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7版:家电消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国产、外资火线对峙
争夺平板奥运年
· 2008,平板长成啥模样
· 新春市民采购出了新花样
· 惠而浦超薄大容量滚筒洗衣机全球同步上市
· 太尔即热式热水器受白领青睐
· 消费新潮流——52英寸超大屏幕液晶电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1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国产、外资火线对峙争夺平板奥运年
  1月8日,中怡康市场调查公司发布的城市家电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起,内外资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发生了逆转,目前外资平板电视份额已经上升到60%。而就在2005年10月,内资平板电视还以72%的市场份额大幅领先于外资平板电视的28%。

  电视市场发生的逆转,也让记者感受到2008年平板奥运年中火药味已很浓。

  外资平板电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加上增长速度更快的二三级城市市场和刚刚起步的农村市场,中外平板2007年在销售额的比例上应该说打成了平手。以TCL、康佳、海信、海尔为代表的国产彩电品牌相关负责人抛出这样论调。不过,今年是奥运年,一线城市争夺显然是重点,国产品牌很可能联手起来,在春节市场挑起大规模的降价,打翻身仗,当然降价的方向是大尺寸平板。

  平板消费需求旺盛

  据赛迪顾问统计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视的销售量达到477.2万台,同比增长了103.9%。销售额达到407.8亿元,同比增长了60.2%。

  回首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呈现以下三个特点:液晶电视远超等离子电视,占据主导地位;40英寸、4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平板电视成主流;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强势上升,国产品牌受到挤压。

  2007年前三季度液晶电视共销售440.0万台,占有92.2%,等离子电视销售37.2万台,占有7.8%。产品线少、宣传力度弱以及厂商推动力不足等导致等离子电视市场发展缓慢;2007年前三季度液晶电视的40英寸、42英寸及以上尺寸产品的销售量超过了35%,50英寸等离子电视也迅速上位,大尺寸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主要原因一是32英寸、37英寸液晶电视受面板缺货的影响,增长幅度大大减小;二是大尺寸平板电视价格下降幅度大,刺激了终端销售;液晶电视市场一直是国产品牌占优势,然而2007年受到国际市场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的影响,原来中国台湾和日韩面板企业对中国大陆电视企业一直存在的价格上的优惠供应和供应量方面的优先保证,双双让位给了按订单大小供应和高价格优先供应,这给国产品牌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国产品牌利润趋微、生存维艰。外资品牌则凭借产业链优势,市场份额强势上升。

  国产应对面板价格难降

  尽管去年年终销售旺季的面板需求最高峰已过,液晶面板的价格却没有如显示器面板一样出现下滑。DisplaySearch发布最新监测报告显示,由于终端市场的需求依旧强劲,而且下游对于2008年电视面板的整体供应依旧有短缺的疑虑,因此本月初从32-46/47英寸面板价格均维持坚挺。而在中小尺寸的部分,由于需求并未大幅减少,因此价格也大致不变,32英寸面板部分型号甚至有小幅上扬。

  上游制造业所表现的强劲形式,给国产品牌这场翻身仗带来门槛。TCL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完全有实力消化来自上游成本压力,对于他们来说,成本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如何抢占先机出手,在外资品牌调整产品结构的时候,利用降价普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康佳南京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价格一直是国产品牌的竞争利器,当然对于在价格战上,外资品牌虽然会用,但未必用得纯熟,对于中国消费者心里的研究,外资品牌远不如国产品牌。

  今年品牌将进一步整合

  从全球面板的供货情况来看,32英寸及以下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缺货情况在2008年不会有太大的缓解,而42英寸及以上液晶电视还有较大的降价空间,销售还会增加,大尺寸产品比重有机会突破42%。

  2008年奥运体育赛事为等离子电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观看奥运赛事成为等离子电视消费的主要动力之一,液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为等离子提供了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加大了对等离子电视的投入,如海信、长虹、海尔等相继推出32英寸等离子电视。等离子电视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从2007年开始,国家把平板显示产业列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加大了对平板显示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强产业配套资源和产业链的完善,为平板电视上游配套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中国平板电视将进入产业整合时代,竞争格局将会面临新一轮洗牌。当然,在大政策的影响下,也给国产品牌2008年的翻身仗提供先决条件。

  快报记者 杨坤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