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高油价时代·行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国际油价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国际油价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盘中首度上破100美元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新年首个交易日迎来历史新高。

  受投资者担心原油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2日盘中首度触及每桶100美元。

  1970年以来

  国际油价走势

  ■链接一

  ■链接三

  高油价

  几家欢乐几家愁

  盘中创出新高

  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2日开盘后一路走高,在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时06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1时06分)左右达到每桶100美元,稍后略有回落,最终以99.62美元报收,较前一交易日95.98美元收盘价上涨3.64美元。

  当天油价走势创下两项纪录:国际原油期货首次触及100美元,突破2007年11月21日每桶99.29美元国际原油期货盘中历史最高价;而99.62美元收盘价也是历史最高价。

  不过,如果把历年累计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当前油价还没有达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峰值水平。美联社说,80年代初期的每桶38美元油价按实际购买力折算可能相当于如今的每桶100多美元。

  多重因素影响

  国际油价2007年上涨幅度为58%,是近10年来涨幅最大的一年。而油价从2003年每桶在30美元左右徘徊,到如今100美元左右,地缘政治、美元疲软、供求关系以及国际原油库存等诸多因素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角度致使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

  一些分析师一度认为,随着美国与主要产油国伊朗之间紧张局势缓和,国际油价2008年受地区紧张局势影响的程度将减少。然而,新年前后,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刺、主要产油国尼日利亚产油区本月1日发生袭击事件以及肯尼亚选举引发全国骚乱等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价走势。

  其次,美元对西方主要国家货币2日继续贬值,促使相对强势货币的持有者购入石油、黄金等一系列商品期货,推高这些以美元计价商品的价格。

  此外,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也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强的重要原因。

  最后,主要工业国家原油库存总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对油价攀升的缓冲能力,加剧投资者担忧。

  未来是涨是跌?

  触及每桶100美元这一心理关口后,油价走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不少市场分析师预言油价会继续走高,但另一些分析师推测过高油价可能触发全球经济衰退,最终导致油价大幅回落。

  “我们认为,应该牢记一点,(每桶)100美元原油价格所带来的所有经济后果将是熊市,而不是牛市。”美国花旗集团分析师蒂姆·埃文斯近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1970年 每桶1.8美元

  1974年 每桶突破10美元

  1979年 每桶突破20美元

  1980年 每桶突破30美元

  1981年上半年 每桶39美元

  1990年9月至10月

  每桶突破40美元

  2003年3月

  每桶在37美元相对低位

  2004年9月

  每桶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

  每桶突破60美元

  2005年8月

  每桶突破70美元

  2007年9月12日

  每桶突破80美元

  10月18日 每桶突破90美元

  10月26日 油价突破92美元

  10月29日 油价突破93美元

  11月11日 油价突破96美元

  11月6日 油价突破97美元

  11月21日

  油价达到99.29美元,此后回落

  12月28日

  油价回升至97美元

  2008年1月2日

  国际原油期货盘中价格触及100美元

  ■链接二

  前十大生产国

  (单位为百万桶/天)

  全球主要原油生产和消费国

  挪威(2.78)

  1

  沙特(10.72)

  俄罗斯(9.67)

  美国(8.36)

  伊朗(4.15)

  中国(3.84)

  墨西哥(3.71)

  加拿大(3.29)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94)

  委内瑞拉(2.80

  2

  3

  4

  5

  6

  7

  8

  9

  10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2日开盘后一路走高,在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时06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1时06分)左右达到每桶100美元

  ■最终以99.62美元报收

  ■较前一交易日95.98美元收盘价上涨3.64美元。

  前十大消费国

  (单位为百万桶/天)

  1

  美国(20.59)

  中国(7.27)

  俄罗斯(3.10)

  德国(2.63)

  印度(2.53)

  加拿大(2.22)

  巴西(2.18)

  韩国(2.16)

  沙特(2.07)

  2

  3

  4

  5

  6

  7

  8

  9

  10

  日本(5.22)

  受损方:

  ——以制造业、工业为突出代表的企业。高油价将使它们的能源成本压力日渐增加。

  ——航空运营商。燃油价格上涨后,运营商利润将缩水。

  ——依赖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高油价将使它们消除贫困的努力受到打击。

  ——消费者。汽油价格以及其他附属商品价格相应增加,消费者购买力相对削弱。

  受益方:

  ——主要石油出口国。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石油供应量占全球原油供应量的4成。2002年至2006年,巴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曼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的石油总收入为1.5万亿至2万亿美元。得益于高油价,这6个国家的合计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3年的4060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7120亿美元。不过,作为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元贬值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产油国持有的大量美元储备打折扣。

  ——埃克森—美孚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等能源企业。

  ——生物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企业。高油价将提升消费者对更廉价替代能源的需求。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