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重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博、南图、省美术馆春节后免费开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10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博、南图、省美术馆春节后免费开放
省文化厅表示,江苏省内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大趋势
  2004年,所有博物馆、纪念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4年后,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力度又迈进了一步,将不再设定免费的人群,而是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昨天,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表示,作为江苏省最高端的公共文化设施,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和南京图书馆将于春节后、3月底前对公众免费开放。这三个场馆只是“领头羊”,江苏省内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将成为大趋势。“江苏省博物馆、陈列馆免费开放是有一个时间节奏的,将先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率先实行,而后向苏中推进,最后向苏北扩大。还有一种方式是,先让县级博物馆免费开放,逐步向市级博物馆推进。”

  ■名家观点

  高兴:三大场馆要免费了

  对于市民而言,以后参观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图书馆,门票将不再是拦路虎,因为春节后,这三大场馆将率先对市民免费开放。而之前,南京图书馆本来就是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只要市民愿意,可以随意到南图的负一楼展厅参观或到阅览室悠闲地看报。而江苏省美术馆,以前的门票是每人10元,很多公益性的展览本身就是对市民免费的。南京博物院在此之前,免费的力度也不小,从2004年开始,南博已经实现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免费开放,并把每月第一周的双休日作为免费开放日,接待观众。

  也许很多市民担忧,免费开放以后,会不会享受不到优质服务了,会不会导致一些展览长年累月都是老面孔?对此,章剑华认为,这是多虑了。据测算,三大馆实现免费开放后,江苏省文化厅将增加1000万元投入为公众免费参观埋单,章剑华表示,增加的安保、保洁等工作人员报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用于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例如就餐、如厕、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要跟上,要举办更多的展览和活动,并对观众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说等,确保免费开放后质量不降低。

  尺度:商业展览怎么收费

  调查显示,博物馆门票在40~50元,参观人数应该是最合适的,而享受到的服务也是比较高档的。因此关于免费的尺度问题也存在争议,是不是所有展览一律免费呢?

  有的专家认为,免费开放应该设定条件。“博物馆本身是文保单位,或者是举办投入了大量经费的特展,就应该收费。”对此,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慧芬认为,“免费开放,就是一律免费,不存在是不是文保单位这么一回事。把是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收费的条件是不对的。而且,南通市内的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早就已经对市民全免了。”

  至于博物馆什么时候该收费?章剑华表示,他们其实也考虑了这个问题,今后南博、省美术馆、南图并不是所有展览一律免费,商业性的展览还是要收门票的。“如果是政府举办的展览,公益性的展览,就一律免费;但如果是花钱引进的,比如说国外来的一些大手笔展览,还是要收费的。以前,南博的门票是20元,也就是说20元就可以看所有展览了,但免费开放后,商业性展览的展厅就要实行单收费了。”

  担忧:市民蜂拥而来怎么办

  “省美术馆现在的门票是10元,但年收入却非常低,一年收入7~8万元。也就是说,每天客流也就是近200人左右。这对于他们而言,收入是微乎其微。”不过停车难的问题,2009年将得到解决,明年省美术馆新馆将建成并免费开放,投资3亿元打造的新馆,特意开辟了一个很大的停车场,供观众停车。

  和江苏省美术馆的门可罗雀相比,南博要好多了。据统计,南博的年客流量是40万人次,也就是说每天的客流都有1000多人以上。对于免费开放,南博馆长龚良说,免费开放是大趋势,已经在做免费开放的心理准备了,只是如何落实,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对此,王慧芬认为,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市民会蜂拥而来,但久而久之,就会冷静下来。而章剑华则表示,人流的控制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预先给观众派送参观券,第二种是登记预约,要参观的观众提前预约,还有一种就是按时间段来限制,特定的时间段,限制一定的客流,比如每次一个展厅只能进100人。

  南京图书馆新馆。 快报记者 泱波 摄

  博物馆应该

  是个超级课堂

  “美术馆建筑都没什么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开馆后如何把观众吸引过来。”著名美术家陈丹青也在一些场合提到,他希望更多的美术馆免费开放,他一直信奉,美术馆应为大众服务,他说国外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是可以随意进出的。

  在陈丹青看来,美术馆不仅是欣赏艺术、陶冶性情的地方,而且是超级课堂,是超级大学。“我们说对艺术是欣赏、审美,是陶冶性情,这只说对了一半。现代艺术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识和趣味。”陈丹青举例说,杜尚是后现代主义的鼻祖。杜尚1914年到纽约,大多数美国人不明白他在干什么。二战以后,一些人才对他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他是画坛真正的“颠覆者”。但即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也未必有多少人明白杜尚的艺术和价值。到了新世纪,一个重新认识杜尚的新高潮才来临——去世已经30多年的杜尚,“一直用他的作品给大家‘上课’,而美术馆,就是课堂。”

  “所以,对于很多艺术,大家会说我不懂,而问题是你想不想懂、有没有地方去懂,如果有一个地方让你去懂,终究有一天你会懂。这就涉及美术馆对公民的公众教育。”陈丹青希望,博物馆、美术馆能够免费开放,让这个超级大课堂吸引更多的观众。快报记者 胡玉梅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