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记者眼前的小李,一年前还过着无肠生活,连口水都不能喝。如今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专家们的治疗下,已经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躺在病床上的韩瑞(化名)面色红润,这个曾经因为小肠坏死被医生一天下了5份病危通知书的小伙子获得了新生。这两例“小肠移植手术”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自1994年来做的第13、14例小肠移植手术,这也标志着小肠移植手术和肾脏和肝脏移植手术一样,可以在临床大规模运用,这在全国也尚属首次。昨天,该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李宁对外宣布,计划每个月做一例小肠移植手术。
7年前的冲撞留下后遗症
今年22岁的韩瑞,山东济南人,在上初二的时候,在操场上跑步时他和一位同学冲撞在一起,由于跑步的两人都来不及止步,韩瑞的腹部重重撞上了同学的膝盖,当时就痛不欲生,经过医院的医生治疗,韩瑞的脾全部切除。一晃7年过去了,去年中秋节,韩瑞因为一时高兴,多吃了东西,第二天就感到腹痛胃涨。韩妈妈赶紧带着韩瑞来到了当地最好的一家医院,面对韩瑞的这种病,当地医院的医生直摇头,建议转到南京军区总院普外科,兴许还有希望。
一夜下了5份病危通知书
怀着一线希望,韩瑞的父母带着他连夜从山东赶往南京。2007年9月30日晚上,韩瑞在到达急诊室的时候,已经是处于休克状态,生命的迹象越来越弱。韩瑞的母亲回忆说,“那一天晚上我们收到了5份病危通知书,我和他爸都瘫了,也不知道儿子能不能救活。”当天晚上给韩瑞做急诊手术的李元新教授告诉记者,在手术台上,发现韩瑞的小肠全部坏死,必须先进行小肠切除手术,在手术之后韩瑞不能吃任何东西,依赖静脉营养维持生命。
平安夜进行小肠移植手术
2007年12月24日下午5点,人们都沉浸在平安夜的喜悦中,韩瑞在经过2个多月的术前准备后,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由普外科主任李宁主刀。
9个小时过去了,当手术组的成员们看着已经开始自主蠕动的小肠都松了一口气。12月25日凌晨,李宁主任从手术室里稳步而出,手术成功了,韩瑞在平安夜迎来了新生。
李宁告诉记者,这次小肠移植手术总结了之前手术的经验,借鉴了全球最顶尖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小肠移植中心手术外科技术和术后抗排斥、抗感染综合处理技术,使得病人恢复异常迅速。手术后4天,病人就可以从移植小肠中给营养了,手术后第15天,他就开始吃饭了,术后18天,韩瑞就迫不及待地借了6本武侠小说,一口气看完,到第26天,韩瑞就彻底摆脱静脉营养。
看着韩瑞这么好的恢复效果,李宁表示,他将出资让韩瑞参加世界器官移植人运动会。
小肠移植进入临床常规治疗
小肠是所有器官移植中难度最大的,小肠集中了人体60%的淋巴细胞,排斥性非常强,移植手术后造成的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发生率高达90.5%。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黎介寿院士就开始主持“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课题研究。从此,走上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去年8月和12月,该院的普外科研究所连续做了两例小肠移植手术,都获得了成功,治疗手段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意味了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小肠移植手术可以进入临床常规治疗阶段。
哪些人群需做小肠移植手术
黎介寿院士介绍,有两种人群适合做小肠移植手术,一是小肠功能丧失,保留结肠在30厘米以下的患者,第二种就是,假如结肠不完整,小肠少于50~75厘米的患者。
黎院士说,一般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小肠移植手术之前都走了很多弯路,如果单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最后会导致肝脏功能的严重损伤。黎院士建议,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尽早做小肠移植手术。
通讯员 龚怡 高铭华
快报记者 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