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快乐不应被拒绝。圣诞快乐,就是过圣诞节最充足的理由。摆在那里的快乐与幸福,有些人偏偏没有权利去享受。今年的成都学生就是。日前成都市教育局下发一纸公文,要求学校严禁学生在本月20~28日期间上街参加圣诞节群体聚集活动。还有东莞一家公司发出不提倡过圣诞节的通知,禁止员工在公司内营造任何圣诞氛围。老板称,热衷圣诞节,冷落传统节日就是忘本。
(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这样的“拒斥”圣诞节的方式,颇有几分别样的“铁屋子意味”。比如,教育部门是想,不让学生一起去看街上摆放的披着彩灯的圣诞树,看那上面挂着棉花做的雪,不让学生徜徉在强烈的西方节日文化氛围中,看不到圣诞物象,嗅不着圣诞气息,他们的心灵就不会被西方节日文化价值侵袭濡染了。而东莞那家企业的老板则干脆把圣诞堵在自家门外,员工自然就失去快乐圣诞的机会了。
一个圣诞节,从去年的十博士的民间抵制,到今年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封闭拒斥,都让我们读出强烈的文化自卑感。传统文化是要保护,但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文化竞争的首要前提,就是平等与开放。而把圣诞节视为西方文化之“异端”,把学生集体捆绑在校园里,紧闭大门来阻止圣诞气息的流入,这样的自闭与自卑,根本不可能增强传统文化的集体意识,也不可能提升本土文化的主体性。
自卑与扭曲的文化行为,往往还有一个重要联体,就是法律与制度的盲者。上街一起欢聚圣诞,学生们的双脚根本没有踏上任何一条法律禁区的界线,而教育部门到底又凭什么以禁令形式来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当教育部门都罔顾法律,这样的教育,又怎么能培养出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学生?同样,东莞那家企业又凭什么剥夺员工快乐圣诞的权利?
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在《回忆圣诞节》一文结尾写道:“终于下起了洁净的白雪,竖起了闪闪发光的圣诞树,降临了圣诞树理应诞生的友谊与新生活”。相信许多中国人在回忆圣诞节的时候,会说,那些天,我们被关在“铁屋子里”,生活没有友谊,没有快乐,甚至没有自由。(单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