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前考进南京九中高中时,薛亢以579分的成绩在全校排到第96名,算是中等偏上。两年半时间过去了,薛亢交出了一份当时老师们都没想到的答卷。高三次次考试都是文科的年级第一。放假了,他带回学校一个好消息,在南京大学强化班的考试中,他以全省文科排名第二被录取,超过录取线51.1分。
底气足,南大考题没难倒他
2007年12月,薛亢递交材料报南大强化班。“笔试考语数外三门,我大概三门都考了110分左右。”薛亢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考语文,题量不多,却考出了考生的理解力、表达力和知识储备。
面试时,老师核对了编号后开始挨个发问。“第一个老师用英语问一些我的个人情况,比如多大了,平时爱好什么,看什么书。”这对薛亢来说很简单。“第二个老师问我对南大强化班的了解,我一直向往南大,对匡亚明学院也比较熟悉,很顺利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两个问题下来,薛亢发现面试并没想象中那么难。“老师问我的志愿是什么,我说是法学,老师接着问我中国历史上的法治与人治问题,这是我的长项,于是好好发挥了一下。”整个面试只有短短10分钟,但薛亢最后的面试分超过76分。
“唤醒”动力,从中等生到优等生
薛亢高中进校时是第96名,第一个月月考就考到了年级第19名、第二次月考年级第二名。几个月的时间,薛亢进步飞快。“其实我是找到了动力,动力就是中考失手。”初三时,薛亢想考南师附中,结果中考失手。这次事件让他压力很大,他下决心要在高中好好学习。
薛亢说,高中三年,最苦的就是前两年,当时要学9门课,而且又和自己较着劲,一定要考到最好。由于前两年基础比较好,高三就学得很轻松。
经验:上课多插话 课后多做题
“要多做题,要有题量的积累才能有反思和总结,才能提高。”薛亢的这个经验似乎和别人不太一样。其实,他指的多做题是指除了老师布置的题目之外,自己再找些高考真题来做,并且把不会做的拿出来与老师、同学讨论。薛亢在家时基本都是做自己选择的习题,买一本做一本,不会买一堆回家又不充分利用,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是利用在校时间完成。
“他上课喜欢插话,而且很精彩。”班主任邵老师很开通,薛亢和别的同学上课时接老师的话茬从不会挨批。“我觉得如果不与老师互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浓,而且很容易走神。”快报记者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