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的70周年祭日,这场灾难是南京最刻骨铭心的痛史。很多电影人想用影像来还原那段残酷的历史,其中就包括陆川,他执导的影片《南京!南京!》目前正在天津拍摄。作为一个在南京学习过的电影人,在陆川看来,拍摄《南京!南京!》就是要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讲述那段令人震撼的历史。
上学时,三次参观江东门纪念馆
1989年到1993年,是陆川在南京念大学的四年。这四年中,陆川3次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时,陆川并没有想到以后会走上电影之路,但面对眼前的关于大屠杀的种种证据,陆川在感到震惊的同时,还有一种愤怒。“有一年暑假,我弟弟来看我,我带他去纪念馆,印象很深,他看了一半跑出去,站在墙边哭,因为纪念馆陈列的很多展品的确是一个孩子在情感上很难接受的,每个人都会被触动,包括我。”
陆川告诉记者:“真正想拍这部电影是拍《可可西里》的时候,当时在戈壁滩上,说起下部戏拍什么,我就说拍南京大屠杀吧。当时只是设想,但三年后,没想到我真的拍了南京大屠杀。其实我很难清晰地说出来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它是一种本能,我不太愿意说喊口号的话,责任啊,历史啊,它其实源于我的内心中对电影的认识,想去讲述一种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关于历史、关于社会的作品。我从那时开始想,电影应该有一种力量直达内心,彻底震撼人的心灵,我希望拍出那样的电影。应该说,就是这种愿望让我选择了这个题材。在这个舞台上,直接面对生死与救赎、拯救与毁灭,这些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希望通过拍《南京!南京!》找到答案——我相信电影是最真实的答案。”
原本要拍《拉贝日记》,后来改变主意
拍完《可可西里》后,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剧本放在了陆川的桌子上。
陆川回忆道:“当时美国投资方来找我,给我一个根据《拉贝日记》改编的剧本,写一个德国人在南京拯救十几万难民的故事。准备那个剧本时,我发现对于南京大屠杀,我了解得远远不够。在搜集资料的那段日子里,我渐渐不太想拍《拉贝日记》了。我觉得一个中国导演去拍南京大屠杀,不能把故事浓缩成一个德国好人拯救中国难民,因为南京大屠杀的受难者是中国人、南京人,是30万人,这道伤疤到今天还留在我们民族的身体上,隐隐作痛。如果只是归结到一个外国人对一群中国人的拯救上,就把这个主题给简化了。所以我觉得必须从日本士兵,还有中国芸芸众生,尤其从某个受难者的角度,仔细审视屠杀和战争带来的创伤,这才是我们的责任。”
整理史料难,找演员难,拍摄更难
“筹备这个片子,我花了三年的时间!”这是陆川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得最多的一句。
为了确保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陆川确实竭尽全力。“看了大量资料,和专家们不断探讨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美术方面。在翻阅史料时我发现,很多人对那段历史的细节有误解,起码有些影视作品中表现得不对。整理历史资料很难,实际中去实施我的想法更难。正式开机之前,我进行了四次试拍,试拍的原因就是要找到合理的拍摄方法、拍摄角度。我们在做复原历史的工作,要塑造真实感。找演员也是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找富有时代特征面孔的人,目前找的这几位演员,有人说他们是偶像演员,我并不赞同。其实你和他们接触后会发现,他们很平民。对这部电影,演员的感受最重要,演技是其次的。”
全片采用黑白画面,冲击力更强
谈及影片的进展情况,陆川有些欣慰地告诉记者:“目前拍摄很顺利,主要在天津取景,之后会转到长春和南京。我们在长春的郊外重新搭建了一座南京城,日前正在施工,南京的石湫影视基地筹备得也不错。现在演员入戏很快,比如高圆圆,远比我想象中对这个角色理解得更深刻。有时候我都和她开玩笑说,别讨论那么多深层次人性的东西了,咱们来点实际的,就讨论明天怎么演吧。这说明她真的在琢磨姜淑云这个角色,思考得特别多。”
这部影片将以黑白影像上映,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我们决定大部分还是用彩色胶片拍摄,但后期制作时会将全片处理成黑白画面,更凸显影片的纪录片风格。南京保卫战是场战争,但是南京大屠杀是战争中的一次暴行,所以我并没有完全把这部电影定义为战争题材,我不是想去拍一个战场,然后炫一些爆炸场面、血流成河。我就是想了解70年前在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更想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形,所以不是故意用血腥的镜头去刺激观众、吸引眼球。譬如血,在黑白画面中是黑色的,很庄重,我觉得这样的冲击力可能会更强。”
感谢纪录片《南京》,我会跑好这一棒
今年,很多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或在筹备,或在拍摄,或已上映,比如纪录片《南京》。
“纪录片《南京》我看了,非常好。我由衷地感谢这个纪录片的制作人,他们为历史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电影还是会有属于电影的表达,至于我的这部电影和其他作品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还是将来看电影吧。我在这里只是想说一点,纪录片对于具体事件的表述是最为强悍的,而电影对于精神和诗意的表达则是纪录片手段很难达到的。纪录片《南京》和我的这部电影,我想应该是接力赛跑道上一个队的两个选手,现在棒交到我的手上,我会跑好这一棒。”陆川说。
很多人说,《南京!南京!》就是一部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对此,陆川不能认同:“我觉得两个片子在主题立意和创作风格上有所差异,并不具备可比性。《南京!南京!》并不是以外来者的拯救为主线,也不会再现当时高层人物的谋略布局,而是更关注普通人物在这场历史灾难中的命运与灵魂摧残,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与尊重。”
快报记者 李谷
■特别提醒
电影频道今日直击《南京!南京!》
央视电影频道今天将对影片《南京!南京!》的拍摄现场进行直击报道。《南京!南京!》目前在天津拍摄,今天这场戏的场景,就搭建在天津市区一座废弃的教堂里。《片场直击·南京!南京!》的演播室就搭建在剧组片场旁,栏目还派出两路记者分头前往南京以及在长春重建的“南京城”采访。节目将于今天上午录制,晚上9点30分在电影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