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江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浪漫平安夜 苏宁、江苏都市网给你送惊喜
· 冬至进九第一天老母鸡十九块钱一斤
· 贩婴团伙22人被起诉
· 偌大南京城老字号只有杭州一半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07长三角城市商业发展报告”发布,调查发现南京商业布局单一,市民不太爱花钱。更值得注意的是——
偌大南京城老字号只有杭州一半多
  在长三角16个城市当中,南京的商业发展是否与城市定位相契合?近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长三角16市信息中心、商贸局或经贸委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07长江三角洲城市商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百货单体店50强排名中,南京仅占三家;此外,原来南京人引以为豪的“中华老字号”,保留下来的却少得可怜。

  南京商业布局太单一

  现状:

  50强中南京仅三家

  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的百货商店2006年的销售额进行比较,《报告》显示,长三角的两省一市共16个城市瓜分这50个席位,南京只抢得其中3席,上海一市就有15家百货入围。

  记者看到,杭州大厦购物中心以25.32亿元的年销售额名列第一。前五排名中,南京的百货商场只有中央商场位列第五。在整个50强百货单体店中,南京只有中央、新百两家老字号,以及东方商城入围。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由于申报原因,没有列入50强,即便算上在南京数一数二的金鹰,那么也只有4席属于南京。

  分析:

  布局太单一,市场遭分流

  南京社科院专家黄南分析,从长三角各城市商贸系统公布的百货业前50强的排名来看,它反映了南京百货业发展与南京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不协调。个中原因,一是南京市的百货业分布仍然过于集中,难以向外拓展,新街口方寸之地,存在一定恶性竞争的因素,布局有待调整。

  同时,在结构上,南京的百货多集中于中端市场,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比如,在商业中心新街口,高低两端市场明显不足。在高端市场,虽有德基、东方等高端商场,但是仍然有不少南京人到上海或杭州买东西。相反,到南京来买东西的,则多是来自安徽和周边商业不是很发达的地区。而南京原来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轻工业基础并不是很好。

  预测:

  南京百货未来会爆发

  南京一家百货商场负责人王先生认为,百货业发展差强人意是事实,这与南京的整体发展有关,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经济增长都落后于上海。在百货业方面,和杭州、宁波等浙江城市相比也无优势。

  “这两年,德基广场的出现让南京的百货业出现了质的变化。”王先生说,这是百货业成熟的表现。与此同时,国际大牌也开始选择南京,从2006年至今,一大批国际品牌来到南京。”因此,王先生说,南京百货业会在未来爆发。

  南京人不重吃穿重文教

  《报告》的数据对比显示,南京200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长三角之首,达16.9%,而人均消费性支出则占可支配收入的69.8%,更重要的是,这一百分比在逐年下降。在上海,2006年人均消费性支出接近1.5万元,占比达71.4%,且呈现上升态势。杭州这一比例更达到76%左右。

  近日,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调查结果也显示,2007年前11个月,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4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94.2元,虽比去年同期增长11.4%,但消费倾向下降至0.651,去年这个数值为0.684。

  《报告》还显示,最近几年,南京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交通、通讯、娱乐文教服务、居住等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上升。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南京高于中位水平2.34个百分点,上海仅高1.17个百分点。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唐企国分析,南京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高,这是南京人文教等方面的消费比例较高的原因之一。

  据分析,消费偏重于文教和服务领域,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南京人的消费层次在提高。二是南京人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入大,可能还因为其他方面不够发达。

  难点

  保留下来的老字号少得可怜

  在这份《报告》中,系统列出了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获商务部“老字号”称号的企业。不过对比的结果却让老南京们不禁皱起眉头:上海市一共51家、浙江省38家、整个江苏省35家,南京只有11个,同样是省会城市的杭州超过了20个。

  现状:消失的已经不少

  小红花服装店、正和祥洗染店、椿和酱园、老久章绸布店……很多听来熟悉的老字号已经找不到了。好在由古南都集团收购后,绿柳居、马祥兴等一批老字号得以保留,并越来越红火。去年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绿柳居就是存活下来的典型例子。

  “我们的店铺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今年的黄金销售预计超过2吨。”宝庆银楼在南京的老字号中,也是响当当的一个,也是为数不多经营状况良好、还在不断发展的老字号。不仅如此,宝庆银楼已经把上市提到议事日程上。可是,能有几个老字号像宝庆银楼一样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转型:变脸就能翻身?

  宝庆银楼董事长徐巍说:“一个工厂要变成一家珠宝店,花费了很大精力,近百年的传统不是说砍掉就砍掉的,有的要保留,有的要改变,好在最后成了。”

  “很多老字号都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企业内部机制落后,缺乏创新的力量。”徐巍说,“物竞天择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老字号,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老字号商品被更新的材料与工艺所替代,甚至一些商品早已鲜有消费市场。”他举例,一些卖布料的老字号企业,几乎已经丧失了市场,再多保护恐怕也难回天。

  2006年,南京市商贸局对南京的老字号进行了一次调查,普查的南京69家老字号中,除了24家发展状况较好外,有25家仅能维持微利且发展后劲薄弱,还有20家已经歇业。

  建议:需要全社会保护

  中华老字号,上海51家、南京11家、杭州20多家……在上海,首届“上海老字号博览会”已于今年9月举行,主办活动的是上海中华老字号协会。今年9月,杭州出台了《关于促进杭州老字号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全国第一个对于老字号的振兴发展出台完整系统规范的城市。而在南京,除了商贸局,尚未有相关的组织专门从事振兴扶持老字号的工作。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唐企国说,南京的老字号现代因素太少,开放性也不够,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都有待增强。该所副研究员黄南则分析,南京的老字号只剩下寥寥几家,既有自身的原因,一些企业没有改革创新,在竞争中被同类的产品挤压掉了,同时也有整个社会对老字号的保护意识不够的因素。政府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经费推动老字号复兴。

  快报记者 张波 陈刚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