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5月15日,皇家空军一架“勇士”轰炸机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岛投下了英国第一枚氢弹,行动代号“铁锚”。从今日看来,“铁锚”计划是英国的一次重大胜利,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核试验刚好发生在苏伊士危机之后不久。在核威慑还是一国军事战略柱石的时代,这些试验表明英国已经拥有了真实可信的核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英国人恢复了英国的荣誉和地位。
“蓝色多瑙河”为“铁锚”蓄势
早在二战结束以前,英国就已经开始考虑未来的武器及其投放方式。1945年7月,一个委员会专门向政府就原子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进行了报告。在报告公开两周后,美国就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一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升起了蘑菇云,二战也随着日本迅速投降而宣告结束。1946年7月,英国空军参谋部发布了代号OR.001的方案,要求开发“应用核裂变机理”的炸弹,次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作出决定,研制原子弹。
战后开始的冷战使得大规模军备研制很快拉开了帷幕。1949年,英国订购了维克斯“勇士”轰炸机之后,很快相继开发了阿弗罗“火种”和汉德雪-佩季“胜利者”两种战略轰炸机。由于这三种轰炸机的名称均以V字母开头,因而宣告了皇家空军3V战略轰炸机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英国也在积极进行原子弹的研制。1952年11月,英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128千米的蒙特贝洛群岛的水下成功爆炸。英国人马不停蹄,一年之后的1953年11月,第一批自由落体核航弹“蓝色多瑙河”交付驻威特灵的皇家空军轰炸司令部。
此后3年多的时间,轰炸司令部指派联队指挥官约翰·罗兰茨领导专门小组,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使之对核武器的科学技术、后勤和储备以及训练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英国这一系列核练兵活动的顶峰,就是1956年10月11日第49轰炸机中队的“勇士”轰炸机在南澳大利亚马拉林加的演练中成功投下了一颗“蓝色多瑙河”实弹。
1955年后期,英国政府决定发展比千吨级原子弹威力更大的聚变核弹。1956年3月,英国在埃塞克斯霍恩切奇组建了第160联队,指挥官为空军少将威尔夫·奥尔顿,行动定名为“铁锚”。
为了进行这次意义重大的试验,英国选择了夏威夷以南1932千米处的圣诞岛(现在叫做基里蒂马蒂)作为工作基地,把圣诞岛东南587千米处的一个小岛——麦尔登岛选定为靶场和记录区。参加这次试验的除皇家空军轰炸部队外,皇家海军负责将超过10万吨的给养和物资运送到位,并出动“斗士”号航母以及“纳尔维克”号指挥舰。陆军工程兵负责建立跑道以及圣诞岛上的各种基础设施。
第49中队的“勇士”轰炸机执行氢弹投放任务,该中队指挥官是肯·赫伯德。此外英军还安排装备“堪培拉”B6的第76中队负责在爆云中采样;装备“堪培拉”PR7的第100中队负责执行高空测风、拍照以及运送器材等工作。海岸司令部还提供了206和240两个“沙克尔顿”中队,负责气象观测、海洋搜索和照相。第22中队的直升机也参与了行动,用来进行杀虫喷洒作业,否则参加试验的英国人根本无法在这荒岛上栖身。最后,还必须控制从英国本土到试验区的所有沿途集结点。
核战先锋160联队移驻圣诞岛
11月,第一架经过特殊改装、全身涂成白色的XD818号“勇士”抵达威特灵。不久,又有四架“勇士”先后抵达。赫伯德和他的机组进行了一系列紧张训练,还协同“斗士”号航母检测指挥程序,并在模拟器上进行各种训练。最后赫伯德选定了四名机组人员协同自己执行“铁锚”计划,其他人作为后备人选。
