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看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姐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姐妹
  “认识她,是我一生的幸福,她是我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说这话的,是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的病人胡利玲,这位23岁的美丽姑娘两年前不幸得了白血病。之后,胡利玲的大学同学魏义雯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帮助她,甚至不惜用透支银行卡的办法为她筹集医疗费。每每提及此事,胡利玲总是感激得眼含热泪,但魏义雯却总是笑着告诉她:“好好治病,别的你什么都不用想!”

  魏义雯的省钱计划

  “白血病,就是电影上说的血癌?治这个病是要花好多钱的啊,胡利玲怎么办?”魏义雯懵了。

  血癌,21岁的胡利玲

  留下自己的基本饭钱后,魏义雯把父母给的生活费全部交到了胡利玲的手里,少则1000元,多则3000元。

  胡利玲和魏义雯都是安徽人,两人还是大学同班同学。2005年2月下旬开始,正读大三的胡利玲不时觉得乏力、头晕。3月1日上午,胡利玲在好朋友魏义雯的陪同下,来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医生捧着化验单,神情严肃地告诉胡利玲:“快去把你的家长叫来!”魏义雯一看,知道情况不好。她悄悄扯了扯医生的衣角,央求道:“您告诉我吧,她家人都在外地。”

  “胡利玲得的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要赶紧治疗!”医生的话,让当时刚满20岁的魏义雯一下子懵了。“白血病,就是电影上说的血癌?治这个病是要花好多钱的啊,胡利玲怎么办?”魏义雯一紧张,竟然拨通了自己妈妈的电话。电话里,魏义雯泣不成声地连连问妈妈“怎么办”,妈妈安慰魏义雯:“赶紧给她治病,其他的不要多想!”

  听说要住院,胡利玲下意识地“啊”了一下,说自己身上没带什么钱。魏义雯连忙掏出2000块钱给她办好住院手续,然后还故作轻松地给胡利玲“上课”:“你只是一般的贫血,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就行了,别害怕!”魏义雯承认,说这些话时自己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自然也无法预料后面还会有很多异常复杂的事。

  [2005年]

  此情此景,有一种真爱在流淌

  本版撰文 快报记者 丁岚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施向辉

  学校和同学们给了胡利玲极大的帮助。校方的积极努力为胡利玲解决了最初的治疗经费。医生说,治疗该病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但胡利玲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无奈只能用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样的费用至少要五十万元左右,到哪里去筹集这笔巨额医疗费呢?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为了尽可能省下钱来帮助胡利玲,魏义雯开始了自己的“省钱计划”。一向爱吃零食的她戒掉了零食。留下自己的基本饭钱后,魏义雯把父母寄给她的零花钱全部交到了胡利玲的手里,少则1000,多则3000。“那买衣服怎么办?”面对记者的提问,魏义雯调皮地笑了,说:“好办,回家找我妈,拉我妈去逛街,看好了就让她买单。”好在魏义雯的父母非常通情达理,知道女儿帮助同学,一直非常支持。那些日子,魏义雯每天晚上都在病房里陪伴胡利玲。

  由上海来南京

  今年5月,魏义雯从上海辞职后应聘到南京禄口机场物流公司工作,她在南京租房子的首要条件是:要靠军区总院近!很快,魏义雯在御道街租了套房子。此后,只要胡利玲到南京来治病,魏义雯都是一下班就赶到医院去陪她,让胡利玲的父母回自己租的小屋去睡个安稳觉。不仅如此,魏义雯还承担了胡利玲家人在南京的所有生活费用。

  虽然已经是能省则省,但魏义雯每月也只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如此负担对她来说肯定是难以承受的。于是,一向经济条件优越的她,开始经常借外债。今天向同事借1000,明天问表姐要2000,每次一借来钱,魏义雯总是第一时间送到胡利玲的手上。“拿去治病吧,快快好起来。”这是魏义雯对胡利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每当胡利玲向她表示感谢时,魏义雯总是嗔怪着立刻打断她的话,“我俩,还需要说这个吗?!”

