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抗争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乱世铁骨铮,国学大师死也不见侵略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乱世铁骨铮,国学大师死也不见侵略者
  严词拒绝卖国贼收买

  王伯沆为人十分慷慨,常常接济朋友或者借钱给人,因此家中并没有什么积蓄。南京沦陷后,王伯沆失去了经济来源,上有八旬老母,全家的生计更加艰难,以至于不得不靠出让藏书来维持生活。这些藏书中不少是孤本,都是王伯沆的至爱,每出让一册,对于王伯沆来说如同刀割一般痛苦。

  一天,南京城内的一名书商闻讯后,便亲自到王伯沆家中,对藏书进行估价,并表示有人愿出高价收买。迫于生计,王伯沆表示同意让售自己的藏书。待书商走后,他突然想到,在这乱世当中,谁会有这么多钱买本书呢?

  王伯沆警惕起来,便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打听到这名书商是为大汉奸陈群充当说客来的,陈群盘算得到王伯沆的藏书后,用来装点书库的门面。

  闻知此事后,王伯沆立即通知书商,表示拒绝向其出售藏书,并坚决表示:“我宁可饿死,你出再大的价钱我也不把自己的书卖给汉奸走狗!”

  后来汪伪政府的立法院长陈公博知道这件事后,派人送来五百元伪币,被王伯沆严词拒绝,后来陈公博又亲自驱车前往拜访,王伯沆拒不接见。

  王伯沆先生在学界的名望甚高,这让当时的汪伪政府十分垂涎,意欲邀请王伯沆担任要职,以装点门面。但是几次高薪邀请,都被王伯沆拒绝了。

  王伯沆对家人说:“人是要生活的,但是要问问自己怎样活下去才有意义?丢了这个就是忘本,就是忘了我列祖列宗,成为民族罪人。他们是汉奸、民族的败类,我能接受他们的待遇么?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同他们同流合污,出卖灵魂,为虎作伥,那不是等于拿屠刀杀害中国人么?我死后也不要接受分文救济,否则,不是王氏的子孙!”

  汪伪政府官员知道无法劝说王伯沆,便转而劝说王夫人。一天,伪政府的一位立法委员来到王伯沆家,对王夫人说不用王伯沆出面,每月只要凭王伯沆的印章便可领薪水。王夫人十分从容,她微笑着问道:“要用一个人的名,用他的印章,却不让他知道,这样做合不合法我不知道,您是立法委员,自然清楚……”这位立法委员立刻被驳得面红耳赤,连声告退:“真不愧是王夫人。”

  宁死不给鬼子开卡车

  南京沦陷后,一天,一群日本兵强迫梁志成将装满机枪和子弹的卡车开到屠场去,由于当时南京已经落入鬼子手中,梁志成想到子弹肯定是送到屠场屠杀中国同胞,于是他宁死也不从,便跟日本兵进行徒手搏斗。首先一拳把坐在旁边的日本军官打倒,并且卡住日本军官的脖子。

  在后面押送武器的士兵见状立刻带着刺刀跑过来,在梁志成的身上和脸上连戳了十几刀,梁志成当场昏死过去,敌人以为他已经死了,就转身离开了。梁志成挣扎着爬回家,已经气若游丝,临死前,他对他的姐姐说:“姐姐,我至死也没有帮鬼子做过一件事。”说完就死了。

  用生命向乡亲报信

  范有林是南京市浦口的一个青年,日军入侵南京后,村民们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不少人躲在芦苇荡里。有一天,有几名日本兵开着汽艇经过芦苇荡,他们想到范有林所在的村子里寻找“花姑娘”。

  河道渐渐狭窄,汽艇开了一段之后就再也开不动了,日本士兵抓住范有林命令他把汽艇上的军官背到岸上,范有林假装从命。当范有林把军官背到深水中间时,突然身体一歪,结果那个军官被狠狠地摔在水中。

  在岸上的士兵看到这一幕,气急败坏,拿起枪就冲范有林开火。结果年轻的范有林失去了生命,他用他的身体保护了芦苇荡里的乡亲,保卫了村里的女性。

  怀有身孕与鬼子搏斗

  李秀英生于1918年1月1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见证人。1937年12月19日,有日本兵来到李秀英家,欲对其进行侮辱,她抓住这个鬼子,并与其进行搏斗,日本兵用刺刀戳她,李秀英没有妥协,她抓住这个鬼子来回甩他,甩得这个鬼子没有办法,那个鬼子就戳她的脸,血直往下淌。她就朝他们脸上吐唾沫。最后,她的肚子上被戳了一刀。

