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江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专转本招生江苏今年预计超万人
· 苏南城市330元
苏北农村110元
· 航天人发来感谢信
· 江苏都市网春节频道上线
· 老爷车展周末亮相扬州京华城
· 国防生招生也设奖学金
· 今年江苏考研人数不升反降
· 江苏两市选出
新一届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人
· 江苏千万老人将免费逛公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1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航天人发来感谢信
  在全社会特别是家乡父老的关心下,航天人张龙顺的父亲治疗顺利,目前处于康复阶段。前天下午,张龙顺通过电子邮件给快报发来了一封感谢信。另外,无锡两位好心人也向张龙顺的父亲捐款1.6万。

  感谢信情真意切

  无锡好心人

  捐款1.6万

  昨天下午,张龙顺通过电子邮件给快报发来了一封感谢信,内容如下:

  

  现代快报:

  时间过得真快。从部队回到家乡一晃已10天,短短10天里,我遭遇了父亲重伤生命垂危的打击,经历了无钱救治父亲的焦虑,感受了雪中送炭的人间真情,也进一步领悟了爱的真谛。

  1月4日傍晚,我从千里之外的部队回到家乡扬州时,花甲之年的父亲已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奄奄一息。父亲是1月3日中午去护理我89岁的重病爷爷途中受伤的。当时,他颈椎、腰椎等多处骨折,昏迷不醒。

  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父亲被送到医院后,一直没能及时进行手术。正当我一筹莫展、四处奔波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领导第一时间为我募捐了3万元,同时帮我打电话向曾参加“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报道的现代快报求助,希望借助媒体力量能解燃眉之急。

  大大出乎我的想象,现代快报不仅立即向我伸出援助之手——送来1万元现金,而且记者借着微弱的手机光顶着寒风连夜步行来到我的家,认真细致地了解有关情况。这令一路陪同的我非常感动,寒夜中,我想到了我们西昌航天人,现代快报记者的吃苦、耐劳、细致工作作风完全可与我们西昌航天人媲美。

  更令我没有想到的,第二天,现代快报拿出了“寸版寸金”的一个整版,报道了我父亲的不幸遭遇及目前的救治困境,并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连日来,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电话不断,尤其是泰康人寿、金盛国际家居、姜达敖、程云江等单位和个人还送(汇)来了爱心款。

  有了家乡父老的大力资助,我父亲的手术得以进行,术后治疗也得到了保障。为了确诊我父亲的病情,国内著名的骨科专家、南京第一人民医院的郑圣鼐博士,还免费亲临扬州会诊。目前,我父亲恢复正常,如果顺利的话,还有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回家。

  我16岁离开家乡,远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服役,从一个普通士兵成为如今的一个团职干部,离不开党和国家及部队的关心培养;现在,身在老家的父亲遭遇困难,家乡的媒体、单位和个人,同样给予了无私的关爱和帮助。正因这浓浓的爱,使我的寒冬温暖如春。

  大爱无疆,爱心无价。再次代表我的全家,感谢捐款的单位和朋友,感谢打电话慰问和前往医院看望的朋友,感谢现代快报这一周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朋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张龙顺

  2007年1月14日

  大前天下午,一位衣着朴素、脚下穿着一双旧布鞋的普通农村老人找到记者,要求向航天人张龙顺的父亲捐款8000元。

  这位老者就是有“中国爱心老人”、“无锡爱心大使”之称的姜达敖,今年68岁。17年来,他把自己一大半积蓄用于资助全国各地的困难群众,资助总额约160万元,受助人数达1300多人。当天,刚从外地回到宜兴的姜达敖看到航天人张龙顺救父遭遇困难的报道后,立即情为所牵心为所挂,并多方打听最新情况。姜达敖说:“张龙顺16岁就扎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现在父亲受重伤缺钱医治,家乡人有义务有责任帮他一把。”老人决定从个人不多的积蓄中拿出8000元捐给张龙顺。

  前天中午,无锡市江阴居民程云江给记者打来电话,要求汇款8000元给张龙顺。“我刚才送货给客户,在客户那里看到你们快报的报道。当即为之深深感动。”程云江说,“我是一个做小生意的人,积蓄不多,还要养家糊口,先捐8000元表示一点心意吧。”

  快报记者 刘向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