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版:铁证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挖掘南京大屠杀的世界记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12 日 星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挖掘南京大屠杀的世界记忆
  快报特派记者赴美 深度

  编者按

  开篇

  ■70年前的报道

  ■历史,在这里凝固

  明天,2007年l 2月1 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

  离这个黑色的纪念日还有几天,快报特派记者郑春平回来了,20多天前,她带着问号只身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归来时,曾经的问号已拉直成了感叹号。

  怎样才能记住我们生活的城市曾经遭遇的惊天暴行,怎样才能揭示七十年前那场人间悲剧的真相,怎样才能告慰三十万死不瞑目的冤魂、这一连串问号每天都在贴身紧逼着我们。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最刻骨铭心的痛史,是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近代史以来最屈辱最血腥的缩影,也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沉重最黑暗的一页。于是我们想到:能否穿越江东门的记忆,打开另一扇追寻历史、揭示真相的天窗?

  当我们用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七十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一幕惨绝人寰的悲剧时,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忘记这场人类的浩劫。在大洋彼岸,还有许多人和国内的南京大屠杀研究者们一样,苦苦追寻着真相,并反复向世人诉说着这一段历史。

  他们以还原真相为己任、以微弱的声音不懈地努力对抗着一种有着强大财力支持、企图否定大屠杀真相、掩盖侵华日军暴行的声音,在为三十万冤魂讨还公道。他们希望远隔重洋的我们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为谁而战。

  虽然他们的声音还很微弱,经历穿越大洋的衰减后更少为我们所听到。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听到了揭示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另一种声音。在确认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超过30万这个史实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听到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和描述多样的声音。正是多种声音的存在,才使这段真相更加明晰而生动,所谓真相,就是不以个人观点而改变的事实。

  历史有国界,研究历史的科学断无国界。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不仅是中国人的责任,在当今世界上很多正义人士同样也视为己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相无疆!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

  “记者在登上开赴上海的轮船的前一刻,在江边马路上看到二百个男子被屠杀。屠杀只花了十分钟。日本兵命令男人们在墙壁前排成一列,加以枪杀,然后许多拿着枪的日本兵,乱七八糟地在中国人尸体周围毫不在乎地用脚踢,如果手脚还有动的,就再给一枪。”

  “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日,记者在12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有一次是在交通部附近防空壕那里,用坦克炮对准一百余名中国士兵开炮屠杀。”

  “日军乐于采取的屠杀方法是十几个男人一起站在自己挖掘的坑边,加以枪杀,尸体落在坑内,加上一些土就埋掉了。”

  ……

  1937:     听,世界的声音

  2007年11月19日,现代快报记者踏上大洋彼岸的美国。

  尽管这片土地在此前的半个多世纪里,对南京大屠杀曾经患有“集体失忆症”,但这里却保存着最多、最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在连续17天的寻访中,记者触摸到这个社会正在跳动的脉搏——曾经遗忘了南京大屠杀的国际社会,正在慢慢复苏自己的记忆:

  今天,许许多多西方人,正饱含着泪水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南京》,让自己和孩子们在阵阵心悸中,走进那段未曾知道的历史;

  今天,许许多多西方人,正站在一排排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前,倾听海外华人揭露70年前的人间地狱——日军占领下的南京;

  今天,许许多多西方人,在书店里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拉贝日记》、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

  今天,一批当年留守南京的西方人士的日记、书信文件被公开;

  今天,美国政府机构解密并出版了10万多页二战期间日本罪行的文件……

  同时,在这片土地上,真相和谎言、正义和罪恶的较量也从来没有停止。

  历史从来就不曾消失,历史从来就不该被遗忘。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南京人的悲剧、中国人的悲剧,更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悲剧。

  在70周年之际,南京大屠杀正在回归它在世界历史中应有的地位。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2007:     走,跨国去追寻

  在一阵急促的“哒哒哒”的打字声后,70年前的这段文字从中国上海发到了美国,并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显著位置。

  推开键盘,29岁的美国记者德丁(F·Durdin) 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南京跑到上海,他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篇报道,更是要尽到作为一个“人”的责任。他要告诉世界,在遥远的中国首都南京,正在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一幕!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文字成为全世界率先披露并首次完整使用“南京大屠杀”词汇的报道。由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正式进入国际社会的视线,正式登上世界历史和政治舞台。

  时光如水银泻地,转眼已是60多年后。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下定决心写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调查的过程让她既惊讶又悲哀:在半个多世纪里,人类历史上曾经真切发生的如此泯灭人性的悲剧,在西方世界居然已经被遗忘了。有人甚至反问她:“中日之间交过战吗?”“南京是哪里,一个朝代?”