按照“铁锚”计划的要求,8架“勇士”接受了大幅度改装,同时,英国人也在对热核装置的样机进行检测。他们认定,只有一种炸弹具有合适的尺寸和弹道来投放热核装置——“蓝色多瑙河”。
到1957年2月,第160联队已经移驻圣诞岛,“沙克尔顿”和“堪培拉”等飞机已经开始收集相关的气象信息,以便建立当地的气象档案。3月3日,赫伯德驾驶第一架“勇士”离开威特灵飞往北爱尔兰埃德尔格罗夫,在那里着陆加油后,又起飞前往拉布拉多的鹅湾,然后经由加拿大纳姆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特拉维斯空军基地到达了火奴鲁鲁,最后于3月12日抵达圣诞岛。3月19日,第四架也是最后一架飞机抵达圣诞岛。
此后几个星期,全部机组人员都在圣诞岛的试验场上反复进行投弹训练,4月5日,这一阶段训练宣告结束。第二天,机组们开始实战性演练,在麦尔登岛上投下了装有测距装置的教练弹。演练严格按照实际投放时的程序进行,四名机组人员在“纳尔维克”号的指挥下进行了全套投弹程序的演练,“斗士”号航母则用雷达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监控。此后三周,机组人员又进行了完整的飞行投弹训练,以便检测武器上的电子装置,确保武器能够在2400米高度上空爆。
最后阶段的合练开始了,许多海上和空中支援部队都参加了合练。与此同时,武器专家和技术人员也对即将投放的核弹进行最后的准备和调试。5月11日进行了最后一次合练,效果令人满意。至此,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铁锚”计划给了英国安全感
1957年5月15日当地时间7时50分,赫伯德和他的机组人员登上了XD818号“勇士”。一小时后,热核炸弹上的电池线路接好。9时整,XD818滑跑起飞,开始执行英国首次热核武器投放任务,行动代号“脆花岗岩”。
天气状况良好。XD818起飞50分钟后即抵达了会合点上空13700米处,米利特中队长及其机组驾驶XD824号“勇士”作为备份机跟随其后。“勇士”的驾驶舱内已经安装了防强光隔板。赫伯德离开会合点后,在目标区上空进行导航飞行,以检查多普勒导航设备的精确性。此后,赫伯德又进行了一次模拟路线飞行,然后转向顺风进入目标区,准备投弹。
赫伯特把飞机调整到203°航向,速度保持在0.76马赫。广播里传来了轰炸瞄准手阿兰·沃什布鲁克最后给赫伯特发出的按下投弹按钮的指令。10秒钟后,计算机启动了炸弹投放装置,当时的时间是10时36分。
几分钟后,三架“堪培拉”抵达爆炸区域,在判定环境达到安全标准后,第一架以16400米高度穿越蘑菇云,随后第二架从稍低的下方进入蘑菇云。这两架飞机采集了大气和尘埃样本后,立即飞往圣诞岛。在那里飞机和机组人员进行了彻底洗消。采集到的样本被取出,盛放在铅制容器中,装上了一架“堪培拉”PR7,立即经由火奴鲁鲁飞往英国本土,于24小时后抵达。
11时55分,XD818成功返航降落在圣诞岛,科学家们火速登上飞机,取下了所有试验记录仪器,开始相应的数据整理工作。当晚,英国人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庆祝仪式,赫伯德和他的机组人员被邀请连续出席数个餐会,受到许多高级官员的接见。
“铁锚”计划还没有完。5月31日,第31中队指挥官戴夫·罗伯茨和他的机组人员投下了一颗绰号“橙色预兆”的大当量原子弹;6月19日,第19中队指挥官亚瑟·斯蒂尔及其机组投下了一颗当量20万吨、绰号“紫花岗”的原子弹,为“铁锚”计划画上了句号。
“铁锚”系列行动后来又在圣诞岛进行了三次,分别被命名为“铁锚X”、“铁锚Y”和“铁锚Z”。此后的16个月中,英国又先后在圣诞岛投下了四颗百万吨级的核弹,执行这些投放任务的仍然是第49中队的“勇士”们。最后一次投放是在1958年9月11日。当年年底,在圣诞岛担负核试验任务的英军开始撤离。
如今,XD818号“勇士”保存在英国考斯福德皇家空军博物馆的冷战特展中供人参观,经常有人在它面前驻足沉思。
杜平洋/文 据《兵器知识》
1963年8月5日,美、苏、英在莫斯科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