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3版:商业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人更会吃更能玩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2007年消费力调查揭密
南京人更会吃更能玩了
  12月中旬,商业消费周刊的编辑们试图寻找一个答案:南京市民花钱的真实一面。思来想去,还是用调查表吧,虽然有点“土”,但调查表最能快速帮助我们找到这个答案。在《2007年南京购买力问卷调查表》发出后,读者踊跃参加,两个星期,共收到读者寄来的调查问卷数百份。

  接下来,就是繁重的统计任务。不过,我们找到了答案!让这种“繁重”被轻松的心情所取代。

  A

  收入“中产阶层”成消费主力

  在对南京市民月收入调查统计显示,1000元以下收入占到了23%;1000-1500元收入占到了17%;1500-2000元收入占到了27%;2000-4000元收入占到28%;4000-6000元收入占3%;6000元以上收入占2%。从这个统计上来看,月收入在1500-4000元之间的受调查读者占到总数的55%,属于收入的“中产阶层”,他们代表目前南京购物力中坚力量。

  他们的年龄85%在20—30岁之间,并且具有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在购买商品时,更注重品牌,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日常消费主要选择在百货商场和超市,购物周期一般在一周2次或者更多。南京百货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购物周期看,这群人是商家最喜欢迎合的群体,年龄层次低,文化程度高,对商品具有一定的评测能力,由于对品牌升级要求比较高,百货商场或者超市商品结构升级调整后,“中产阶层”能尽快地接受,并且不断形成对某商场的忠实度。

  在对一次购物花费的统计中,100元以内占到10%;100-300元占到53%;300-500元占27%,500元以上占10%。处于“中产阶层”收入的人群在一次花费中绝大部分选择了100-300元。中央商场的一位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商场来说,300元客单价是一个比较好的数据,但这300元的花费不可能只在一家商场里,就说明目前南京商业还没有最大激发其购物情绪,不少“中产阶层”一年10%-20%的收入,都流向了外地市场,比如上海和香港,这说明南京商业在2008年还需要不断改进,提供给他们更宽的购物选择。

  B

  吃和玩花钱多了

  2007年上半年的统计显示,住宿和餐饮业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4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比重为11.2%,同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2.6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贡献率为15.2%,其在全市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扩大。

  在这次一项对“除购物消费以外,在外餐饮及娱乐休闲花费大致占您每月消费总额的比例”的调查中,40%受调查者花费在10%以下;38%受调查者在10%-30%;22%受调查者在30%-50%之间。有关人士分析,由于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追求品牌、休闲、享受,个性化、多样化已经成为南京市居民的消费时尚。此外,随着交际文化不断影响南京市民的生活,也使得现代人的交际花费不断提高,这从一个侧面对零售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C

  10年,从过冷到渐热

  据统计,今年1—9月份,南京城市居民平均比去年同期多赚了2000多块,其中红利、股息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最快。在投资领域收入的增长,给消费者建立了强劲的信心,这也使得2007年南京零售业能够流金落幕。

  不过,回头看1997年-2003年南京消费市场状况,我们会发现,社会品消费零售总额出现了负增长。从2003年开始,消费市场才开始出现热度。

  2003年,南京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出现爆发式增长,突破1200亿元大关。持续大幅攀升的储蓄额给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从1996年至2002年,为进一步启动消费,抑制通货紧缩,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息,使储蓄利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同时开征储蓄利息税,但南京市居民捂紧钱袋子这种做法,让2002年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525.17亿元。

  在这种消费过冷,储蓄过热的影响下,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自1996年达到24.3%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至1999年为10.9%,2000年—2001年维持在11%左右,2002年为12.7%,虽出现回升势头,但消费品市场相对不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南京百货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是为什么从2000年到2004年的4年时间内,南京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原因,由于消费过冷,价格敏感性被放大,百姓对于价格相当看重。2002年南京消费率仅为50.7%,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统计,外国的消费率都在80%左右,可见南京消费率水平明显偏低,高储蓄率与低消费率表明,居民把钱袋越捂越紧,消费意愿不强。

  如今,我们已经告别了过冷,迎来了消费市场的渐热。据悉,目前高档消费品占到了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以上,今年将达到40%,对于这样一个转变,南京商家在欢喜之余,留下更多的是思考。

  快报记者 杨坤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