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刚直的山东硬汉子,参加的大大小小灭火救援战斗不下2000次,每次他都冲锋在前,英勇顽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流血受伤已习以为常。直到2006年12月一化工厂发生火灾,他突然倒在了救火现场。此时,急性白血病已经对他发起了进攻。2008年1月17日7时35分,38岁的常州市十佳青年消防卫士于炳杰走完了他的一生。昨天,常州千余群众自发站在雨中为英雄送行。
千人雨中送别消防卫士
低沉的哀乐、胸前的白花、黑色的挽联、哭泣的人群……
1月19日一早,上千人陆续来到金坛殡仪馆,为因公殉职的消防卫士于炳杰送别。
8点30分,追悼仪式开始时,还有人从四面八方冒着雨赶来,附近村庄开来了几辆面包车,满载着朴实的农民、学生来为英雄送行。这是常州一个普通的冬日早晨,但是,这个冬日,却因为要为消防卫士送别,而显得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于炳杰是一个山东汉子,1990年入伍,从战士、副班长、副中队长、指导员到大队参谋,再到武警常州市消防支队金坛市大队副大队长兼助理工程师,一路走来已经扎根消防18年。入伍以来,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消防监督执法先进个人,2007年7月,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同年10月,当选首届“常州市十佳青年消防卫士”。在昨天的追悼会上,共青团江苏省委又追认他为“新长征突击标兵”,常州市政府授予他“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铁骨铮铮,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身影
2006年12月13日下午5时许,金坛聚源化工厂发生火灾。霎时,浓烟翻滚,火龙狂舞,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和有毒烟气,直接威胁着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闻警后,于炳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扑救。像每次灭火战斗一样,他冒着炽热的火焰、扑面而来的刺鼻毒气,第一个冲进火场、侦察火情、沉着指挥。就在他第四次深入火场准备调整兵力部署时,突然“咚”的一声栽倒在地,面色如纸,昏迷不醒。
经金坛市第一人民医院初诊,于炳杰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身体免疫力极差。两天后,转入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虽经多方全力救治,但终因病情恶化,于炳杰于2008年1月17日7时35分与世长辞,终年38岁。
这个刚直的硬汉子,18年从警,他参加的大大小小灭火救援战斗不下2000次,每次他都冲锋在前,英勇顽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流血受伤已习以为常。
2006年8月20日,于炳杰在检查金坛市贝斯特汽车内饰件厂在建工地时,脚掌被工地上的铁钉刺穿,钻心疼痛。检查组的同志劝他去医院包扎一下,他笑笑说“没事,疼一阵子就过去了”,直到安全检查结束后,他才作了简单的消毒处理。可不久脚掌受伤处还是发炎肿胀了。
为了大家,顾不上自己的小家
2003年6月,于炳杰调任金坛市消防大队参谋,从事消防监督工作。 为迅速掌握辖区消防情况,从担任消防监督员第一天起,他就骑自行车挨家挨户到辖区单位调查摸底,不分白天黑夜工作,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短短一个月,他就跑遍了列管片区所有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社区、乡镇。从事消防监督工作两年半时间里,他发现火灾隐患1600多处。
2004年,在常州市火灾隐患大排查中,小金海批发市场等8家单位被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督办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小金海批发市场缺消防用水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于炳杰绞尽脑汁,想出了利用毗邻的文化大厦消防水系统的供水办法。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文化大厦消防水系统终于顺利接入小金海批发市场,一个重大安全隐患终于得到解决。
然而在父亲的眼里,于炳杰是个不孝的儿子。2005年6月,于炳杰任金坛大队副大队长后,他的任务更重了。他当副大队长近两年,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加班中度过的,没有回过山东老家一次。2005年大年三十,于炳杰让妻子把父母从山东老家接到金坛过年。可是父母到家后,于炳杰只陪他们聊了一会家常,就急匆匆赶回了单位,投入到市政府组织的夜查工作中去,连年夜饭也没有和父母一起吃。
快报记者 葛小林
通讯员 聂晓东 裴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