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白局入围国家级非遗,白局老艺人们特别激动。徐春华老艺人说,香港的电影《三笑》用的都是南京白局的曲牌,拍出来年轻人就很爱看,可令他们担忧的是,这些技艺都在60多岁人的肚子里,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创新了,希望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去发扬光大。
会唱的都是白发老人
“现在能上台表演、能做传习工作的白局老艺人只有6位了,其中还包括2名琴师,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已经70岁开外了,年纪最小的也有60多岁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提起目前南京白局的传承状况很担忧,“多亏去年‘南京白局新传人传习基地’正式成立开课,云锦研究所的20位年轻织工跟随6位老艺人学艺,到现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结束,有10多个年轻人已经可以上台展示了。希望在3年后我们可以再看到南京云锦昔日边织边唱的盛况”。
希望给白局一个“场”
徐春华提起白局的前景非常着急,她说:“白局的剧目失传的太多了,我们急啊!但我们没办法,我们老了,没这个能力创新了。”现在最需要做的有两点:一是抢救,抢救白局的曲牌、剧目,年轻人只能把这些都接收下来了,才有可能发展;二是发展,相对来说白局的节奏还是慢,年轻人不太能接受,希望懂音乐的年轻人能在不失白局风味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老人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让白局上电视,其实白局很贴近生活,不需要太多演员和行头,昨天南京发生了什么事,今天一两个人就可以用我们南京话边说边唱,表演起来,其实像那个电视节目《老吴韶韶》不就是用南京话说新闻嘛,希望电视台每天给白局10到20分钟,用白局来说唱新闻……要让年轻人喜欢首先就要给白局个机会,给它个“场”来展示,像苏州评弹到处都是场……
快报记者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