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爱情本命年
· 死亡联盟
· 不生病凭什么
· 历史的拐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11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历史的拐点
  中国历史上有个谜团:为何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获得成功,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从,却拙于制度创新。真的是这样吗?本书选取的故事,悬念迭起,内涵深远,影响至今。这些故事,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改革,在当前“历史热”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混乱导致败亡

  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祥瑞”不过是王莽自导自演的“劝进”丑剧罢了,益发暴露出王莽的“篡位”野心,诸多东汉学者就说这是王莽命令地方官搞的阴谋。其实,不妨说,前者正是利用了弥漫全社会的真心期盼。这种期盼是哪里来的呢?是长期以来王莽的所作所为激发的社会心理。

  就在实施激进改革的同时,王莽采取了一项错误的金融政策:在很短时间内改革币制五次。

  先是从周代寻找钱币图案,废除汉朝使用已久的五铢钱,发行刀币型大钱。

  后因刀币犯了繁体字“刘”字的忌(有刀做偏旁),又废刀币,发行小钱。

  最后另造二十八种货币,称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连乌龟壳、贝壳和布也都成了货币,混乱至极。老百姓必须按照王莽命令一次又一次兑换新钱币,使用旧钱治罪,结果“农商失业,贸易俱废。”这是在激进上面又加一个大混乱。

  吕思勉说王莽为人迂阔不切实际,随意乱改币制不合经济规律,“致祸速亡,莫甚于此。”王莽还大幅度改变官制和更改地名,于事无补,徒增烦扰,可谓雪上加霜。

  公元10年(新始建国二年),王莽下令行“五均六管”法,实行计划经济。内容包括:

  一、政府控制物价。粮食布匹等供过于求时,政府按成本价买进;求过于供时,政府平价卖出。

  二、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医疗、织布、旅馆、工匠、摆摊等,从前自由经营,现在政府征收百分之十所得税。

  三、实行专卖制度。盐专卖、酒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以前大富豪可以自铸钱币)。

  四、规定国内所有自然资源均属国家所有,由国家开采。

  五、首创政府贷款。老百姓没钱祭祀丧葬,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经商贷款,收百分之十利息。

  这些举措,意在抑制豪强巨富,避免因贫富不均爆发动乱。可是,一来改革规模过大,急风暴雨,齐头并进,很难奏效;二是当时土地私有化乃大趋势,国有化行不通;三是政府经商的重大弊端使不少措施反成了害民之举,结果恰恰加速了起义爆发。

  土地国有化和禁止买卖奴隶的政策实行了三年,困难重重。公元12年(新始建国四年),王莽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取消两禁令,准许买卖土地和奴隶,这标志了改革失败。后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学乖,把改革的开口缩小,单只就解放奴婢一项连下六道命令,收到成效。

  王莽的另一败笔,是在平安的情况下,无端向周边少数民族诸国寻衅开战。比如贬西域诸国的国王为侯,把赐给他们的金印缩小,随意发兵攻打诸国等等,导致周边战争连年不断。王莽企图以此向国内民众表示威武,结果又适得其反。

  国内民众不堪重压连连造反,刘氏贵族势力反对王莽“篡位”企图恢复汉朝,两者合流,给王莽造成巨大压力。王莽派兵镇压,但遭到失败。公元23年(新地皇四年)10月,起义军攻入长安,杀死王莽。新朝十五年历史结束。

  王莽其人其事颇多争议。东汉迄今,不少人受“刘氏天下”的“正统”观念影响,把王莽问题的焦点完全放在“篡位”二字上,其他则不值一哂。吕思勉指出,汉朝人对王莽的所作所为,“悉以一‘伪’字抹杀之”,缺乏客观态度。柏杨说,王莽夺取政权的目的与诸多只想当皇帝的人不同,他有远大政治抱负,缔造一个理想世界。吕思勉论王莽说:“平心论之,正觉其精神之诚挚尔。”两位的意见,很值得参考。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