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见证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魏特琳,南京人的“华小姐”,金陵永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70年前,来自美国的她在金陵女子大学保护了一万多名妇女和儿童
魏特琳,南京人的“华小姐”,金陵永生
  他们一起见证

  在清理安全区的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池塘里发现了许多被枪杀的平民的尸体(其中有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部分被反绑着双手,其中有些人(在礼和洋行附近)的脖子上还挂着石块。

  同时我向日本人指出,下关那儿有54名发电厂工人曾经被安置在和记洋行。我们现在确认,他们当中有43人在三四天前被捆绑着带到了江边,用机关枪枪毙了,据说是因为他们曾经是中国国营企业的员工(其实发电厂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私营企业)。将这次处决的消息传递过来的是一个同时将被处决的工人,处决时前面有两个人挡住了他,因此他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跳到江里,才幸免于难。

  ——《拉贝日记》

  

  

  

  1937年12月18日,血和掠夺的记录充满了张张日记,整批整批的人被杀戮,成千上万的妇女被强奸。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力量去阻止这些野兽们的残忍、淫欲和野蛮行为……

  昨夜金陵大学一位中国员工的住所被捣毁,他的亲属、两个妇女被强奸。在一所难民营里,两个大约16岁的女孩被轮奸致死。上午我花了一个半小时为一个8岁男孩做了缝补手术,他有五处刺刀伤,胃被刺穿,一部分大网膜流出了肚子外。

  今天我处理了一个有三处子弹孔的男人。他与其余80人是从安全区的两幢房子内被带出来,在西藏路西边的山坡上被残杀的。80人中只有少数几个是退伍军人,其他都是平民百姓。他是惟一的幸存者。

  1938年1月3日……今天发生了三件相当可怕的事情。一个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在14日大约有1万名年龄在15至30岁的中国人,被带到靠近渡轮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幸地逃脱了。

  ——金陵大学医院外科主任、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

  

  

  

  城里差不多每一栋房屋都被抢劫一空,小至11岁的女孩和老到53岁的妇女横遭奸污。无辜平民被肆无忌惮地枪杀或刺死。

  ——美国传教士贝德士

  

  

  

  日军占领南京后,就有组织地进行屠杀。南京市内到处是中国人的尸体。日本兵把抓到的中国人用机枪、步枪打死,用刺刀刺死。

  ——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梅奇牧师

  南京师范大学,所在地前身为金陵女子大学,草坪、荷塘、树阴,两旁建筑依坡而建,错落有致,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学校”。

  绿树掩映的校园当中,一座美丽女子的铜像傲然矗立,这位女子就是明妮·魏特琳。70年前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时,魏特琳就在这里保护了一万多名妇女和儿童——南京城年长的老人都知道,当年那位爱穿毛织长裙的“华小姐”施特琳,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炮火中她坚持留在南京

  1937年11月,战火逼近南京,城里难民的数量陡然激增,来自美、德两国驻宁的各界人士不约而同地建议创立国际安全区。12月初一份《告南京市民书》标志着南京国际安全区已经开始运行。难民们如潮水般涌入难民区。

  12月8日晚上,专门收容妇女儿童的金陵女子大学迎来了第一批女难民。而这位将学校改成难民收容所的是美国传奇女性明妮·魏特琳,她中文名字叫华群,被南京人称为“华小姐”。

  魏特琳出生在美国伊利诺州西科尔镇,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魏特琳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到中国传教的事业。1912年秋她受联合基督教传教士公会派遣,来到中国,出任合肥三育女中校长,1919年来到南京,被聘为金陵女子大学教务主任,开始了她与南京、与金陵女大长达二十多年的不解之缘。

  战火到来之前,魏特琳尽力做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她号召学生每周两次为贫民看病。

  1937年7月,她本来在青岛休假,但是,当她获知“七七事变”爆发的消息后,就立即返回学院。魏特琳把学生召集起来,告诉她们当空袭发生时应该如何躲避。她还安慰学生们说,她认为空袭不会那么快发生,只要大家有思想准备而已。然而到了8月15日,凄厉的空袭警报声响彻全城,日军海军航空兵开始对南京进行轰炸。

  轰炸次数越来越频繁,南京城硝烟弥漫。8月27日晚上美国大使馆强令魏特琳撤离南京,并表示如果魏特琳拒绝,今后发生的事情,美国大使馆将不负责任。魏特琳谢绝了大使馆的好意,表示自己这时候不能离开南京。“我觉得我能够担负起一些责任,这也是我的使命,就像危险中的男人们不应弃船而去,女人也不应丢弃她们的孩子一样。”

  魏特琳1919年来到南京,被聘为金陵女大教务主任

  守卫学校门口保护难民

  12月13日,日军从南京坍塌的城墙缺口蜂拥而入,日军开始持续六周的大屠杀,强奸、抢劫、焚烧。此时妇女儿童蜂拥来到金陵女大的难民收容所,一个个惊恐万分。

  从12月13日到17日,金陵女大难民所收纳了8000多位难民,学校所有的大厅和走廊都住满了人。魏特琳既充当了保姆的角色,又要充当保护者。她制作了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铺在校园当中的草坪上,以此赶退前来侵犯的日本兵。

