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贝格富于冒险精神
可能因为半夜才下飞机,玛丽安患上了感冒,但是对于记者的采访,她仍然兴致勃勃。
谈起对舅舅的印象,玛丽安说,舅舅是个非常富于冒险精神的人,从小就加入童子军,14岁的时候就经常在丹麦四处游历。成年后,辛德贝格租了一条小船来到旧金山,甚至还去过非洲。大概在1935年前后,他来到中国,在江南水泥厂工作。
1938年前后,他在水泥厂设立小医院,救护附近的难民。
辛德贝格回忆录首次公开
离开南京后,辛德贝格辗转到了美国。二战结束后,爱好写作的辛德贝格写下了一份回忆录,记录他在上海的往事。据悉,这份回忆录从来没有公开过。
玛丽安这次带来了这份回忆录。“1937年7月,我离开南京,在日本横滨港口听说‘卢沟桥事变’。我当时认为这个并不重要,便继续旅行,在美国加州我突然感到情况特别严重,于是原本两个月的假期我只休息了四天,就乘坐一艘船赶往上海,在海上听到新闻广播里说上海又发生‘八一三事变’……”
回忆录中大多记录了辛德贝格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其中描述了不少日军在上海实施暴行的情节:
“9月中旬,《伦敦每日电讯报》的战地记者史蒂芬先生,从西班牙赶到中国上海。我有幸成为他的司机,与他一起奔赴前线。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直到史蒂芬先生去世,我们共同见证了战争的惨烈。
在日军飞机和炮弹轰炸下,我们死里逃生。一路上,遇到很多受伤的中国士兵,我们把一些重伤员救下,听他们讲述战时的经历。日军利用毒气炮弹等化学武器,烧毁他们的衣服、皮肤,让他们生不如死,有的毒气炮弹甚至可以在五百步之内将人置于死地。
中国红十字会将重伤员救下,一些相对轻伤的人则只能趁着夜色将他们安置在铁轨旁,等待有其他车经过时,才能救助他们。很多时候,他们从早上开始忍受着饥渴、疼痛,直到黑夜降临。看到他们意志如此坚强,我不得不十分敬佩他们。”
收据印证《拉贝日记》
辛德贝格和当时的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先生相识。
《拉贝日记》“12月20日”当中有一段:江南水泥厂的辛德贝格先生打算将几名受伤的中国人从城外送到南京来,但在半路上他又让人把伤员送回了栖霞山,因为日本人不让这些伤员通行。他自己则执意无论如何都要到南京来,因此整整一大段路是他步行来的,后来搭乘了一辆日本卡车,现在的问题是他怎么回去。
日记中又记载,辛德贝格想向安全区的韩先生借车回去,韩先生满口答应,但是拉贝却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去江南水泥厂的路十分难走,“韩的汽车肯定要报废,即使不是整辆汽车,至少也是所有的轮胎。”
为了能顺利借到车,辛德贝格还向安全区开了一张收据。昨天,玛丽安就带来了这张“收据”。收据的内容如下:我在此签名,今收到拉贝先生一辆福特牌汽车,牌照为1085,抵押250美元,开回栖霞山,我保证能够平安归还这辆车,并对车辆损伤负责。
多年研究辛德贝格和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学者戴袁支见到这份收据后十分兴奋,他表示,这张收据印证了《拉贝日记》这一段历史的真实性;而且也佐证了当时南京沦陷后,日军限制城外受伤的中国人到城内大医院医治的史实。
对于自己和舅舅的感情,玛丽安十分动情。她告诉记者,舅舅十分疼爱她。她在念大学的时候,舅舅每个月都要汇1000美元给她,资助她上学。2004年,为了纪念舅舅,玛丽安在丹麦发起倡议,将丹麦奥胡斯——一种高贵的鲜花命名为“辛德贝格黄玫瑰”。
“深深地怀念我的舅舅辛德贝格,我怀着高兴和谦恭的心情来到南京,纪念发生在70年前的事件。”采访最后,玛丽安郑重地写下了这几行字。
快报记者 解璐
她来自丹麦。
去年,她曾经跟随母亲来到南京,来到她的舅舅曾经工作过的江南水泥厂。在那里,曾经有上万名中国无辜市民得到保护。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她再次来到南京,为的就是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缅怀舅舅。
她叫玛丽安·斯坦薇·安德森,她的舅舅辛德贝格当年曾在江南水泥厂建立难民营,庇护了成千上万的难民。
辛德贝格的外甥女玛丽安正在给快报读者写寄语。
快报记者翁叶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