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也不能一味强调“师道尊严”
· 制度善后比申报“烈士”更重要
· 被免城管局长为何仍兼市府要职?
· 从谢华安事件看院士制度之弊
· 电价下调不应止于广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1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制度善后比申报“烈士”更重要
  【中国日记之熊培云专栏】

  周正龙拍老虎,不仅没被老虎伤到半根毫毛,而且在2007年年底成为无数网民心中的“年度风云人物”;魏文华拍城管,短短几分钟却被被拍的一群城管活活打死,“城管猛于虎”的说法随着这个鲜明的对比不胫而走。

  对于发生的这一悲剧,1月12日,天门市政府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就天门城管打死人的事情,无论涉及多少人,都要依法严惩。和以往许多灾难一样,连日来的新闻报道同样有了“善后”事宜。报道里说,天门市政府已与受害者家属就善后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而且先后三次与受害者魏文华家属代表商谈了善后处理事宜,尽可能地让家属得到满意安抚。双方已就家属就业、老人赡养、子女上学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

  (1月13日《楚天金报》)

  善后的结果是,“目前,死者家属和亲属情绪基本稳定。”据说天门市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地准备材料为魏文华申报“见义勇为烈士”称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天门市为魏文华申报“见义勇为烈士”称号,也算是对死难者的一种“善后”吧。

  相信在许多善良而正直的人们心里,就“见义勇为烈士”这一称号而言,魏文华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烈士”称号又让现实尴尬无比。

  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北京市海淀城管李志强在扣押摊贩崔英杰的物品时,被激愤之下的崔刺中颈部死亡。北京市政府追认李志强为“革命烈士”。如此一来,这一前一后,在发生在城管与社会的冲突间便有两个“烈士”了。城管是烈士,“勇斗城管”也是烈士,难道这一切还不足以让这个时代尴尬么?

  当然,更尴尬的是每次善后之后,“城管又在打人啦”的声音不绝于耳,城管与市民(由于城管已经扩权到了乡村,恐怕以后还要包括农民)之间冲突依旧接连不断。

  悲剧发生之后,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天门市政府做到“善后”并不难,毕竟,这种“善后”是“面”(政府各部门)对“点”(受害者家属)的“包抄”与“合围”。然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对于化解城管与社会之间此起彼伏的冲突而言,这种“善后”往往收效甚微。一方面,它不能为其他社会成员在面对城管时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往往还会因为这种“善后”被过度拔高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李志强的死同样是发生在城管执法已经引起诸多冲突的大背景下,人们曾经期待通过这一悲剧重新评价摊贩的权利,观察摊贩群体命运的走向、预测城管制度的去向,然而,这一悲剧后来成为许多地方将升级装备的理由,而不是改进制度的入口。

  天门市委书记别必雄说,城管打死人事件虽然是一起突发事件,但绝非偶然,充分暴露该市一些部门,尤其是执法部门在机关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绝非偶然”显然是对的,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这起悲剧的发生绝非“作风建设有问题”这么简单,绝非一些城管本性卑劣那么简单。因为城管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而潜藏在作风与人心背后的,恰恰是城管存在及其不断扩权的合法性问题。

  制度善后比对死难者家属的善后还更重要。既然许多地方的城管“素质低下,开口就骂、动辄就打,违规执法、不文明执法、简单粗暴执法”(别必雄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那么各级政府就应该对这一显见的事实及其不可避免的悲剧彻底重视起来,并且列出时间表进行解决——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不幸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不幸,而是人们继续面对那些明知会继续制造不幸的因素,却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消失或被解决。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有文集《思想国》问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