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股民学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成熟股民应有的心态
· 知之与不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2 月 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知之与不知
  作为投资界常胜将军,巴菲特的秘招之一是不熟悉的产业或公司不投资。

  确实,资本市场上的大忌就是不明不白地投资,就算糊里糊涂赚了钱,经验也不能复制。要是赔钱就更冤枉,因为不清楚买的是什么,标的物实际价格走向跟你原本预期的根本是两码事,今年全球闹得铺天盖地的美国次级债风波,最近几年在许多市场上出现纠纷的结构型产品就属于这样的例子。

  美国次级债是近十年蓬勃发展的结构型金融产品典型之一,这类产品的价格一般由中介商也就是发行商给予报价,包括指数、外汇、债券、股票、衍生性金融产品,近年又开拓出新的标的物,也就是资产证券化的债券,通常是将不同的标的物按不同的比例搭配,还要加上“数量化模型计算”。结构性产品的投资标的如股票、债券等在公开市场都有报价,投资人可以根据在这种产品中持有哪只股票、债券来估算你的投资现在价值是多少。

  但争议多半出在“独特配方”上,这类产品的独特配方是主要卖点,而这些数量化模型各家公司视为高度机密,犹如名牌餐厅的独特酱料配方一样不能外传。经过数量化模型包装之后,许多最终投资人得到一个印象,那就是这笔投资风险很低,到期之后可以保本甚至可以保证有一定的回报。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8月份说:“结构型产品神秘难懂又含有复杂的结账方式,鉴别这些产品风险的难度不小”。所以,全世界的证券监管机关对于公募基金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所投的不管是股票、债券、货币市场,都必须取得公开市场的估值信息。

  美国次级债引起的火还没完全扑灭,这一次风波再次提醒投资人,天下绝对没有包赚不赔的金融投资,所谓保本类的金融产品一定同时伴随着风险。如果你没搞清楚要投资的金融产品到底买的是什么?学学巴菲特吧!Mandy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