  怀有7个月身孕的李秀英因不甘受辱与日本兵殊死搏斗身中37刀。当时,奄奄一息的她被父亲送进南京鼓楼医院(时为美国教会医院),经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救治,得以保住生命,但胎儿却因此流产。

  ■抗争者·事迹

  存放在“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内的王伯沆先生大幅照片 快报记者 翁叶俊 摄

  沿着中华门城墙往东行走一公里,便可到边营,这是一条旧城南的深巷,青石老屋,依稀保持着老城南的风貌。在这深巷的尽头有一栋古老整洁的三进深宅,卓然脱俗,朱门上方有一块深色木匾,其上书写着“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金陵古城战火纷飞,国学大师王伯沆决不因生计向侵略者妥协,就算是死也不和侵略者见面。庭院深深,这座旧宅就是王伯沆生活和曾经安葬过的地方。

  大义凛然震慑日本兵

  坐在纪念馆的客厅当中,隔了门外的喧嚣,纪念馆的守馆者、年逾古稀的金瑚老人向记者讲述起他的舅爷爷王伯沆先生的往事。

  1937年12月,那年南京出奇的冷。那天,日军的飞机在南京上空呼啸盘旋,中华门城楼上,日军架起90多门高射炮,日夜不断地轰炸城内。

  此时王伯沆所任教的中央大学已经西迁,王伯沆因为中风未能随之而去,耳边的炮弹声越来越近,王伯沆深感“救国无门,遁世无所”,决意“杜门谢客,自期一死”。

  南京沦陷前,国民政府强令中华门附近的居民搬往难民区。可是躲在难民区也并不能完全躲避得了日军的烧杀抢掠。当时时年过花甲的王伯沆已经完全做好了被杀的准备,他准备从容赴死,决不在日本人面前畏缩。

  日本兵来到王伯沆家中,一把抓起病榻上的王伯沆,可是王伯沆的脸上毫无惧怕的神色,见王伯沆无畏冷对的神情,日本兵大为光火,并一把抽出腰间的刺刀。

  王夫人见状,忽然张开双臂挡在丈夫前面,冲日本兵高喊:“他是老病之人,你要杀先杀我吧。”两位英勇无畏的老人震慑住日本兵,日本兵只好收起了刀,悻悻而去。

  不甘受辱死后葬后院

  1938年伪政府下令南京市民重新办理市民证,王伯沆不愿见到街上的日本兵,拒绝到照相馆拍摄证件照,家人只好请照相师到家里拍摄。

  如今因为王伯沆之女王绵女士不在南京生活,她便把父亲的字画托人妥善保管。而“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中,一张王伯沆先生的大幅照片始终留存着,以供后人观瞻。

  据说,这张照片就是当年的证件照,照片上,王伯沆手握竹杖,临松树而坐,目光炯炯有神,神情威严。

  1944年,王伯沆老人病重。当时日军把守城门,过往行人必须脱帽行礼,如果棺材出入,也有可能被要求开棺检查。王伯沆不堪受此屈辱,更不想死后还要再碰到日本兵,他便在弥留之时嘱咐儿女:“身后千万不要发丧,悄悄埋葬在后院。”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在1946年冬天,王伯沆先生的家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仪式,吊唁已经辞世的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伯沆先生。“如果舅爷爷能够看到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那天的情景,他该多么高兴啊。”金瑚抚摸着王伯沆先生的照片,长叹一声。

  客厅中,柳诒徵题写的墓碑“耆儒王冬饮先生之墓”立在醒目的位置。

  后人要重印大师藏书

  在纪念馆的展柜中,还存放着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上下两册,据了解,王伯沆先生终身嗜爱研读《红楼梦》,反复阅读自己收藏的王雪香评本《红楼梦》,并先后用朱、蓝、紫、黑、黄、绿六色笔进行评点。另外在一个大书柜中还珍藏着他的八千多册藏书。

  王伯沆之女王绵女士现居台湾,尽管如今已经年迈,但是她仍然坚持每年回一次南京,整理父亲的藏书。她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把父亲的藏书全部重印出来。“明年5月份,我那80岁的小姨又会回来了。”金瑚微微笑着,“她只要见到舅爷的藏书,心情都会大好,仿佛又见到了她的父亲。”快报记者 解璐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