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娱眼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最后的道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最后的道别
孙道临追悼会昨在上海举行
  昨天上午,上万人顶着寒风,自发来到上海龙华殡仪馆,参加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追悼会。牛犇、奚美娟、曹可凡等演艺界名人也前来送孙老最后一程。孙道临把一生都献给了电影,著名电影摄影师沈西林为孙老献上悼文:“全世界最伟大的电影皇帝,你走得太快了。永别了,我永远的朋友。”另据医务人员披露,孙老留下的一生中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各部门的人都到齐没,演员找好没,摄制组要开会了。”这句话让当时很多在场的医务人员动容。

  现场

  灵堂现场布置得令人伤悲

  孙老一生爱美、注重仪表,晚年虽然身在病榻,行动不便,但曾因听到记者要来采访,赶紧换了件衣服。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孙道临的家人与好友将孙老的追悼会现场布置得格外气派、漂亮。但这种气派和漂亮又如何不让人心里涌动起阵阵悲伤呢?

  孙道临的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的一幢落成不久的大楼里举行。沿着长长的自动扶梯向上走,便能走进新落成的悼念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巨幅的孙道临彩色照片。照片中,中年的孙道临身穿白色西装迎着风,十分帅气。照片周围,白色的玫瑰和绿色的树叶环绕,肃穆又温馨。放眼望去,灵堂之中布满白色玫瑰和百合。普通追悼会上,总有不少纸花点缀灵堂,但孙老的灵堂格外考究,几乎全部由鲜花布置,只有通往卫生间的过道上,安排了一些塑料花。穿过大厅,在通往灵堂的走道尽头,又是一幅孙道临正在朗诵的巨型彩色照片。照片下,悲哀的人们拿着红色康乃馨,排着队,等待着见孙老最后一面。

  大堂中还有一个高约两米,宽约四米的电子大屏幕正在回放孙老一生,《渡江侦察记》《早春二月》《不夜城》《雷雨》《非常大总统》《哈姆雷特》等孙道临表演、导演、配音代表作的电影片段,以及孙道临主持、朗诵的影像资料,从年轻到年老,从黑白到彩色,一一呈现。别出心裁的是,灵堂的数根大柱子上,也贴满了孙老作品的海报、剧照,不少前来吊唁的影迷在柱子前拍照,说是要跟孙老留下最后的纪念。

  家属一早到来泪水不断

  孙道临家人在早晨8点多就赶到了追悼会现场,此时,前来吊唁的人还不多。背着来道别的影迷,对着孙老的遗体,王文娟母女俩不知道已经偷偷抹了多少眼泪。追悼会开始,两人扑倒在孙老遗体前,痛哭不起。之后,她俩被扶着坐在一旁,答谢前来告别孙老的人们。

  昨天,赶来参加孙道临追悼会的群众有上万人。灵堂楼下,人们排队等候,一排站不下,队伍渐渐弯曲成了S形。记者采访得知,这其中有很多都是王文娟的戏迷。终于排队进入灵堂,向孙老的遗体鞠躬之后,戏迷们都涌去看望王文娟。记者看到,不少戏迷因为终于见到“偶像”而兴奋,拉着王文娟不肯撒手,但是在这样的场合,很多戏迷跟王文娟握了半天手,虽有万语千言但最后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种悲伤的气氛令人动容。

  一样悲伤的心情来悼念

  昨天,不少名人赶来送别孙道临。吴贻弓、翟俊杰、奚美娟、牛犇、童自荣、赵静、崔杰等人均到场吊唁。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和孙道临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情谊,孙老的突然离世,让他们悲痛不已。

  前来吊唁的群众,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孙道临的追思,有人带来了和孙道临的合影,有人在金箔纸上手书成语以赞美孙老的崇高品格,一位渡江英雄的女儿将收集的仔细塑封好的孙道临照片拿到现场,还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早上7点便来到殡仪馆,一直坚持到追悼会结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和孙道临的故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向这位中国影坛的巨匠表达哀思。

  追悼会于上午10点半左右结束,吊唁仪式结束后,还有不少群众久久不愿散去,围在播放孙道临影像资料的大屏幕前,为这位表演艺术家的去世而悲伤不已。

  追思

  临终还想着电影

  孙道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电影。2001年,在他80高龄之际,他还导演了一部得奖无数的电影《詹天佑》。他还坚称,这不会是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他还打算拍《三国演义》。几年之后,孙道临身体欠佳,但还对电影念念不忘。秦怡曾对上海媒体透露,就是在孙道临病情很重的时候,他还说想拍电影。

  昨天,记者辗转从一名医务人员处打探到,孙道临去世前还想着拍电影。在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时刻,抢救中的孙老留下了一生中的最后一句话:“各部门的人都到齐没,演员找好没,摄制组要开会了。”这句话让当时很多在场的医务人员动容,只是他们不知道,当时孙老的脑海中,即将拍摄的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追悼会前夜“孙老”不冷

  昨天,记者在追悼会现场见到了照顾孙道临30多年的保姆。

  保姆告诉记者,追悼会的前夜,王文娟没有睡好觉。格外悲痛的她突然担心孙老衣服穿少了,背上冷,赶紧找棉被给他盖上。原来,孙老是穿着皮鞋“上路”的。但孙家的一位熟人告诉王文娟,老人去世穿布鞋更轻松,王文娟又赶忙找布鞋。两位老人的深情由此可见一斑。

  快报上海特派记者 沈梅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