  “听到这样的议论,我深感恐惧。有一天30万中国人被屠杀的历史可能会从此消失,有一天世界可能真的相信有些日本人所说的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凭空捏造的谎言!”悲愤的张纯如倾尽自己的全部心力,写成《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英文写作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性著作,它就像70年前美国记者德丁的那篇报道一样,震惊了整个英语世界……

  70年前老报纸再现悲惨历史

  在曼哈顿时代广场,一座浅灰色的老式建筑就是纽约时报相伴百年的总部大楼,逼仄的空间和随处可见的旧报纸透出浓浓的历史味道。再过一条街则是时报今年4月刚刚搬迁的新大楼,在一堆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中格外抢眼。然而,看着这座钢筋水泥、全玻璃结构的纯现代建筑,“历史”、“遥远的南京”似乎一下子变得虚幻起来,我不免有些担心:70年前的那些铅字,真的还在吗?

  大厅接待部门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当他们听说记者远道而来要找1937年有关南京大屠杀报道的老报纸时,拿出了一沓资料仔细查看后说:“尽管放心,可以在纽约公共图书馆找到!”其中一位还专门为我抄下地址:第五大道和西42街交界处,过几个路口就到。

  纽约公共图书馆是全美最大的图书馆,浓缩着美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进程。在汗牛充栋的图书和史料中,没想到我顺利地就找到了想要的那份“时报档案”。

  在100号房间里,一排又一排铁皮柜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微缩胶卷,所有报纸的目录都可以通过它们查到。打开其中一个抽屉,里面一个盒子上写着,“1863年,NEW YORK TIMES”。“居然140多年前的时报还在!”记者的心立即放下了,“70年前德丁在南京的目击报道应该离我不远了!”

  “就是它!”当写有“1937年12月份纽约时报”字样的盒子终于闯进我的眼帘,我的心跳在加速。

  一行又一行铅字真切地在我眼前重现,时间仿佛凝固了,历史就在耳边发出它最为真实的声音:

  “南京马路上尸首累累。有时要先移动尸体,汽车才能通行。”

  “日军占领下关门后,对守备队进行了大屠杀。中国兵尸体在沙袋间堆积如山,高达六英尺。到15日深夜,日军还没有清扫街头,两三天中,军车来往频繁,常常在人、狗、马的尸体上碾过。”

  ……

  1937年12月18日的《纽约时报》约有38页,而记者德丁发回的这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就刊登在头版报头下方的显著位置。他显然难以尽述在南京所见到的太多的非人场景,这篇报道的篇幅延续较长,因为头版版面所限,接着又转到了第10页。这些文字虽然没有配图,但记者今天读来脑海中却不断涌现令人惊骇的屠杀场景。

  想到上海发稿,但被日军挡回

  感谢德丁,是他记录下了真实的历史。然而文字犹在,作者却已永别人间。“如果你早来几年,或许还能见到德丁本人。”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负责人陈宪中先生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德丁已在两三年前去世,关于他写就这篇报道的前后经过,联合会和热心的海外华人曾经对他做过访问,留下了珍贵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70年前,从美国休斯顿来到遥远的中国,德丁为了获得免费船票,在货船上清洗甲板和胶轮。起初他是上海英文《大陆报》的编辑,后来供职《纽约时报》。

  1937年8月底,关注日军侵华战争的德丁来到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1937年12月13日起的两三天时间内,德丁与留守的为数不多的外籍人士一起,成为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见证人,他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在城内烧杀淫掠的滔天罪行。作为一名记者,迫切的使命感让他急于想把这一事件报道出去。然而,当时的南京其实已经成为一座孤城,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报纸也没有广播,一切可能的发稿渠道都被切断。怎么办?赶紧去上海!12月14日,德丁乘车赶回上海。然而,才到句容,那里的日军就把他挡了回来。当时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这一天的日记里记下了德丁的遭遇:

  “《纽约时报》记者德丁先生打算乘车去上海,这种想法值得称道。但是我不相信他能顺利通行,尽管如此,我还是托他带一份电报到上海,电文如下:……”

  “我刚刚得到消息,德丁先生已经返回,上海之行没有任何结果。遗憾!”

