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烽火连城,古都南京的上空弥漫着让人窒息的硝烟和恐惧。满城胡乱奔走着的,都是被称为难民的百姓,人们想尽办法逃离这座已经沦陷了的城市。而在随园的金陵女大校园内,却有一名外乡的老夫人出人意料地留了下来,和苦难中的南京人站在了一起,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诗歌。
在那段国破家亡的日子里,这名当时62岁的老夫人白天和同伴们撑起一顶已然千疮百孔的保护伞,为无家可归的难民们提供着庇护,晚上,她就在昏暗的灯光下,用和着泪水的墨水写下一篇篇日记。
老夫人名叫程瑞芳,她的日记在2005年被公开,命名为《程瑞芳日记》,作为唯一一份由中国人书写的日记,《程瑞芳日记》与之前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和《东史郎日记》一起,形成了一组铁证,为我们真实再现了那段惨绝人寰的人道灾难。
深夜疾书记录灾难细节
据档案史料记载,程瑞芳是湖北孝感人,1875年出生,原姓乐,后随夫姓程,中华护理学会会员。1894年毕业于武昌护士学校。1924年,程瑞芳应邀到南京担任金陵女大舍监,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和食堂。
1937年南京沦陷前,金陵女大内撤至四川成都,校长吴贻芳委托了6名教职工留在南京驻校看护,这6人中包括了中文名为华群的魏特琳女士,她与程瑞芳及陈斐然组成了金陵女大非常委员会,负责金陵女大留守处的工作。
进入12月,侵华日军进攻南京,留守南京的外籍人士开始设立国际难民区,金陵女大校园成了难民的主要避难所之一,开始大批量接受难民,留守在校园里的教职工开始承担起照顾不断涌进的难民这一危险的任务。
每天面对着饱受摧残的难民,竭自己所有的心力为他们提供庇护,所见所闻强烈地冲击着程瑞芳的心灵,在寒冷的冬夜,老人用自己的笔记下了这一切。程国祥是程瑞芳老夫人的第二个孙子,他后来回忆,自己当时每天都能看到奶奶晚上在自己房里就着灯光用钢笔写着什么。
“……搬进安全区的人路上不断,进到学校的也是如此,洋车没有了,路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是自己挑、抬,飞机声、大炮声他们也不管,真是凄惨……”
这是老人在12月10日的日记中的记载,她继续写道:“我们给他们吃,早上给他们水洗面,给他们三次水喝,有一千多人,忙极了,预备水、开水,一日送两次。现在预备在大门外对面开一粥厂,过两天就有粥吃了……”
这一天,侵华日军还没有攻破南京,但接下来几天的情势剧变出乎人们的意料,程瑞芳老人的日记做了翔实记载:“12月11日 今早死去两个小婴孩,一个只有一个多月,是闷死的,一个有三个多月,早有病的……今日大炮打得利(厉)害……我军(指国民党军队)要逃了,警察没有了。下关我军放火烧了,烧的地方很多……”
“12月14日 今日来(安全区)的人更多,因日兵白日跑到他们家里抄钱、强奸。街上刺死的人不少,安全区里都是如此,外边更不少,没有人敢去,刺死的多半是青年男子……”
“12月17日 现有十二点钟,坐此写日记不能睡,因今晚尝过亡国奴的味道……今晚拖去11个姑娘,不知托(拖)到何处(强奸),我要哭了,这些姑娘将来如何?……”
“12月18日 昨晚拖去的女子今早都放回来了,有一个未回来,不知是留在那里,或是她不好意思回来……”
这本用钢笔从右至左竖写的日记记载的时间从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共84天,总字数约3万字,详细记载着程瑞芳老人的所见所感。今天,人们仍然能从她的文字里感受到老人无尽的恨和愁。
“现有十二点钟,坐此写日记不能睡,因今晚尝过亡国奴的味道,”老人在12月17日的日记里写道,仿佛停顿了很久,老人在日记的最后又写:“不写了,想起中国人不能不心酸,死后真苦。”
《程瑞芳日记》偶然被发现
这本日记在战争结束后就随着金陵女大的若干档案尘封于故纸堆中,直到几年前才在南京重见天日。
发现它的,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研究员郭必强和他的同事们。他称,发现这本日记事出偶然,“当我们接受金陵女大零散档案整理任务,面对这些混装在大口袋中杂乱无序、落满尘埃近50年的档案时,完全没有想到其中会深藏珍宝。”
对这本日记作进一步的研究后,郭必强和同事们发现,这又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日记,但与以往的类似史料不同,这本日记出自一个中国人之手,意义特殊。
他还感慨于程瑞芳老夫人的勇气:“在那种危险艰难的条件下,芸芸众生在日军屠刀之下惶惶不可终日,求生保命对他们来说是第一位的,还有谁甘冒着杀头的危险记下日军的暴行?!”
《程瑞芳日记》的发现,增添了又一份日军暴行的铁证,“作为亲历者当时所写,日记有着鲜明的写实性的特征,史料价值很高。”
程瑞芳老人在1946年还远赴东京,参加了远东军事法庭的作证,指证了战争罪犯的暴行。1969年8月,程瑞芳老夫人在武汉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快报记者 言科
程瑞芳老人
许传音
许传音是安徽贵池人,190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前身汇文书院。1928年,许传音举家定居南京,曾任铁道部营业司司长等职。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展开大屠杀。国际安全区建立后,许传音受命为安全区住房委员会委员。他四处协调,甚至把自家的房子都让出来庇护难民,并积极组织人员掩埋被日军杀害的同胞尸体。1946年,他又以证人身份飞赴东京,站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用流利的英语,控诉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滔天罪行。
徐莘农
徐莘农1937年时担任江南水泥厂的会计,1992年在南京去世。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时,徐莘农留在了南京,他所在的江南水泥厂也营救了3万多名难民。徐莘农的老伴宋依萍女士回忆:当时的江南水泥厂除了利用空余的工房容留难民外,在厂内空旷处还搭建许多简易棚屋。为了便于对难民的管理,徐莘农让难民们推选出12名代表协助,而他自己则每天都到难民住地察看,忙着领药、巡视和安排难民吃住。
【救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