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利益回避原则 怎能肆意践踏
· 楼市的真正“拐点” 是改变商品房独大
· 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发
· 不能孤立看待GDP“富可敌省”
· 可怕的其实是“病态权力网”
· 二次鉴定虎照的压力是哪来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利益回避原则 怎能肆意践踏
  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一个人不能既当球员又当裁判,涉及儿子利益的事情老子要主动回避,切蛋糕的人要让另一个人选蛋糕——利益回避原则,应该是现代文明社会一个常识性的规则。一个人要想赢得公众尊重,必须时刻对利益冲突保持敏感,一个结果要想获得公信力,必须遵守这个原则。可近日的一些新闻告诉我,这个原则正在被某些强者肆意践踏。

  首先是国家林业局和陕西林业厅,针对舆论紧盯不放的虎照真假问题,国家林业局表示已要求陕西省林业厅委托国家专业鉴定机构对虎照进行鉴定,并如实公布鉴定结果——这显然违反了利益冲突原则。陕西省林业厅一直被舆论怀疑在此次华南虎事件中造假,作为一个利益密切相关者,怎么能被赋予“鉴定并如实公布结果”的权力?国家林业局这个决定等于是让陕西林业厅做了自己案件的法官。1月1日有媒体报道,虎照二次鉴定的结果因为压力太大迟迟不能公布,压力哪来的?正是国家林业局和陕西林业厅没能遵循利益回避原则,让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然后是国家环保总局。备受舆论关注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近日颁奖,除柴静、张艺谋等9人被评为“年度人物”外,年度特别奖则由环保总局环评司摘得,因其在2007年掀起多次“环评风暴”——其中显然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因为本次评选的主办单位中有国家环保总局,而环评司是环保总局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参加自家部门主办的评选活动与其他单位竞争奖项,其公正性和客观性很难让人信服。

  再就是央视。央视发布了“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的结果,调查显示中国观众最喜爱电视栏目是“新闻联播”,紧随其后的是“焦点访谈”和“同一首歌”,前20名中有18个是央视的栏目。报道说本次调查是中央电视台进行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然,这个排名与各家电视台和栏目能获得的广告量密切相关,公众越喜欢就越能获得广告商青睐。想问的是:央视同作为一家电视台,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怎么能主导这样的调查,从问卷设计到抽样选择,这样的调查如何保证客观和公正。

  另一个也与央视有关。央视主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已有好几年了,公众发现,崔永元同志也名列“感动中国”候选人——且不说掏空脑袋也没想出小崔同志2007年有什么感动国人的事迹,作为央视主持人参选央视主办的人物评选,这很不合适吧。

  你看看,利益回避原则在我们的社会被践踏到了什么地步?上级心安理得地让有污点的下级自证清白,儿子脸不红心不跳地从老子手上捧走奖杯,有人毫无顾忌地主导为自己脸上贴金的调查——这些事情如果放到西方社会的舆论语境中,早就因为利益冲突而成为莫大的道德丑闻了。

  犹记得2007年5月那个倒霉的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福威茨,因为涉嫌替其女友丽莎大幅升职和加薪,他被由7位世行董事会成员组成的道德委员会裁决为触犯了利益冲突的原则。尽管老沃一再辩称加薪符合世界银行相关规定,而且老沃一向有清廉的美誉,但因其与女友明显的利益关连,公权力与私人事务有着超越合理怀疑的关连,道德委员会坚称其有罪,最终老沃还是在世界人民的目光注视下灰溜溜地引羞辞职——道德委员会之所以紧追老沃不放,就因为他的行为触犯了利益回避原则。

  可在我们的社会里,利益回避原则似乎每天都被人肆意践踏着,尤其是被那些手中掌握着资源的强者践踏着——为什么这些人毫无利益回避的敏感呢?没有养成习惯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霸道的权力意志起着作用,脑子中毫无公信意识:因为公众手中的权力很贫弱,他们相不相信对很多事情并没有影响,比如,公众不相信陕西林业厅的调查又能怎么样呢?所以根本就不介意什么公信了: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编辑)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