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雪在飞、雪在飘、雪在冻,一如非典和10年前的特大洪灾,桀骜不驯的大自然再次露其狰狞。我们纵然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却无法稀释心中的悲情,为了在记忆中永久定格人与冰雪斗争的场景,世代记取这场灾难——我们,还是建起一座“暴雪纪念碑”吧!
这座碑上,首先要镌刻人类敬畏的自然法则。暴雪提醒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大自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考虑得更充足、更充分,把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公共应急预案做得更细致、更前瞻、更周全。
此次灾害,损失最惨重的地区并非原本天寒地冻的北方,而是冰雪较少光顾的南方省份。暴雪以另一种方式,检测出这些地方应急体系的软肋。如今响彻于暴风雪中的,是抗灾救灾的制度集结号,是社会的总动员,包括军人在内的千万人奔赴铲冰除雪第一线,各级民政部门紧急调拨御寒棉衣和救灾专款,国家电网公司要求重点线路“每一基杆塔都要有人值守”……伫望必胜结局,我们不能忘却反思,要使自己在灾难中走向成熟,只能把灾难当成镜子。
这座碑上,尤其要铭刻那些过早凋零的生命之花,以及他们曾经拥有的姓与名。天灾是人类共同的悲剧,20多人殉难于这场暴雪,以生命承担了悲剧中的不幸,令众生黯然神伤。而湖南电力系统在为电网除冰中以身殉职的5位年轻烈士,则使这个被很多人视为平淡的生命空间瞬间被激活,重新燃起职业激情和人生活力。
在网上,一首名为《承担》的悼念诗歌引来泪雨纷纷——“我相信他们是有翅膀的/他们的飞翔比暴风雪更高/停在59米高的铁塔上,他们却不是栖息的鸟儿/年轻的意志在拍打供电线路上的覆冰/零下4摄氏度的声音让空气震撼。”这些弥漫于网络内外的感动需要凝固,这些在抗击灾难中激发出的集体认同感需要传承,我们还是将其全刻入石碑或者心碑,并浸润进生命吧!
正如2003年抗击非典、1998年抗洪中激发形成的顽强精神,成为伟大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此次亿万人在战雪灾抗冰冻中表现出来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也将刻进历史记忆,化作民族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
我们应该建起这样一座“暴雪纪念碑”,以此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张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