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抗雪灾总动员·反思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雪灾面前,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一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3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暴雪堆起今年第一个大型公共危机,无论政府层面还是每一个人
雪灾面前,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一些
  当道路终于开通、车流逐渐涌动时,车里人兴奋地享受着“突围”的感觉;而同时,高压之下的政府部门也经历了一场“突围”大战。

  一场大雪,覆盖住了很多,却充分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温暖和智慧。

  然而,这场灾难还没有过去,暴雪还会再杀一个“回马枪”。趁着这个喘息的空隙,我们不妨来一次“小结”。作为政府部门,“以变应变”、随时调整完善应急预案将会带来更多收获;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也是同样。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一些;我们还能做得更细一些;我们还能想得更远一些。

  ■他山之石

  国内外如何应对

  突发灾害性天气

  政府的总体表现值得充分肯定

  29日,大雪初停,街上的人和车立刻明显增多。下午,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也去超市买了些食物。连日来,他天天关注着雪情的进展、媒体的报道。从一位普通市民对雪灾的感受出发,他说自己愿意充分肯定政府在这场大雪中的总体表现。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来说都是个严峻的考验。江苏从上到下,各地、各部门反应很及时,做了大量的应对工作。”田伯平说,至少有三点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一是尽管大雪压境,但社会没有出现混乱现象,整个城市比较稳定,社会秩序总体运行正常;二是全省保障供应工作及时跟上,物价未出现异动和大幅度上涨;三是尽管大雪给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不便,但没有出现破坏性的影响。“这与政府及时采取了多重有效措施密不可分,应该充分肯定!”

  作为一名专家,田伯平则认为,这次雪灾的考验对现有的应急预案而言只是一次大练兵,效应还远没有发挥到最大化。田伯平曾经参与了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工作,对照预案在这次雪灾中的“表现”,他认为完全还可以做到更好。

  和他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润华会计师事务所主任马茂明。亲身经历了“雪中大堵车”的马茂明起初想的是“怎样才能不堵”,接着又想到了从生产到生活一系列问题,怎样才能把影响降到最低?

  交通瘫痪时,启用替代运输线

  田伯平手中正在做一个交通现代化的研究课题,这几天的大雪促成了他更多的思考:“为什么在突发事件面前,交通运输系统会变得如此脆弱?”大雪封路,进出城几乎是“天下第一难事”,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火车。交通基础设施一直是财政重点投入对象,按理说不应该这么脆弱。一旦交通受到影响,不光是简单的“出行”,还将牵连到煤、电、油、食品等一系列生产生活物资的供应。怎么办?田伯平给出一个建议,可以学习北欧等国家的经验,这些地区经常下大雪,而当雪情严重的时候,替代运输线立即启用,可谓常备无患。

  车辆滞留时,警车带路“引流”

  27日,马茂明委员从姜堰返回南京,原本只需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花了十多个小时,一路上他都在观察往返双向的路况。“自泰山新村等着上宁连、宁洛高速的大卡车、大客车密密麻麻排成长龙,约15公里;由龙袍至长江大桥也是一条长龙,都排在那儿熬风、熬雪、熬夜。”最让他感慨的,是在风雪中一站几个小时的交警,“他们的衣服都湿了,脸色冻得铁青,真是非常不容易!”

  感慨之余,他不免想到,封路自然是必须的,但是“安全”的效果达到了,大量车辆和旅客滞留的难题却出现了,职能部门的行政成本也增加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如果辟出一条安全通道,是不是可以让车流起码能‘动’起来?当路面积雪不是那么太严重时,是不是能在严格控制车辆进入高速频率的情况下,依次放行?”

  与马茂明的提议类似,正在南京开人代会的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秦剑平则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引流”的做法:南通市公安局派出多辆警车在高速公路入口附近负责领路,将车辆分成约20辆一排,跟在后面统一以低速缓缓引入高速,这样既解决了车辆滞留问题,又保证了安全。

  扫雪问题,公共利益高于一切

  “扫雪是最迫切的任务,但最忙的好像只是政府。”田伯平说,在扫雪问题上有“步调不一致”的现象,社会动员系统显然缺位。尽管政府部门早有各家自扫门前雪的规定,但也有相应的罚则并开出了首张罚单,但与多年以前的类似灾情相比,全社会的状态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无论单位还是组织,很多都是原计划行事,似乎扫雪只是市容的事情。“说到底,这体现的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如何处理的问题。”田伯平说,在公共危机面前,公共利益应该放于更高位置,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是全社会自发应对公共危机,这种主动性值得学习。

  地铁、公交可以延长一点时间

  雪灾发生后,大量私家车主换乘公共交通出行,地铁、公交出色地承担了城市交通“顶梁柱”的职能。不过,要是它们的运营时间再延长些就更好了!连日来,快报的96060热线接到多个读者来电,提出这样的建议。特别是一些上晚班的人,平时正好来得及赶乘最后一班车,但在大雪天气行走不便,往往就因为几分钟的时间就错过了回家的机会,“哪怕多等十分钟也好!”

