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环球360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31岁的他引爆全球股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31岁的他引爆全球股灾?
连环暴跌风潮席卷全球股市 美国感冒了,世界会咳嗽但不会得肺炎
连环暴跌风潮席卷全球股市

美国感冒了,世界会咳嗽但不会得肺炎

本周,“恐慌”一词在国际新闻中频频出现。不过,引起人们“恐慌”的既不是海啸也不是地震,而是股市的剧烈震荡和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世界经济真的要下滑吗?美国采取的紧急刺激方案能见效吗?有分析说,由31岁的科维尔引发的兴业银行欺诈案,是全球股灾的罪魁祸首之一,事实真是如此吗?

31岁的他

引爆全球股灾?

  大起大落的一周股市

  1月21日,本周一,一场席卷全球38个股票市场的惨烈下跌让各地股民尝到了恐慌的滋味:印度股市基准股指暴跌7.4%,日经指数下跌3.9%,香港恒升指数急挫5.5%,创下“9·11”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随后开盘的欧洲股市也是跌声一片,跌幅达6%。只有美国股市因为假日休市一天,勉强躲过一劫。

  尚未从“黑色星期一”中回过神来的全球股民,很快又遭遇更加惨痛的“黑色星期二”。日经指数再挫5.6%,两天缩水3690亿美元,相当于半个韩国的经济规模;印度孟买证交所跌停。中国香港股市一天蒸发1.5万亿港元,中国内地A股市场两天内蒸发3.9万亿人民币。从华尔街到香港,从法兰克福到巴黎, “撤退!”之声弥漫。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美联储出手救市上。

  终于,在周二美国股市开盘前一小时,突然传来消息: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这是1984年以来美联储的最大幅度单次降息,无疑是一针剂量不小的强心剂。当日,美国股指依然下跌,不过跌幅开始收窄。亚太股市和欧洲股市周三大翻身。恒生指数暴涨10.7%,一举收复24000点大关。

  一周下来,全球主要股市陆续收复失地,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还出现了新年以来的第一个上涨周。然而,坐过一次“过山车”的股民们没敢掉以轻心。人们怀疑市场真的会稳步向上吗?美联储的救市真的能遏制经济下滑的势头吗?就在人们为美国经济担心的时候,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的曝光又让人们对银行业的脆弱信心再遭重创。

  兴业银行欺诈案暴露金融风险

  杰洛米·科维尔,31岁,法国兴业银行期货交易员。据兴业银行披露,过去一年间,科维尔共投下500亿欧元进行欧洲股指期货交易,给公司造成49亿欧元的巨额损失。这位年薪不足10万欧元的交易员利用他对后台电脑的熟练掌握,持续以虚假买卖,为即将到期的合约转仓,结果令持仓额越来越大。对于这家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的银行而言,这一金融史上最大的欺诈案可能是致命的。不过,令外界倍感困惑的是,兴业银行上周五即已发现科维尔欺诈一事,20日就已将他停职,却在23日才对外公布这一消息,就连法国总理也是23日才得知此事。而在此前的21日,也就是“黑色星期一”那天,兴业银行把科维尔留下的头寸全部处理完毕。分析人士猜测,兴业银行的大量抛售也许也是全球股灾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位职级不高的交易员真的能造成那么大的损失?这个已经曝光的事件后面还隐藏着什么更深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巴黎金融业资深人士克鲁扎特对此事发表看法说:“我已经在金融领域工作了25年,科维尔这种事实在是太荒谬了。想想一个交易员能动用500亿欧元,比兴业银行的总资产都多,比法国的财政赤字也要多,银行管理层居然没有察觉,这种解释不可思议。”而《金融时报》也发表社论道,“兴业银行发生的问题是银行业总体危机的一个症状,这就是金融机构对新奇的金融工具倍感兴趣……只要人性不变,而交易者又会因为盈利受到奖励、赔钱而丢掉工作,那么,欺骗风险永远都会存在。”

  很多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兴业银行欺诈案再次暴露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和衍生部门的监管漏洞。不过,就像英国《金融时报》社论所说的那样,只要人的贪婪之心不变,这种事情很难避免,因为多数人都有这么一种心理:自己将成为赢家,而其他人将承担风险。其实,美国的次贷危机之所以殃及金融业,给花旗银行、美林证券等大公司造成巨大损失,也是因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乃至泛滥,再加上许多美国人投资这些产品,所以这场危机又波及到了个人收益,影响到了支撑美国经济的个人消费。那么,美国经济是否会步入衰退,或者是否已经步入衰退,美联储的降息以及美国政府的减税政策是否管用?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走向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美国经济在走向衰退吗

