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封面江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江苏六市选出新一届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人
· 医学档案披露千奇百怪的晕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1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他晕倒后很快“老”了许多
医学档案披露千奇百怪的晕厥
  [病例]

  四年里他衰老了许多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陈椿至今都惦记的这位患者就是王海林(化名),他告诉记者:“这就是一个很难解释、也无药可救的晕倒。”61岁的王海林是南京郊县人,若要说起晕倒,还得从四年前说起,已近花甲之年的王海林仍然感觉精力无穷,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标准农民作息时间,有一天他突然就栽倒在田头了,晕倒在地仅仅几秒后,就恢复了清醒。身体并没有出现抽搐等其他症状。这让王海林非常奇怪,因为那天天气不热,自己也是刚刚开始劳动,根本不是累倒的。

  但从此之后,病情便逐渐加重了,发作次数从每年2—3次逐渐增加到6~8次。原本精力充沛的王老汉体力劳动逐渐丧失,只能在家静养,更糟糕的是,他吃东西,感觉咀嚼越来越没有力气,双下肢麻木而且行走不稳,最明显的异常就是腰部及以下部位渐渐出现烧灼感,说话也不利落了,往往声音嘶哑,人们根本听不清王老汉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据其家人介绍,4年时间里,王老汉似乎一下子老了20多岁,仿佛到了迟暮之年,有时发生尿失禁现象,有时伴有便秘和腹泻等情况。最让王老汉受不了的是,每一次晕倒都莫名其妙,突然两眼一黑,跟死过去一般,死去活来的感觉太难熬了。

  卧、坐、站,血压各不同

  无奈之下,王老汉只得再次来到省人民医院,当时他以“晕厥待查”住院。这一次,专家给他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平卧时血压为150/90mmHg,坐位130/90 mmHg,站立时血压为110/70 mmHg,最低可达59/32mmHg,平卧后血压又上升到110/70 mmHg。神经科的专家经过会诊,认为他患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SHY-DRAGGER综合征)。

  所谓自主神经亦称植物神经,它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直接或间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专家告诉记者,通俗地说,这个自主神经突然“老化”了。不过,专家也表示,这种病发病根源仍然不是很清楚,如何治疗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现状]

  近半社会人群有过晕厥

  千万不要以为晕厥只是个别人才有的现象,根据研究表明,据悉,有近一半的人有过晕厥的经历。陈椿告诉记者:“很多人会因为悲伤过度而晕厥,有些晕厥是不必过分担心的。”一般说来,晕厥是指突然的、短暂的、通常能自行恢复的意识丧失,常伴肌张力消失但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其发生机制为脑血流量减少所致的缺血或缺氧。

  陈椿告诉记者,与昏迷不同,晕厥的时间更短,往往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晕厥的病因太多、过于复杂,有50%的晕厥目前找不到“病根”。

  专家告诉记者,晕厥往往突然发生,随后很多病人又恢复了清醒的状态,根本无法预测下一次具体时间。由于缺少晕倒前详细的心电图等各项数据,因此医生也只能根据病人的描述来判断原因,带有很大的推测性。

  不过,专家还是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众所周知,维持正常的意识状态,必须保证足量而恒定的脑血流量,提供氧和葡萄糖。研究发现,晕厥发作时不伴有抽搐,表明脑血流中断时间在10~20秒钟以内,如果伴有抽搐则时间超过30秒。

  [常识]

  最常见的晕厥类型

  根据专家的总结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晕厥类型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占神经反射性晕厥的70%,通常多见于年轻人。常发生在长时间立位或坐位。引起晕厥有很多原因,如情绪变化、疲劳、各种疼痛、针刺、看到血液、手术;发热、腹泻、饥饿、饮酒等等,在闷热、通气不良的环境中,往往会有一定的“前兆”,比如一般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汗、视力模糊、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呼吸困难、心慌等。晕厥发作时:血压下降、动脉搏动减弱、心动过缓、呼吸缓慢、面色苍白。晕厥发作后:当患者跌倒或平卧后,意识很快恢复,但仍有苍白、恶心、软弱、出汗;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可能持续数分钟;当病人试图站立时常会再发生意识丧失。

  [医治]

  国外已有“晕厥”黑匣子

  难道莫名其妙的晕倒真就没有防治的方法了吗?专家告诉记者,国外已有“晕厥黑匣子”,其实就是一个起搏器装在皮肤下面,一般可以工作14-15个月,如同飞机常有的黑匣子,可以记录晕倒前1分钟、6分钟的心电图,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诊断出发病前的种种异常。但专家表示,这种黑匣子价格在2万-3万元,非常昂贵不说,该仪器对诊断病因有一定帮助,但仍然没有提出一个很好的方法来治疗晕厥,所以很多时候只能作为研究之用。 通讯员 周宁人

  快报记者 刘峻

  你有可能悲伤过度而突然晕倒,也有可能因为各种疾病而突然倒下,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晕倒。昨天,省人民医院专家首次向记者打开近十年的晕厥“档案”,记者第一次看到千奇百怪的各种晕倒,有的至今仍然是谜,无法破解。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很多莫名其妙的晕倒,至今没有找到原因。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