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究竟是不是王羲之的手笔?1965年,一场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大争论,席卷了当时中国学术界。认为《兰亭序》是后人伪托的是郭沫若,而认为它就是王羲之手笔的是南京著名书法家高二适,为表明观点,高二适还写信给了老师章士钊。
40多年后,高二适写给章士钊有关“兰亭论辩”的信札流入了拍卖市场。本月20日上午9点,江苏实成和南京嘉士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春拍卖会上,高二适当年写给章士钊的信件将以14万~15万元的起拍价开槌。
高二适认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手笔
“孤桐老人师座……适叩呈,十二月十二日。”记者看到,高二适在信中谦虚地称呼章士钊为“师座”,字体豪迈;高老在信中表示,《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的手笔,而且自己是坚持讲真话的人,是认真说这件事的。
这封信札,是否就是当年高二适批驳郭沫若的那一封呢?高二适的女儿高可可、女婿尹树人表示,他们都看过信札,应该是真的。而去年,这封信札就送给高可可鉴定过。尹树人则回忆了这封信札背后的故事。
1965年下半年,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文化争鸣——由郭沫若引起的“兰亭论辩”。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第六期上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兰亭序》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他认为“东晋时期不可能有王羲之那样妩媚和秀润的字体,《兰亭序》为伪作”。当时,中国绝大多数书法家都对此缄默不语,惟独高二适站了出来,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在文章中,他认定《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的手笔,并不是后人的伪作,并将文章邮寄给了《光明日报》,但未刊发。高二适觉得委屈,又给章士钊写了这封信,恳请老师能够向毛主席推荐他关于兰亭序的稿件,并给予刊发。
毛主席批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章士钊从内心来说,是非常赞同自己学生的观点的。为实现高二适的愿望,章士钊又把文章邮寄给了毛主席。”尹树人说,毛主席看了高二适的文章后,立即给章士钊回信,在信里,毛主席说,他同意发表高二适的文章。“然后,毛主席又把给章士钊的信以及高二适的文章装进一个大信封,给郭沫若先生写了一封信。在信里,毛主席批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于是,在1965年7月23日,高二适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在光明日报发表。在当年第七期的《文物》杂志上,也发表了高二适先生的手稿影印件。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兰亭论辩”笔墨官司在全国展开。
在这场笔墨官司中,很多大书法家都站到了郭沫若的一边。高可可说,在文物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兰亭论辨》的十八篇文章中,只有章士钊、高二适、商承祚写的三篇文章,与郭沫若等观点持相反看法。
山东商人海外购得高二适信札
“去年,我就看到了我父亲和郭沫若先生有关《兰亭序》真伪论辩的信札,它是一个197cm×15cm的手卷,字是写在绢纸上的。”高可可说,当年围绕“兰亭序真伪辩”问题,父亲曾写了大量信函给老师章士钊,而这批手札就是从章士钊家中流传出去的,并流到了海外。
而它又是如何来到南京的呢?金陵画院副院长姚江进说:“这件信札是一个山东的古董商人在泰国发现,并用古董交换而来的。现在,这位古董商找到了拍卖行。”
至于这件信札的起拍价14万~15万元,姚江进认为,这个价格并不高,因为这件信札不仅是一件书法作品,更有史料价值。
快报记者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