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封面江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体检要测艾滋
· “寒假特训营”吸引尖子生
· 六凶嫌全落网
欠薪基本发完
· 徐州:大雪映现百年煤都蓝天声画
· 江苏电煤仅够用四天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2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徐州:大雪映现百年煤都蓝天声画
  2008年的第一场大雪刚刚过去,记者来到徐州,发现这座因煤而兴的古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洗却了遮蔽百年的煤尘,呈现出“煤都无煤尘,市区无黑烟,抬头见蓝天”的清新景观。

  场景1:

  雪霁天晴,阳光煦暖,徐州市区云龙湖畔,市民广场的人行道旁仍是一片冰雪世界。孩童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扔雪球,在洁白的雪地上印下一串串洁白的脚印。

  [声音] 徐州市环保局长徐善春:这是3天前下的雪,积雪还是这么白。这说明徐州的煤尘少了,空气干净了,这在早些年是不可想象的。

  徐州一直是江苏省唯一的煤炭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后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小煤窑、小水泥、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蜂拥而起,重工业的急剧扩张对徐州形成了空前的环境压力,市区的上千根烟囱浓烟滚滚、遮天蔽日,2002年徐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跌至56天,徐州经济濒临重工业城市发展的环境承载极限。

  面对当时的局面,徐州市提出,重工业城市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环保优先”战略,走科学发展之路。

  2003年以来,徐州市依法关闭了162座小煤窑、52家小水泥厂、117家小造纸厂、拆除了市区790台燃煤锅炉,拔掉了市区中心区的740根烟囱,市区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40%,200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至311天,2007年又增至312天,百年煤都彻底改变了“半城煤灰一城土”的旧貌。

  场景2:

  徐州市苏园社区苏堤小区,一家一户窗台上积雪埋压窗沿,数日不化;窗内温暖如春,盆栽的鲜花摇曳盛开。16幢住宅楼间,花坛、草坪错落有致,院子看不到堆煤的大棚,窗户上看不到伸出的烟囱。

  [声音] 苏堤小区居民张玉华:今年是三年来最冷的一年,这两天气温降到了-7℃,可天气越冷,越是显出政府这两年推广居民区集中供热的优越性,不仅家里暖和,更帮广大市民摆脱了煤烟污染之苦。

  徐州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冬季集中供热城市,每年冬天千家万户点煤炉、支烟囱,数十万支小烟囱喷吐黑烟,呛得人咳嗽、流眼泪。前些年政府搞了集中供热规划,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建有热电厂,结合城市道路改造,数十公里长的供热主管道埋入了地下、覆盖了市区,小烟囱、小锅炉不见了,这座受冬季取暖污染困扰多年的城市,终于能够在冬季里呼吸清新空气了。

  场景3:

  徐州市久久水泥公司,厂区积雪已被清扫一空,水泥生产线机器轰鸣,然而全流程除尘设备封住了每一处扬尘点,大型立窑上一尘不染,一行人在厂区地面上用劲跺脚,也扬不起一丁点粉尘,道路两旁一排排香樟、玉兰树叶在阳光下闪着点点亮光。

  [声音] 徐州市委书记徐鸣:重工业城市发展也必须以人为本,绝不要以环境、以生命为代价的增长。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不把环境保护孤立地视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性条件,而把它作为政府撬动产业升级的有效杠杆。

  近年来徐州市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以环保杠杆撬动产业调整、升级,更为严格地执行环保指标和产业准入政策,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全面调高产业结构。全市煤炭年开采量严格控制在2600万吨以下,而全市煤炭回采率逐年提高到80%。同时打破地方保护的门槛,引进大型建材企业海螺集团和中联巨龙集团,全市水泥企业由146家减少到不足30家,年生产能力由1370万吨增加到1700万吨,而粉尘年排放量却减少了60%。

  古老煤都洗却百年煤尘,2007年徐州市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人比2003年减少了12.5%。

  新华社记者 周国洪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5年增长256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