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高山 83岁 天黑之后,全师官兵被带到靠近龙池巷的一栋小洋房。154师的人都挤在里面,鬼子反锁了大门,在窗台上战俘扫射,人一片一片倒下。 |
|
|
机枪扫射,烈火焚烧……一次次从死亡线上逃离的李高山只要一回忆70年前的那段经历,脑海就会一片空白。“短短的几天,我死了那么多次。就我一个,就我一个活下来了。我的战友全部……”激动的李高山有些语无伦次。这位70年前只有13岁的“娃娃兵”看着日军杀害了自己所在的国民党军队154师的战友,“我不想苟活,我活着就要作证!我就是南京大屠杀的活证人!”
■人物档案
⑾
南京保卫战中,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为唐生智、副司令长官为罗卓英,共有军队10余万人,其中包括第2军(第41、第48师)、第66军(第159、第 160师)、第71军(第87师)、第72军(第88师)、第74军(第51、第58师)、第78军(第36师)、第83军(第154、第156师)、教导总队(第103、第112师)以及宪兵部队三个团。
来自广东的第83军军长为邓龙光,军参谋长陈文;第154师师长为巫剑雄,师参谋长为张弛。
作为中国军队最精锐的德械部队第87师、第88师,教导总队的第103师、第112师以及广东部队第83军,以及大批散兵,除少数人渡江外,数万未渡江官兵被日军俘虏后屠杀。
据资料,在南京保卫战失败后的中国军队突围过程中,83军突围出来的人很少,主要是军长邓龙光带领的军部人员。
154师
来自广东
■链接
侵华日军正在活埋中国战俘(资料图片)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又一遭
想起过去,脑海一片空白
李高山是广东人,从小个头长得比较小,可就是这个小个子奇迹般地逃过了劫难。1936年,父亲的去世让这个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作为长子的李高山在父亲的一位友人帮助下参了军。由于还不到参军的年龄,就冒名顶替了一个名叫“张发”的逃兵。只有13岁的李高山为了讨生活离开了家,却险些丢了性命。
新兵部队从汕头出发到苏州训练后不久,就辗转去上海抵抗日军。一路失利,154师只剩下2/3的战斗力,他们很快就退到了南京。当时的铁轨也被日本人炸了,他们沿着铁路走了2天,终于在1937年12月12日到达了南京下关。13日,日军包抄南京,封江堵路,已经2天没有吃饭的战士们未放一枪,就接到了投降的命令。全师官兵被俘。手背后,头朝下,鬼子绑住战士们双手,从挹江门到八字山沿线一字排开。一天一夜之后,鬼子违背了“缴枪不杀”的国际惯例,对中国士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天黑之后,全师官兵被带到靠近龙池巷的一栋小洋房。154师的人都挤在里面,鬼子用枪杆使劲地把人都抵进去,然后反锁了大门。空间有限,所有人在里面连气都喘不上来。这时鬼子在窗台上架起了机关枪,开始向战俘扫射。人一片一片倒下,喷射的鲜血很快浸透他的全身……由于年龄小个子矮,又站在人群的中间,死尸帮他挡住了子弹。“我在里面拱啊拱,没想到就从尸体里爬出来了。”
看到跟自己一样侥幸生存的几个战友爬上了2楼,李高山也就跟着上去了,没想到被鬼子发现了。“浇汽油,点火,我们不得不从2楼跳下,这一次只剩下6个人了,我们摸着黑躲进一户居民屋顶的照壁里。在那里躲避了5天5夜,饥饿难忍的6个人在夜里出来找水喝,又被2个日本巡逻兵抓了起来,押到一个水塘边纵向站成一队,开始挨个射杀。他最矮又排在了最后一个。“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倒下,我吓坏了,拔腿就跑,再一次幸免于难。”
对李高山来说,过去的记忆是又清晰又模糊。采访中他会突然停顿下来,双手抱头,“空白,全是空白。只要回想就会瞬间失去记忆”。这是那场劫难留下的后遗症。
停顿了一会,老人断断续续说了下去——在池塘边死里逃生的李高山走投无路,一个人又悄悄潜回先前藏身的民居。在床底下躲了两天后,一位脸上抹着锅灰、打扮像个叫化子的老太太进了屋,她是从难民区偷跑回家看情况的。李高山猛地从床底下蹿出磕头作揖,差点把老人家吓昏过去!直到看见他身上血色的军装,老太太才明白,赶紧从家中找出衣服帮他换上,并带他到了位于宁海路的难民区。在难民区鬼子还是照样猖狂,几乎每天都来找“支那兵”和“花姑娘”。只要是双手和肩头有老茧、头顶有帽痕的无辜百姓都被他们当作是扛枪戴帽的军人杀害了。
在南京生活了70年,当年因为一口广东话而与当地人难以交流的李高山现在听不出任何乡音。但是他的脑海里仍然常常浮现日军疯狂杀害战友时的血腥杀人场面,断断续续的枪响,忽远忽近的叫喊……70年前的死里逃生让他越来越恍惚。有时候那段经历很清晰,甚至连日军所使用的机关枪的型号、样式都能详细地描述;有时候却什么也想不起来。“我想和你们讲很多,但是我一肚子的话就是讲不出来了。明明前一秒钟是这么想的,却不记得要怎么向你们表达。”李高山指着自己的头告诉记者。
只要需要,我就站出来作证
每对过去回忆一次李高山就痛苦一次,但他从不逃避这样的痛苦。只要有机会,他都是尽力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来。李高山经常参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织的各种展览、讲座等。2000年12月,他还应日本一个民间友好组织邀请,赴日倾诉自己亲身经历的南京大屠杀。他不辞劳苦,七天走了七个地方,作了十多场演讲。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一位日本的记者刚刚来采访过李高山。“知道有日本人要来,我一夜都没有睡好,就想着应该怎么跟他们讲。想到街上堆得一人高的尸体,那时候身上的血腥味好像还没有洗干净。”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在日军的机枪下倒下,总共只有大半年军龄的李高山一直铭刻着这段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强化了想法。“我恨,怎么能不恨?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中国人。我们投降了,缴枪了,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放过我们。只逃出来我一个!可是现在当年杀人的日本兵都死了吗?已经不在了吗?我经历过战争,知道有多么可怕,我希望和平!我更要出来作证!”他表示,在新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之前,他会去看看,一定提前去。在那里缅怀一下战友和死难者,静静地和他们“说说话”,就可以了。
实习生 谭明村 快报记者 毛丽萍 文 顾炜 摄
奋起抵抗的中国军队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