  日军攻陷南京后展开血腥屠城,一方面他们不愿意消息外露,另一方面又不想看到外国人继续留在南京。12月15日,德丁终于乘上了美国的瓦胡号炮舰离开南京去上海。17日一到上海后,他赶紧向美国国内拍发自己的新闻稿。12月18日,这篇报道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头版——

  上海来电 世界首闻

  2007年11月26日早晨,繁华的纽约街头,每个脚步都是那么匆忙。很多人一手端着星巴克咖啡,一手夹着报纸。在每天的上班途中,咖啡和报纸是美国人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露出的报头往往是《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这张世界级的百年大报,如今仍然以国际时事新闻的报道传统优势而活力依旧。

  翻开26日当天的时报,面对五花八门的新闻,记者却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绪总想溜回70年前,寻找这张报纸有关南京的影子——在美国,《纽约时报》也被称作“档案记录报”,足可见它在时事报道上的客观和权威——“我一定要找到南京大屠杀的那篇‘档案’!”

  首次完整、直接提出“南京大屠杀”的美国记者德丁

  资料图片

  南京屠城引发“新闻大战”

  除了德丁外,当时留在南京并报道南京大屠杀的还有另外4名外国记者:《芝加哥每日新闻》的斯蒂尔、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尔、路透社的史密斯和派拉蒙公司的门肯。

  登上瓦胡号炮舰后,一场“新闻大战”也就此展开。

  德丁赶紧去找无线电发报员试图发稿,却被对方以“违反规定”为由拒绝了。老到的斯蒂尔则设法将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以“日军杀人盈万”为题发回了美国,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刊登了他的报道,斯蒂尔也因此成为国际上报道南京大屠杀消息的第一位外国记者。同时,斯蒂尔还以《太阳报》和《每日邮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向两报发出了消息。德丁则不得不在上岸后的第一时间内发回自己的报道。多年后,德丁在谈到这次“新闻竞争”时说,“我年轻,又是新手,斯蒂尔是老手,所以抢在我前面发出独家新闻。”

  不过,有学者后来考证认为,在相关的报道中首次完整、直接提出“南京大屠杀”的,则是德丁刊发在《纽约时报》上的报道。此后,德丁等外国记者又继续发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后续报道,在“日本侵略战争”、“屠杀平民”、“南京集体大屠杀”等提法上更趋一致。到了1938年,一些杂志也加入到了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报道中。

  这次在纽约,美籍华人鲁照宁向快报记者提供了他所收藏的美国《LIFE》(生活)杂志(1938年5月16日出版),这期杂志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最早以图片形式报道了南京大屠杀,当中所采用的10幅图片均来自当年留守南京的约翰·麦吉牧师拍的照片……

  他们是记者,也是证人

  只是记者们没有想到,他们出生入死报道的真相,却在半个多世纪后被一部分日本人指责为“谎言”、“虚构”。

  1990年,日本右翼分子、畅销书《日本可以说不》作者石原慎太郎,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说:“人们说日本人在南京搞了一次大屠杀,那不是真的。它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全是谎言”。他还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一干人犯之前,世界从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在屠杀发生时,日本的战地记者和西方记者都没有任何报道;《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没有目睹屠杀;圣公会牧师约翰·马吉也仅仅看到一人被杀……”

  面对这样的污蔑,众多已是满头华发的见证者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在一次由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等海外华人社团举行的新闻说明会上,退休后居住在圣地亚哥的德丁特地赶来并在会上发表声明,驳斥日本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的歪曲;约翰·马吉牧师已经故去,他的儿子戴维·马吉不但在会上宣读了他父亲当年从南京寄来的家信,并展示了他父亲用来拍摄日军暴行的照相机……

  在这次赴美采访中,记者看到,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前任主席邵子平还保存着这次斗争的资料,以及自己和德丁、戴维·马吉等人的合影,邵子平先生把这些珍贵的史料无私地提供给了我。他说,南京大屠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性的事件,整个国际社会一开始就听到了它的声音。面对日本右翼分子,这一声音在任何时候都足以振聋发聩。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南京大屠杀”

  纽约时报新大楼

  美国国家档案馆

  广田密电

  承认日军

  南京暴行

  1938年1月17日,广田弘毅密电:

  “几天前回到上海以后,我调查了关于日本军队在南京和其他一些地方暴行的报道,据可靠的目击者的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的信函,可以提供充分的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我们联想到阿提拉及其匈奴人的施暴形式。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很多是极其残暴血腥的屠杀。抢劫、强奸、包括强奸年幼的儿童,对市民无情的残暴,这些内容持续地从各地报道出来,而这些地方的仇恨和杀戮仅仅在几星期之前才停止。日本军队在别处的这些暴行,令这里(上海)(良心)较好类型的日本人感到莫大羞耻,这种羞耻感更因为本地日本军人的系列疯狂行为而加强。今天的《华北日报新闻》报道了一个特别令人厌恶的事例:一个醉酒的日本士兵,因为找不到想要的妇女,开枪打死了3名超过60岁的妇女,打伤了另外几个手无寸铁的市民。”

