸手一摸褥子,果然是热的,那种久违的温暖是如此真切。他一下子坐起来,打开灯,一片耀眼的光芒。看看手机,是晚上9点半。

  窗外已经人声鼎沸了。吴军说他这辈子都没那么兴奋过,他捧着妻子的脸亲了又亲。

  突然,灯又灭了。吴军的心沉了下去。灯又亮了!他不再说话,就和妻子并肩坐在床上,死死盯着电灯。又亮,又灭。吴军觉得那闪烁的节奏就像自己的心跳。

  终于,电流稳定了。在吴军看来,那盏普通的电灯发出的光彩比初升的朝阳还要美丽。

  光明真的来临了!历经大灾洗礼,还有什么能挡住郴州人民重建家园的脚步呢?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李柯勇 苏晓洲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