  在美联储降息救市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试图恢复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保尔森表示,“我们的经济结构是好的,长期来看,经济的基础领域是健康的。”但《华盛顿邮报》反驳说:即便利率降到更低,也不可能扭转次贷危机造成的信用紧缩的局面,这就像一大勺糖也不可能让药变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彬表示,“我想降息对于缓解美国经济衰退是有一定帮助的,但仅仅是不让这种衰退放大而已。美国面临物价的压力,油价、粮价,还有进口商品价格,这些会带给它通货膨胀的危险。有可能降了息之后,物价还是在高位上,但经济增长还在一个低位上,可能形成一定的滞胀。

  这种20年前曾在里根执政初期出现的经济风险如今又若隐若现。一方面美元贬值、物价上涨,一方面经济停滞不前。加息还是降息?中央银行面临两难选择。摩根斯坦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认为,本次美国经济衰退有两个触发因素——美国房价泡沫的破裂和信用泡沫的破裂。降息很难让这两个市场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而且美国经济严重依赖金融资产,增加流动性可能产生新一轮的泡沫。不过,还有一种看法更为宏观。这场危机既不是金融脆弱性的结果,也不是央行重大错误的结果,它是全球宏观经济失调的结果。

  在英国经济学家沃尔夫看来,美国人和美国政府长期举债度日才是这场危机的关键。近年来,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一直保持在高位,而来自石油出口国、亚洲新兴市场和少数高收入国家的资本盈余大举流入美国,支撑了美国人入不敷出的高消费和股市的火爆,同时也托高了资产价格,尤其是住宅价格。结果泡沫一破,大厦将倾。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金融动荡更多源于心理恐慌,美国经济并未衰退。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表示,“唱衰美国经济脱离了美国经济的现实。从GDP的总量来看去年已经发布过的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是一个正增长。即便第四季度是0.5%或者0.1%的增长,全年仍然是一个净增长。所以没有出现经济衰退。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是好坏掺半,而更重要的是美国人自己在炒作,自己给自己的经济在作秀,这个作秀就是使未来自己的调整更主动。”

  对美国经济是否步入衰退,专家们还有不同的看法,不过美国经济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而在2008年这个大选年,这个话题在美国国内显得极其敏感。1月18日,刚刚结束中东之行的美国总统布什很快宣布了总额为145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也很快与布什达成一致。在这一当口上,谁都不愿承担阻碍经济的骂名,因为事关生活质量的经济是正在进行的美国总统竞选的第一议题。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认为,从目前布什政府包括共和党的角度来看,它在低端客户上进行了很多减免,进行了很多救助,跟政治选举的选票是有直接关联的。每年的上半年,美国的经济或者市场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今年美国的经济一反常态年初就开始炒美国经济不行了,美元汇率不行了,原因是下半年要举行总统选举。

  政治第一在当今的美国经济和金融当中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的动向,因为经济和金融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和希拉里对此心知肚明。奥巴马表示,“除非我们立即刺激经济,否则美国就会陷入严重衰退,所以刺激经济是头等大事。”希拉里说,“总统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并不足够,它规模太小,时间太晚,而且没有给备受能源与其他价格上涨打击的人以足够的钱。”

  也许是看到共和党江河日下,传统上偏爱共和党的华尔街财团和金融大亨今年却打破惯例,为民主党人签发了助选支票。评论家认为,在大选年这个重要政治周期,美国各方政治力量都有夸大衰退风险的冲动:这既是为了让全球资金为次贷危机接盘,也是为了便于推出自己的“政策牛肉”。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感冒,世界打喷嚏”这样的说法还成不成立呢?这一话题成了本周达沃斯经济论坛讨论的热点。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

  1月23日,一年一度的达沃斯经济论坛热闹开场。与往年不同的是,一份针对全球顶尖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他们对世界经济前景的信心6年来首次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彬表示。“美国经济毕竟很多年一直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如果它的经济放缓直接会带动对全球需求的减少,包括对东亚、对欧洲、对日本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外部需求在减少。不过,本届年会对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给予了特别关注。

  “这是人们首次看到美国陷入衰退时,世界上还有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增长引擎。”印度贸易部长纳特的话被广泛引用。德国《商报》评论说,美国感冒,世界会跟着流鼻涕,但不会得肺炎。

  李彬表示,“美国减少了需求,短期内对咱们的需求面是一个冲击。但是我觉得对中国不见得是一个坏事。过去的模式就是美国出现消费,然后我们在这边生产,然后维护增长。现在美国消费在减缓,如果说咱们的医疗、环境、卫生、教育、公共交通这些部门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资源如果流入到我刚才提到的部门,其实对中国的结构问题改善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

  本周我们还获得另一个消息:经济学家林毅夫有可能被任命为世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当中国人登上国际金融组织的高管位置时,全球化从另一个方面走进我们的生活。再联想到A股前几天闻风而动的大跌,全球化真是从方方面面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利弊互见,我们来共同把握吧。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