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联合江苏红太阳集团,第一批年货送给40个低保边缘户
昨天,快报联合江苏红太阳集团,将第一批年货送给了40个“低保边缘户”。他们处于低保户线上,与低保政策“擦肩而过”,生活十分困难,有的甚至7个月没买过肉了。
这次,“江苏红太阳集团”为每个低保户准备了一袋大米、一桶油、5斤猪肉,还有一个“新年大礼包”。当工作人员将这些物品递给他们时,他们再三感谢关心他们的热心人。
调查
低保边缘户
羡慕低保户
“低保边缘户”是一个由现行“低保”制度派生出来的概念。南京市规定,申请低保必要条件之一是,一个家庭人均收入不到300元。人均月收入超过300元,但是超出并不多,生活十分困难的家庭,没被纳入保障范围,就可称之为“低保边缘户”。
“低保边缘户”从家庭生活状况看要好于低保户,但他们一旦遇到子女上学、患病等临时性困难,日子会相当难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低保边缘户张启凤家,7个月没买过一次猪肉。家住平安巷的徐小红掰着手指,算给记者听:“我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送牛奶,一个月才挣700元钱,要供女儿上学,还要给丈夫买控制精神病的药,买年货过年的事,我还没考虑。”她告诉记者,社区里的低保户有400元的过年补助,还有150元肉贴,她真的很羡慕“低保户”。
现场
一听送猪肉
大妈就乐了
昨天的南京格外寒冷,但也流动着一股别样的温暖。一大早,“江苏红太阳集团”的工作人员就开着一辆满载着大米、食油、猪肉、大礼包的车,与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的记者一起,走家串户送温暖。
一手拎米,一手拎油,60多岁的张大妈两个手都拿不过来了,工作人员又递上了一个袋子。“这袋是什么啊?”张大妈问。“是猪肉。”工作人员话音未落,张大妈便乐了,“还送肉啊!真是太好了,现在猪肉贵死了,我们都买不起。”
“我们家也很长时间没买过肉了。”看到猪肉,“低保边缘户”十分感慨,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位大妈告诉记者,5斤肉够他们家吃好长时间,她打算做一些肉圆子,还打算切一些肉丝,留着慢慢炒菜。
从9点一直到11点半,工作人员终于将年货送到40个低保边缘户手中。
故事
A 妈妈今晚就做红烧肉
张启凤
家住太平南路
“今晚,妈妈给你做红烧肉。”接过5斤肉,张启凤转身对女儿说。
“好啊!”女儿小洁兴奋地拍起了手。张启凤心疼得掉下了眼泪。“我已经7个月没买过肉了,你们来得真好啊!”1996年,张启凤和丈夫双双下岗。之后,丈夫替人开车,一个月能挣1200多元钱。她在家生下女儿。因为前三胎流产了,生下小洁之后,她身体每况愈下,不仅患上了心脏病,还经常眩晕。2005年的一天,她突然发病,从2楼滚下1楼,昏迷了2个小时,幸亏母亲及时发现,才挽救了她的性命。后来,她发病越来越频繁。
为了照顾张启凤,丈夫找了份晚上替人看门的工作,“这样他白天就能在家照看我,晚上女儿回来了,代替他照顾我。”张启凤说。
看门月收入960元,一家三口全靠它过日子了。每月一拿到钱,她首先把水电气三项开支的钱扣除,余下的钱才能考虑买菜。
2007年7月,张启凤肠子上长了一个瘤,需开刀手术,一大笔医药费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和姐姐筹集了2万多元才让她得以手术。“从那以后,我们家再也没买过肉,一直到现在,有7个月了。”张启凤哽咽着说,肉价上涨,对她没有影响,因为无论涨与跌,她都不买。她甚至连菜场大门都少进了,每天就在路边摊上,挑一点便宜菜。
B 一条鱼全家吃四天
宫尚兰
家住木屐巷
老式的平房,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电视机。屋梁上贴着塑料布,墙上布满了霉斑。宫尚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是我公公、婆婆留下来的,几十年了,一下雨房顶就漏雨。”
江苏红太阳集团的工作人员把大米、油和5斤猪肉送给宫尚兰,她用颤抖的手接过东西,一连说了好几个谢谢。“谢谢,谢谢啊,这肉太及时了,最近肉价涨了,女儿又要期末考试了,正想买点荤菜给她补补,这下可好了。”说着眼眶红了。
宫尚兰说,她原本户口在农村,上世纪80年代她嫁了过来,丈夫有精神分裂症,不能工作,需要吃药控制病情,每月拿着单位发的生活费几百元过日子。她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到了城里只有做些勤杂工的活。要照顾丈夫和孩子,快20年了,家里里里外外就靠她一人支撑着。“我什么工作都做过,在食堂餐厅打过工,帮人卖东西,现在在附近一所学校里做清洁,每天打扫公厕还要扫楼道。这些工作不固定,最怕哪天就没了工作。”
宫尚兰的“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物价上涨了,荤菜不能常吃,宫尚兰就买一条鱼,能吃上四天。头天,先把鱼头切下,做个鱼头汤。“我们喝汤,让女儿吃鱼头。”第二天,把鱼一边的肉一片片切下,加点酸菜,做个酸菜鱼。第三天,另一边的还能烧个红烧鱼。“这天冷,还有些鱼冻,就着稀饭又能凑合一顿了。”宫尚兰说平时买菜,她都挑准了时间,11点半到12点菜市场的菜最便宜。
这么节省都是为了女儿。“她今年高考。”让宫尚兰欣慰的是,女儿很懂事。“她成绩挺好,从来不向我们要什么,要是吃个荤菜,她还直往我们碗里夹。”宫尚兰盼着女儿能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那时她的压力就会小点了。
C 腌肉过年给孩子吃
潘淑芳
家住水西门
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内,住着一家四口,两个隔板把房子隔成三间,房间里阴冷潮湿,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衣服就装在一个大木箱里。
潘淑芳53岁,2000年从单位回家以后,不幸便接踵而至。先是患上了糖尿病,接着肾出了毛病,2001年,又被诊断为直肠癌。丈夫韩福宝以前是一家建筑公司的电焊工,因为一次意外烧坏了眼睛,被迫下岗。这些年来,家里就靠夫妻二人每月不到10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
潘淑芳动过两次直肠切除手术,花掉了近8万元钱,这些钱都是亲戚朋友给凑上的。为了省钱,第二次手术后,还没等刀口愈合,潘淑芳就出了院,结果严重感染,以致现在有段肠子还露在肚皮外。
这两年,两个孩子相继考上了大学,家里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两个孩子生活费一个月要1000多元钱,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还不够。”潘淑芳说,每个月工资刚领到手,她就要立即给孩子们寄过去。为了补贴家用,54岁的韩福宝只好打零工赚钱,因为视力不好,只能找点力气活干干,好的时候一个月有三四百元的收入,不好的时候,连200元都挣不到。“我和老伴每天吃饭能凑合就凑合,不是面条就是馒头,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肉了。”潘淑芳说,现在一斤肉要十几块钱,这些钱够他和老伴过好几天生活了。
以往过年,潘淑芳家都是“马马虎虎地过”,买点肉和青菜,简单地炒两个菜,今年,她也打算像往年一样。当我们把大豆油、米还有肉送到她手上时,潘淑芳感激得连声道谢。“这些肉我要腌起来,等过年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吃,油也够我和老头子用好一阵子了,太感谢你们了。”
实习生 李胜华 快报记者 刘晓满 赵丹丹 黄卓琳 钟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