  [2007年]

  考虑到胡利玲经常要到南京来治病,魏义雯决定辞职回南京。

  魏义雯(左)、胡利玲——一对没有血缘的姐妹

  哪怕再给她治一次

  因为经济条件所限,胡利玲近几次化疗只能用便宜的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胡利玲为此时常会落泪,但强烈的求生欲望同时又让这个花季女孩想尽各种办法“自我宽心”。魏义雯说,只要有同学来看她,胡利玲总是笑着告诉大家:“我会好的。”有时候她还会主动试探身边人的态度,甚至故意问家人:“我的病是不是还能治?”如果看到亲人们脸上有痛苦表情,胡利玲就会反过来安慰他们:“别担心,我肯定会好的。”但病魔却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个女孩的摧残。

  一个月前,胡利玲的病情再次复发,头疼、发烧、出鼻血,虚弱的胡利玲连床都下不了了。这次,胡利玲的父母不再想给她治了,毕竟数十万元的医疗费,已经让这个全年收入只有3000元的家庭不堪重负。魏义雯得知后,哭着在电话里央求胡利玲的父母:“再想想办法吧,哪怕再给她治一次,总不能眼睁睁地就这样让她走啊……”

  一个同学尚且如此,家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就这样,魏义雯率先掏出一万元钱,胡利玲在浙江打工的哥哥向老板借了一万元,胡利玲的家人借了一万元,魏义雯又以自己的名义,向胡利玲在深圳的一位表哥借了一万元,让胡利玲再次住进了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和以往一样,魏义雯能请假就请假,实在请不了假就一下班直接去病房。每天晚上,都是魏义雯在病房里陪伴胡利玲,让胡利玲的妈妈去她租的房子里休息……

  好不容易凑来的4.5万元很快就花完了,胡利玲不得不提前结束了这次治疗。魏义雯心里明白,胡利玲这次回家意味着什么,她因此更加珍惜与胡利玲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每天一下班就匆匆从禄口机场赶往医院。

  巨额医疗费让胡家考虑放弃治疗。魏义雯央求道:“总不能眼睁睁地看她走啊!”

  [2006年]

  ■人物档案

  毕业了,不放手

  胡利玲

  1984年出生,安徽绩溪人,就读于南京某院校,2005年查出患有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病至今。

  为了给胡利玲治病,魏义雯在三家银行分别办了三张信用卡,一张卡可以透支1万元,还不上了就找妈妈要。

  2006年元月以后,胡利玲治病的钱基本上花光了。医生让她半个月以后再来进行巩固治疗,但胡利玲因为没有钱,直到8个月以后病情复发了,才不得不来南京进行治疗。医生说,这样拖延对胡利玲的病非常不利。

  2006年夏天,大学毕业的魏义雯被上海一家单位录用。此时,胡利玲正在安徽老家养病。这对好姐妹只能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魏义雯依然是留下基本生活费后,把所有的工资收入都交给胡利玲治病。此后,只要胡利玲到南京进行化疗,魏义雯就会从上海赶回南京来照顾她。魏义雯告诉记者,曾经有一天晚上,情绪低落的胡利玲突然问她:“我是不是随时会死掉?”“我当时就觉得心里一阵抽搐,如刀割般疼。无论如何,我也不能看着一个好姐妹的生命,在自己的身边瞬间飘零啊……”说这些时,魏义雯的眼里满是泪水。

  为了尽最大努力挽救胡利玲,收入不高的魏义雯,竟然想到了透支信用卡的“下下策”。从2006年12月开始,魏义雯分别办了三张信用卡,每当胡利玲来南京治病需要用钱,她掏光自己的口袋后就去拿信用卡去透支,一张卡每次最多可以透支1万元,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等到发工资时,魏义雯能还多少还多少,实在是还不上了就找妈妈要,善良的妈妈从没有过任何怨言。

  听义雯说

  听医生说

  魏义雯

  1985年出生,安徽合肥人,胡利玲的同班同学,照顾胡利玲至今。毕业后到上海工作,后为了方便照顾胡,辞职后返宁,应聘到南京禄口机场物流公司工作。

  问魏义雯,这两年给胡利玲看病究竟花了多少钱,她的回答是:“不知道。谁去算这个啊!只要利玲能好,花再多的钱都值得。”问魏义雯为什么要对一个同学如此付出,她的回答是:“我们应该拥有同样的年华,真不忍心就这样让她去……”尽管魏义雯清楚,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挽救胡利玲的生命,但她却抱定了“做一点就好一点”,始终努力着、坚持着。

  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翟勇平告诉记者,帮人的人,他见过很多,可像魏义雯这样倾其所有、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去帮一个同学的年轻女孩,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同时也被魏义雯深深感动着。

  翟勇平表示,他们会尽医务人员的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为胡利玲治疗。“这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年轻生命,我们没有理由轻言放弃!”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