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⑨
1937年12月10日,南京城已岌岌可危,为了保护价值一万大洋的厂资不落入敌手,江南水泥厂会计徐莘农怀揣巨款连夜过江,在六合一带隐藏。京特和辛德贝格到厂后,徐莘农绕道安徽,步行三天回到厂里,将厂资交给了代理厂长京特。正是这笔钱,救助了在厂里的3万难民,难民无一人因饥寒死亡。
徐莘农
(1900-1992)
南京沦陷前,奉命留守
江南水泥厂1934年在南京栖霞地区筹建,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厂之一。
1937年10月,该厂建成,设备先进,采用了丹麦施密斯公司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还组织了高水平的化工、机械专业的技术骨干队伍,在建厂之初,为安全起见,就挖了一条六七米宽、四五米深的护厂河。没想到,风云突变,机器试运行尚未结束,战争的硝烟就开始弥漫。11月16日 ,江南水泥厂正式接到天津董事会的指示,要求立即疏散员工。他们首先拆卸下工厂关键部位的重要机件,把小一点的埋入土中,把大一点的沉入护厂河中。另外,又建造了一个密室,将图纸藏在里面再用水泥封死,以避免被日军发现后利用。他们还将大批的技术工人分别转移至武汉、池州等地,造成人机分离,使工厂无法开工生产,与此同时,担任会计的徐莘农留了下来。
这段经历,徐莘农的女儿徐尔欣当年尽管只有五周岁,但至今印象深刻,“父亲根本顾不上我们,逃难只能由母亲带着,全家老小12个人被江南水泥厂的卡车送去了皖南。”
“腰缠万贯”渡江藏巨资
1937年12月10日,日军已对南京形成合围之势,枪炮声更为激烈。此时,江南水泥厂大部分职工已经转移。37岁的徐莘农担心手中价值一万大洋的厂资落入敌手,他决定带领6名工人携款暂离南京。
徐尔欣回忆,当时父亲自己在家缝了一个宽宽的大袋子,因为他长得高高瘦瘦的,钱装在布袋里捆在腰上,穿个小棉袄,再在外面套个大袍子,根本就看不出来。他们乘着夜色渡过了长江。一路上,徐莘农一行乔装打扮、日夜兼程,终于到达了六合一个地方,把资金埋藏起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来不及撤离的市民们经历了南京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日子。“我父亲带着同事躲到山里,因为战火纷飞,消息不灵通,于是他就派了个工人回厂查看,当时京特和辛德贝格已经到厂。不过,他俩考虑当时情况,就让该工人带话说:‘情况危险,你们暂时不要回来了。’但我父亲却认为自己身负护厂重托,且厂里资金又都在自己手中,还是毅然决定回厂。可日军已开始疯狂屠杀,六合过不来,他绕道安徽,才回到南京,步行了三天才到厂,当时没车啊。后来,父亲还告诉我,过长江时,看到很多驳船,驳船里全是尸体……”
徐莘农回厂后,把随身携带的资金交给了代理厂长德国人京特。京特对徐莘农非常感激,因为当时工厂的财务经费十分紧张,京特每月虽有700圆的高额工资,但是要应对汪伪自治会的费用,留守职工的日常生活开支,加上这么多的难民……每月花费数以千计,正是这笔钱成为江南水泥厂营救3万多名难民的经济保障。
叶德兴告诉记者,从他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江南水泥厂收容的难民不但人数最多,超过3万,持续时间也最长,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4月,在厂里滞留的数万难民中无一人因饥寒而亡,而这个难民营最多时一日消耗粮食1500公斤。
每天都在为难民奔忙
“对付……(日本兵索要)花姑娘一层,……毫无办法”“医院日益扩大,来就医者,日益众多”“难民在厂周者,约万数”“难民中孤儿寡妇,生活无着者,更难尽言,勤(徐莘农名蕴勤)等私人周济力薄,毫无办法。医院中,贫病者多亦惨不可言,伤心惨目,可忍言哉”等等,徐莘农的信件里无不透露了日军的暴行。
昨天,叶德兴拿着这些史料告诉记者,徐莘农1992年在南京去世,而老伴宋依萍至今健在,今年已经99岁了。通过电话,宋依萍女士回忆:当时的江南水泥厂除了利用空余的工房容留难民外,在厂内空旷处还搭建许多简易棚屋。在难民众多时,单身男性都群居在大棚内,老孺病妇则在工房内居住,其他以家庭为单位逃难的人们(这一类最多),则分居于小棚内。为了便于对难民的管理,徐莘农让难民们推选出12名代表协助,他每天都到难民住地察看,“他每天都在忙碌着领药、巡视和安排难民吃住。”
昨天,南师大教授张连红表示,大屠杀期间很多中国人或者协助外国友人救助难民,或者直接参与了救助,他们一样值得尊敬,“江南水泥厂的遭遇和变迁是南京大屠杀的一个缩影。年底前,南京师范大学将会以江南水泥厂为主题出版一本专著。”
快报记者 毛丽萍 文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1937年,南京是黑色的,30万同胞惨遭日军杀害。
江南水泥厂,幸亏有一群国际友人的保护才逃过一劫,在那段最为黑色的日子里,它化身为3万难民的庇护所。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德国人京特、丹麦人辛德贝格的事迹,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个徐莘农。在战乱期间,正是他护住了巨资,让避难于此的3万多名中国难民有了生活保障。
昨天,记者在南京市收藏家叶德兴先生家里,看到了他悉心收集的多封徐莘农当年的信件及数百件江南水泥厂的珍贵史料,并联系上了徐莘农的夫人宋依萍及其女儿,徐莘农当年的事迹逐渐清晰起来。