  

  上述这段文字是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的名义,从东京发给日本驻美国大使馆的一份密电,这份密电被美国情报中心截获并解密,被国际社会公认为这是目前搜集到的最重要的日军在南京屠杀居民30万人的铁证之一。

  这份密电如今保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这里藏有大量日本战争罪行的史料,是全世界研究二战及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学者首要和必到之处。

  11月21日,快报记者走进了这座有着无数“秘密”的大楼。

  美国国家档案馆铁证如山——

  关注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多

  沉重的历史,躺在一个个盒子里

  美国国家档案馆总部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市中心,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基本只留有些家谱、族谱,供前来“寻根”的人们查询。规模庞大的新馆位于首都东北部的马里兰,每天从市区的总部有免费的班车开往新馆。

  在经过严格的安检后,记者上楼见到了事先预约的研究员艾瑞克(Eric Van Slander)。尽管第二天就是“感恩节”,很多美国人都已归心似箭准备享受假期,但艾瑞克却热情地安慰记者“不必着急,安心查询”。不过,当记者递给他一长串要找的内容时,他却露出一丝难色——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馆藏资料实在太多了!光是找到这些目录,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艾瑞克略作思考,然后果断地对记者说:“跟我来!”

  原来,通常情况下记者应该提供好准确的档案编号与存放位置,再由专门的档案管理员到存放库提取。而艾瑞克为了方便记者查询,直接将记者领进了档案存放库!装有智能识别系统的大门缓缓敞开,眼前的一切在记者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在这个足有两三千平方米的仓库内,一排排铁架分列两旁,中间留出一个窄窄的走道;每个铁架上面又隔出了好多行,每一行都密密麻麻放满了一只只“盒子”。显然,每个盒子内无疑都是一段曾经发生的历史。

  “像这样的仓库我们有35个。”艾瑞克一边介绍,一边仔细查看着每一列档案旁标注的内容提示。二战结束后,美国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战争罪行进行了大规模搜集研究,并分门别类保存在国家档案馆。

  突然间,艾瑞克在标有“RG238”字样的铁架旁停住了脚步,“就是这里了!”顺着他的手势,记者看到从这列开始的一连串铁架上都贴有同样的标注“NATIONAL ARCHIVES COLLECTION OF WORLD WAR Ⅱ WAR CRIMES RECORDS”(国家档案馆二战战争罪行记录档案)。“关于中日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档案主要就存放在这里。”然而,每一列铁架上的盒子还有几千个,这么多列,查询起某一个具体档案的难度可想而知。好在艾瑞克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他根据记者提供的一些关键词和日期,很快找到了一系列相关的档案!

  梅汝璈的中英文签名最抢眼

  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中,藏有大量的军事和外交报告,其中有不少是美国截获并破译的日本外交部信息(前文所提的广田弘毅密电就是一例),仅这部分的电文就达一万多页!另外还有当时留在南京的美国人给国内亲戚朋友的来信,战略服务处的记录和抄本,审问战俘的笔录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全套审判资料等。

  经过沙里淘金般的寻找,记者查到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全套审判资料。当印有10个国家的大法官亲笔签名(印度法官签名空缺)、表示将“秉公执法”的声明呈现在眼前时,61年前那段跨越国际的正义与罪恶的较量一下子跳出了一只只“盒子”,生动地一一再现。在这张已经发黄的“声明”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大法官梅汝璈的签名。他用的是中英文两个名字,“梅汝璈”三个方块字在英文字母中尤为显眼。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设立于东京,由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荷兰、中国、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和菲律宾等11个胜利的同盟国共同任命法官。审判于1946年5月3日开始,1948年11月12日结束,历时两年半。这次审判共开庭818次,出庭证人达419名,书面证人779名,受理证据在4300件以上,判决书长达1213页。判决书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准备和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的罪行进行了揭露,并宣判25名被告有罪。在审判过程中,每一位证人、每一件证据都成为历史的永久见证。但遗憾的是时间所限,记者无法把它一一看完。

  (下转A4版)

  东京审判的大法官声明上,中国大法官梅汝璈的签名

  艾瑞克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库里帮记者寻找资料

  纽约公共图书馆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