  该放假的时候可以放假

  根据雪情,省市政府及时发出了停止师生返校的通知,受到一致称赞。这让一些上班族也在感叹:“我们要是也能放个假就好了!”对此,马茂明委员的建议是,适当放假有利于减缓交通压力。前两天雪情严重时,他给所里的员工们一个很好的“安慰”:可以不用来上班,实在有重要事情处理,下午3点前赶紧回家;在外地做项目的员工不要急着赶回来,“这几天我们不考勤!”

  田伯平研究员则认为,适时放假还有利于保障群众人身安全。“周一是工作日,看到那么多人在上班路上摔跤,有的还骑着自行车或助力车,真是很不安全。”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行业,适当放一两天假,不但能解决交通安全问题,还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更多的“以人为本”的温暖,何乐而不为?

  还能做得更好一些

  昨天,环卫部门在南京凤凰西街铲扫路面的积雪快报记者 唐伟超 摄

  多备防灾物资,有备无患

  南京市区的高架桥能够及时畅通,少不了一个“幕后英雄”——铲雪车。10年前,南京花150万元将它买来,但也闲置了10年,如今终于派上用场、大显身手,对付厚厚的积雪和冰冻势如破竹。另外,吹雪车的功劳也不可小觑。不过,在连续强降雪的袭击下,“英雄们”明显有点应付不过来——需要清理的道路太多,而车辆太少。甭说这些“大家伙”了,就是防滑链这些多年前车辆必备的“小东西”,也不是想有就有的,正如省政府一位官员感叹的那样,“以前车子冬天上路都备有防滑链条,现在刀枪入库,没了思想准备。” 作为必须的应急物资,如果多备一些,不也就更多一份从容吗?

  应急服务系统有待完善

  一名出生才20天的婴儿被困雪中,不巧却又生病了!交警抱着他徒步8公里寻找医生……这个消息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且从中也不难看出,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我们的应急服务系统还有待完善。这个时候,要是能有个应急救援的“绿色通道”该多好!

  马茂明委员被困高速公路上时,看到一车接一车的旅客在忍饥挨饿,他想,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应急服务队,给大家送点食品、送点水,肯定比什么都强!

  田伯平研究员在外出购买食物时,同样想到,那些居住比较远、行动又不太方便的居民滞留家中出不来,能否把一些设施用品就近提供给他们?如果雪灾持续更长时间的话,这些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其实,在2006年实施的《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中,明确“发生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要及时对现场和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组织开通应急救援“绿色通道”,负责交通工具的保障,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的紧急输送。”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落实,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对危机应该成为一种常态观念

  暴雪堆起今年第一个大型公共危机,以千钧重担挑战我们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今后,这样的危机和考验还会更多!”田伯平研究员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卫生危机等会更加频繁地出现。从政府层面而言,这将是考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必须更高水平地组织群众应对危机、化解危机;从个体层面而言,亟待加强群众的风险教育、危机教育。“无论如何,应对危机应该成为一种常态的观念。”

  快报记者 郑春平

  还能做得更细一些

  还能想得更远一些

  天有不测风云,暴雨、暴雪、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不可避免。在恶劣天气面前,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套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灾害天气,及时启动预案保障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

  [国内]

  暴雪:公交和出租车须确保运营

  去年沈阳市3月初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风雪,沈阳市政府立即启动气象灾害紧急预案,在交通出行上,要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营运保证正常运营,为保证除运雪工作,3月5日,除特种车辆及除运雪车辆外,其他一切车辆禁止出行。

  为了加快除运雪工作,保证交通畅通,沈阳市政府还决定,3月5日,除保证市民基本生活和城市运行的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外,其他单位全部放假一天。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调整课程安排,停课一天。

  暴雨:北京延长公交、地铁运行时间

  2004年7月,北京遭遇了暴雨天气,市内60多处道路出现沉陷。北京市交通委紧急出台应对措施,在遇到紧急汛情时,允许地铁采取甩站、及时疏散乘客等紧急措施,确保乘客安全;根据地面的交通情况,适时延长地铁运行时间,保证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在公交车方面,要求遇到暴雨天气,公交车要根据路情及时调整线路,延长运营时间,保证市民安全回家。

  台风:停止上班上课

  2005年9月,强台风“泰利”直接撞进台湾陆地,受台风影响,台湾各县市除金门县外,9月1日全部停止上班上课。按照台湾有关规定,只要暴风半径4个小时内,可经过地区平均风力到达7级以上,或阵风达10级,就可放台风假。

  2007年9月,台风“韦帕”袭击浙江,为了确保全省师生人身安全,浙江省教育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省所有学校停止一切集体活动,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绍兴、舟山6市中小学在9月19日停课一天。

  [国外]

  高温:医院昼夜接待病人

  2000年7月中旬,土耳其居高不下的气温继续升高,部分地区的温度已超过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高纪录,高达45℃。土耳其政府宣布7月13日和14日全国放假两天,所有高温区的医院都处于“紧急状态”,昼夜接待受酷暑影响前来就诊的病人。

  暴风雪:俄政府建议企业为员工放假

  2007年3月,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遭遇了130年来最强烈的降雪。各主要居民点之间的道路交通全部中断,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政府决定当地中小学生从3月4日开始停课,并建议企业为员工放假。快报记者 陈英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