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组建于1979年,是一支常年奋战在黄金地质战线上的生力军与突击队,是一支为国家寻找黄金宝藏的专业化队伍。几十年来,这支劲旅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在冰封雪覆的兴安林海,在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在荆棘密布的秦岭深处,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黄金部队寻金探宝的足迹……
让部队去找金子
贫金!中国贫金!面对新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在不断地鼓噪。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增加外汇和黄金储备,邓小平审时度势,决定增加黄金产量。他把重担压在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身上。
当时,我国黄金生产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产量不足10吨。面对如此困境,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王震脑海中产生了:尽快组建一支军事化的专业找金队伍,作为黄金工业的先锋军,以便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大流动的黄金资源勘察活动。他相信中国地质学家的建言,中国不贫金,中国缺少的是专业化找金队伍。当年,他曾经带领三五九旅官兵在南泥湾创造了一个神话;现在,他相信人民解放军在找黄金这一特殊的战场上也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王震的“让部队找金子”的重要提议获中央批准。1979年3月7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黄金指挥部正式成立,受基建工程兵部队和冶金工业部双重领导。
由此,一支特殊部队——中国黄金部队诞生了。
部队找的“第一桶金”
1979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基建工程兵第五十一支队近万名指战员从湖北、河南、四川、山西等地迅速秘密集结,就在外国人不知道这支中国军队要干什么时,部队登上了北去的军列。列车迎着朔风,向北,再向北,目标直指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满语意思是“金色的山”。他们此行,就是要打开这座金山的大门,而第一站则是西口子。
西口子有中国北极之称,方圆300多里渺无人烟,全年无霜期仅有两个多月,最低气温超过零下50℃,是一片永久的冻土。日本投降后,一个原日军大佐回国后在回忆录中曾写到过西口子。日本人还没打进东北就听说西口子遍地是金,在西口子随便一锹下去便可见明晃晃的金粒。日军攻占东北后,日本人第一件事就是派去黄金勘探工程师准备到西口子开采黄金,庞大的开采队伍几次进军西口子,但终因这里气候环境太差,都无功而返。那个日本大佐曾断言,即使西口子是金山也没有人能够从那里开采出金子来。
为了探测西口子的含金量和开采的价值,基建工程兵五十一支队派出了一支小分队,踏进了西口子这片充满诱惑也充满危险的死亡地带。进入西口子唯一的路线,就是沿冰封的额尔古纳河走。踏进被神化了的西口子,呈现在小分队视野里的是一片空旷的冻土。经过勘查,这片冻土虽然不像传说的那样一锹就能挖出金子,但蕴藏着丰富的沙金。
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会议,大家都不发言。这个决心太难下了,要想在找金上有大的突破,西口子是最佳选择。这里矿产丰富,挖掘潜力大,弄不好就会挖个金娃娃。但西口子条件极端恶劣。要想在这里摆下战场,必须在每年3月黑龙江冰冻的江面开化之前备足全年生产、生活资料,待11月封江之后才能撤下来。进还是退?党委一班人思虑再三,最后下定决心:会战西口子。
随即,副支队长宋国田带领前指移师洛古河,200多吨物资在装甲车的引导下运抵这个边陲小镇。这里距部队在西口子最近的施工点还有150多公里。
路,走到了尽头。宋国田把探路建点的重任交给了二连技术负责人赵国刚。
装甲车载着他们一行5人,逆黑龙江西进,走额尔古纳河,向西,再折向南,进人原始森林。在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的遮掩下,地形图失去了作用,装甲车东冲西撞爬了一昼夜,还是没有转出这片森林,他们迷路了。夜晚,熄了火的装甲车挡得了风,却防不了寒。几个人背靠背蜷缩在车内,冻得浑身发抖,哪里还敢睡觉?