  魏特琳在写给金陵女大校方的报告中说:“我们怎么也忘不了在校门口目送妻子、女儿进入收容所的那些丈夫、父亲的面容。”

  在这段日子当中,魏特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每天的生活,如今则成了揭露日军暴行的力证。魏特琳在12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我一直站在校门口,看着难民们源源不断地涌进校园,许多妇女神情惊恐。昨夜是恐怖之夜,许多年轻妇女被日本兵从家中抓走。”

  因为这里专门收容妇女,因此金陵女大成了日本兵的目标。1937年12月17日,两个日本兵前来滋事,魏特琳和他们争执。事后魏特琳才发现她中了日本兵的阴谋,原来那两个日本兵把她困在前门,其他人则乘机从后门闯进楼里轮奸三名妇女,甚至还抢走了十二名姑娘。对这件事魏特琳一直怀着深深的内疚。

  从14日开始,魏特琳便守卫在学校大门口,阻止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兵进入校园,当日本兵欲强行进入校园,魏特琳就会冲日本兵大喊:“这是美国学校!”

  魏特琳的后人出示当年魏特琳保护难民的证物。

  长期的劳累、繁重的校务,以及战争给魏特琳精神上带来的长期刺激,使得魏特琳总处在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中。1940年春天,魏特琳得了精神忧郁症,病情日益严重,那年5月19日,病重的魏特琳离开了她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中国。

  在美国治疗期间,她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多年来我深深爱着金陵女大,并试着尽力帮助她。”“倘若有第二次生命,我仍愿为中国人服务。”

  1941年5月14日,年仅55岁的魏特琳在联合基督教传教士的办公室中打开了厨房里的煤气开关……

  魏特琳去世后,被葬在美国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镇,墓碑的正面,刻着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

  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曾参与《魏特琳日记》的翻译,也是《魏特琳传》的主要撰写者之一。1998年12月13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成立。成立初期,研究所做的重点课题正是整理魏特琳女士的日记。“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正是当年作为难民所的金陵女子大学,因此大屠杀研究中心承接这份工作责无旁贷。”张连红说。

  除了翻译出版《魏特琳日记》外,大屠杀研究中心还邀请多位历史专家撰写出版了《魏特琳传》,并举办关于魏特琳和难民所的图片展。

  就这样,魏特琳的名字再次被提及,在南京各大媒体上出现,昔日曾经被难民所挽救过的人们也随之浮出水面。

  她的墓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南师大校园中魏特琳的雕像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舞剧《南京1937》中反映魏特琳保护难民的场景

  南师大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撰写出版的《魏特琳传》

  华小姐,我们都会记住她

  张玉英老人说,她12岁那年,爸爸被日本鬼子射杀,孤苦无依的她被华小姐收留,甚至还送她去上学。几十年了,张玉英一直托人在美国寻找华小姐的下落。

  丁荣声说,她和亲戚中的12位姑娘一起逃到金陵女大,是华小姐救了她们;赵政莲说,就是因为有了华小姐的保护,所以她才没有受到鬼子的伤害……

  她们无疑都见证了魏特琳在南京立下的巨大功勋,人们对她的怀念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为了纪念魏特琳,1999年,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提出了在校园内建立魏特琳的塑像,这个提议最终在2001年得到批准,2002年12月12日,在如今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前方,绿茵当中,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子面容安详,微笑注视着来往的人们。

  魏特琳终于回到了她奉献近半生的地方。

  2000年的春天,张连红应邀前往美国旧金山参加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他在会上演讲了关于魏特琳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在这场会议上,张连红和张纯如结识。

  当时张纯如因为著写《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在美国华人圈十分有名气,张连红真诚邀请张纯如为《魏特琳传》作序,张纯如欣然应允。这篇序言,字里行间充满着张纯如对魏特琳的敬意。

  然而命运仿佛有了轮回,这位与魏特琳同乡,又与魏特琳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年轻女子,在为书作序三年之后,遭遇到了和魏特琳相仿的结局,令人扼腕。

  快报记者 解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金陵女大收容难民一万多人

  1938年的春节,南京城降下一场大雪。日本占领军已经一再发出关闭安全区的威胁,然而,人们并没有丧失希望。

  这天一名少年进入难民区给姐姐送饭,忘记将臂章取下来,魏特琳喊住他:“你不用佩戴这个,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并没有亡。你年纪很轻,你要记着,是哪一年哪一月戴的这个。你看见些什么,永远不要忘记!”说完她帮少年取下了太阳臂章,抛在地上。

  在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的日子中,魏特琳是南京妇女眼中的守护神,是难民们赖以生活的精神支柱。随着妇女和儿童源源不断地涌入,校园里的难民一再暴涨,1938年年初,金陵女大难民所中难民的数量达到了一万多人。

  1938年2月,在日本方面的压力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解散。

  1938年5月21日,南京安全区正式关闭。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