翌日,天刚放亮,赵国刚就钻出装甲车,踏着没膝的积雪,奔向一座山头。他爬上一棵大树,隐约发现远处有一条亮带,他断定那就是通往工作区的哈达河。几个人一鼓作气驾着装甲车奔了过去,打开地图一看,才发现这根本不是哈达河。
赵国刚不敢再驾战车探路了。他十分清楚,车上带的油料和食品要是耗光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几个人下了装甲车,跌跌撞撞分头探路。经过7天连续奔波,在渺无人烟的原野里,他们终于确定了四处施工点。几天后,钻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原始森林的沉寂。第一钻下去,竟见到了25粒金。
高原寻宝挑战生命极限
1997年10月6日,一架银灰色的波音757飞机徐徐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走下飞机的几个人不是一般的客人,而是武警黄金部队一个级别颇高的考察组。这次考察的结果是,武警黄金部队党委一致通过决议:兵发西藏,开发西藏。
在高原上寻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官兵们每天都在挑战生命极限。藏北那曲,平均海拔5000米,四季皆冬,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6%。部队踏上这片冻土,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两天后,负重行走的有“高原之舟”美誉的三头牦牛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任凭强拉硬拽也不能再往前挪一步。官兵们一个个昏倒,紧急输氧后又一个个挣扎着爬起来。工作,就是在这样顽强的适应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官兵们一天三顿吃的都是盐巴就饭,由于长时间尝不到油荤、蔬菜,皮肤一层层脱落,指甲凹陷。
2000年6月,武警黄金部队奉命进入藏北阿里地区双湖寻金。这里海拔5000多米,沼泽丛生,道路艰难,是当地牧民都很少涉足的无人区。在开进途中,整个车队不慎误入沼泽地,20余名官兵被困荒野。官兵们在冰冷刺骨的泥沼中挖泥、填坑、推车,捡遍了方圆5公里地面上的石头铺路垫车,想尽了一切办法,仍无济于事。3天后,官兵们携带的食物已经消耗得所剩无几,给养发生了危机,20余名官兵眼巴巴看着仅剩的半袋大米,只能就盐巴喝稀饭。17天后,当救援的官兵几经周折赶到现场,看到满身泥污的官兵横七竖八地昏躺在地,无不心痛落泪。
付出终于得到回报。黄金兵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两年,找到一座品质堪称国内之最的中型沙金矿床……
震惊世界的国宝狗头金
1999年7月23日,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大厅正中央,4名荷枪实弹的武警护卫着一个展台,在这个展台上摆放着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狗头金。9点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来到博物馆。黄金指挥部的领导详细地介绍了这块狗头金的来历和价值。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几乎都在重要版面刊登了这块震惊世界的宝贝狗头金。
狗头金是一种产自脉矿或砂矿的自然块金。这种自然块金因形状酷似狗的头形,故名狗头金。世界各国都以有狗头金为自豪和骄傲。这种狗头金可遇而不可求,一旦发现都会被当成宝贝留存下来。
中国发现的这块特大狗头金,重2155.8克,含金70%以上,有着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发现这块狗头金的幕后故事。
1988年夏天,一直在兴安岭搞黄金勘探的武警黄金第五支队遇到了新的难题。这个难题不是找矿,而是随军来的家属子女工作没法安置。采矿地点离城镇太远,加之周围没有企业,随军家属没有工作。看到许多干部职工的子女老大不小了却没有工作,家庭生活因此陷入窘境,职工大队大队长程延宽心急火燎。有一次,他在跟几个家属子女聊天时说:“你们如果不怕苦,我就带你们到山上淘金去。”淘金的活很苦。没有想到他一说,几个家属子女都高兴起来了,说:“我们不怕吃苦,你带我们上山吧!”就这样,三十几个家属子女开进了小兴安岭腹地的团结沟。
用几顶淘汰下来的旧帐篷和七拼八凑的炊具在这里安营扎寨后,程延宽便带领他们开始淘金。淘金比较简单,程延宽现场给他们操作了一下,大家便开始干了起来。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尽管一个个累得汗流满面,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干出个模样来,让部队领导看看,他们也不是吃闲饭的。
家属子女金花刚满22岁,在分配工作时,程延宽见她勤快,干活利索,就安排她守着溜槽。那天快收工了,金花看到流水冲刷下的溜槽内有一块沾满泥沙的石头。她想捡起来扔掉,掂在手里发觉分量很重。细心的金花把它放到水里洗了起来。这一洗不得了,手中的石头竟变成了一块熠熠生辉的金疙瘩。
世界级的宝贝狗头金就这样被发现了。
到2004年止,黄金部队探明超大型岩金矿床2处、特大型岩金矿床3处、大型岩金矿床13处、大型沙金矿床4处,累计提交黄金矿产储量800多吨,潜在经济价值900多亿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产金大国。他们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寻金找矿的壮丽诗篇,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孙国/文 摘自《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